法人机关是指什么?、法定代表人是什么意思

姚平婚姻家事律师 2022.12.02187人收看
导读:
根据《民法典》第五十七条的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我们先看看法律对“法人”是如何定义的。

根据《民法典》第五十七条的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请注意定义中的“组织”二字,这说明“法人”并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而是一个组织。比如,常见的某某有限公司(企业法人),某某市人民政府、某某市公安局、教育局、民政局等(机关法人),某某学校(事业单位法人),某某协会、某某商会、某某基金会等(社会团体法人)。

我们工作中常听到的说法,比如“公司法人是谁”“需要法人签字”等,都是指“法定代表人”。但“法人”与“法定代表人”有着质的区别。

“法定代表人”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是一个具体的自然人。

“法人”,是一个组织,是法律拟定的“人”,是法律拟定的与自然人一样,可以买房买车、借钱欠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人”。

“法人”既然是一个组织,总需要有个具体的自然人代表它向外界表达它的意思。比如,公司跟别的单位做生意、签合同,需要有个具体的自然人代表它去向别的公司表达合作意愿、操作合同盖章等这一系列事项。那么究竟谁来代表这个“法人”、这个组织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法人”在设立的时候,法律就要求它选定一个自然人作为它的“代表人”,这个“代表人”被法律直接确定,就叫做“法定代表人”写进营业执照或法人登记证书上面,可以直接代表“法人”向外界表达意思。

“法人”这个组织发展的太过庞大之后,需要表达意思的地方太多太多了,什么事都让“法定代表人”去表达意思,实在忙不过来。那么怎么办呢?法律上规定,除了“法定代表人”可以代表“法人”之外,“法人”也可以授权委托“法定代表人”之外的人作为“授权代表人”,比如公司的业务员,代表公司洽谈合作、签订合同等等。

“法定代表人”可以简单理解为,法律上给“法人”直接确定的代表人,他的权限最大,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

“授权代表人”则可以简单理解为,“法人”自行确定、对外公布的,某个具体的人在某些或某件具体的事务中代表“法人”行事,他的权限可以由“法人”自行确定。工作中,“授权代表人”也经常被叫做“代理人”、“法人代表”等等。

请注意,“法人代表”实际上是个宽泛的概念,“法定代表人”和“授权代表人”都属于“法人代表”,意为“法人”的代表人。

一、法人应当具备的条件(4条):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二、法人的分类

1.企业法人:依法经工商行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具备法人资格),变更要办理登记并公告

2.非企业法人:行政法人(机关法人)、事业法人、社会团体法人

行政法人:有独立经费的机关成立之日起,机关法人中的一种,机关法人包括行政法人、立法法人等

行政法人:有独立经费的机关成立之日起,机关法人中的一种,机关法人包括行政法人、立法法人等

社会团体法人:需要登记的,核准登记具有法人资格;不需要登记的,成立具有法人资格

三、法人在建设工程中的地位:表现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

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对应总公司),项目部不具有法人资格;子、母公司都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四、法人在建设工程中的作用:1.法人是基本主体。2.确立了建设领域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五、企业法人与项目经理部的法律关系

项目经理部是施工企业根据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组建的非常设的下属机构

项目经理与施工单位之间是委托代理关系

1.项目经理部不具备法人资格,企业法人授权后,组织和领导全面工作。

2.项目经理部行为的法律后果由企业法人承担。

二级建造师《法规知识》教材复习笔记:2Z201010建设工程法律体系二级建造师《施工管理》考点复习:第四章施工质量控制

二级建造师《法规知识》教材复习笔记:2Z201030建设工程代理制度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