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双增政策指什么 、双减政策的内容和政策影响

导读:
今年教育部推出了“双减政策”,学生不用去补课,课后作业也不像以前那么多,有大量的自由时间,压力大大减轻,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面对双减政策,学生和家长都在积极调整和适应,可这件事刚过去没多久,现在又出现了“双增”,一时间让学生和家长感到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
双减落地之后,中小学生又迎来“双增”
前些日子,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王登峰司长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双增”,王司长表示,今后会继续落实双减政策,但也会同时推进“双增”政策。
实行了双减政策之后,学生在假期不用去补课,也没有过多的家庭作业,空余时间增多,实行“双增”政策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合理利用空余时间,让生活变得丰富起来,也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双增”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增加学生参加体育、艺术、运动的机会,另一方面是增加学生在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的学习时间。同时,也鼓励教育机构开设相关课程。
简单来说,实行双减政策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减负,而“双增”则是让学生利用好休息时间,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很大好处。
听到这个通知后,家长们不知如何是好
刚实行双减政策时,多数家长都特别支持,一方面因为自己不用再交补课费,经济压力大大减轻,另一方面是孩子没有太大的压力,不会出现心理问题,有更多的自由时间,能够好好享受美好的童年。
可实行“双增”政策后,孩子又将变得忙碌起来,以后可能要经常去上音乐兴趣班、美术兴趣班等等,休息时间得不到休息,虽然不会产生学习压力,但也是占用了孩子的休息时间。
另外,无论给孩子报名哪种兴趣班,都要缴纳一定的费用,体育还好,像美术和音乐这样的科目,不仅要缴纳费用,还要购买耗材,比如颜料、画纸,音乐课还要购买乐器,这都将增加家长的经济负担。
但家长又会觉得“双增”政策很好,确实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好政策,没有理由拒绝,所以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不知道到底应该是支持还是反对。
其实家长也不必有太多的担心,首先,这件事还没有完全确定,还有很多未知的事情,这项政策会不断调整,慢慢变得很成熟,不会侵犯家长的权益。
另外,像体育、音乐、美术这类科目,学习难度不大,就算将来被纳入中考,考题也不会太复杂,不一定非要让孩子去相关兴趣班,家长不必有焦虑情绪。
“双增”政策的实施,利大于弊
首先,我国现在正在向“素质教育”转变,要让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像过去一样只关注文化课成绩,所以实行“双增”政策是很有必要的,能够让学生接触多元化的知识,为未来人生发展打下基础。
其次,实行双减政策之后,有些学生不知道如何利用好休息时间,经常在家里玩手机和看电视,让家长们感到很头疼。实行双增政策后,学生能利用好休息时间,不浪费每一分钟。
再次,现在很多地区已经把“美育”纳入中考,成为必考科目,实行双增政策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提前学好美育相关学科,将来等到美育完全纳入中考后,能够很快适应,并且在中考时取得理想的成绩。
最后,也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我国青少年肥胖率逐年上升,中小学当中出现很多“小胖墩”,正是因为学生缺乏锻炼所致。“双增”中要求学生多锻炼,经常参加体育项目,这样也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总而言之,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教育部门出台了很多新政策,比如之前的“双减”和现在的“双增”,无论是哪一项政策,其出发点都是好的,但在实行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也会收到不同的声音。
对于家长和学生来说,目前需要做的就是适应这些新政策,积极调整自己,别有太多负面情绪,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没有享受政策带来的好处,反而影响学习和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