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办理退休时需要提供的资料)

姚平婚姻家事律师 2022.12.05来源:大律网8人收看
导读: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中的一个险种。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而减少劳动收入时给予经济补偿,使他们能够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社会保障。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中的一个险种。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而减少劳动收入时给予经济补偿,使他们能够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社会保障。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纳比例是:职工所在企业缴纳20%,职工个人承担8%。以前的规定是,单位那20%里面的一部分和个人的8%全部划入个人账户,现在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仅个人缴的那8%划入个人账户。

第一,办理退休的法定条件。

凡是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不管是在岗职工,还是灵活就业人员,必须要符合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法定的退休条件包含了法定的退休年龄,法定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两个方面。必须要这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才能顺利办理退休手续。

一是法定的退休年龄。在渐进式延迟退休的政策没有落地之前,仍然是按照国发(1978)104号文件的规定执行。男性为60周岁,女职工为50周岁,女干部、女性管理人员和在技术岗位工作的人员,女性灵活就业人员为55周岁,机关事业单位中担任副县处级领导干部和高级技术职称的女性为60周岁办理退休。

二是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从2014年10月1日开始缴纳养老保险以后,工龄不再作为办理退休的必要条件,必须是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达到最低15年。缴费年限包含了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的累计年限。最低缴费15年是办理退休的基本门槛,并不是缴费年限达到了15年就不再缴纳养老保险了,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第二,退休地的选择。

达到法定的退休条件可以办理退休,但还有一个在哪里办理退休的问题。机关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如果工作地点没有变化的,一般是在最后工作的单位所在地的社保机构办理退休,因为机关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工作调动时,养老保险关系是随工作调动时转移的,不受年龄的限制。

企业职工退休地的选择,要按照国办发(2009)66号文件的规定执行。养老保险关系在户籍所在地的,在户籍所在地办理退休;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在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缴费满10年的地方办理退休;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缴费不满10年的,转回上一个缴费满10年的地方办理退休;每个地方缴费年限都不满10年的,转回户籍所在地办理退休。

第三,办理退休时需要提供的资料。

综合全国大多数地方的情况来看,除了准备办理退休的基本材料以外,还要准备纳入退休项目的材料。

基本材料为本人身份证、社保卡、户口簿复印件,具有视同缴费年限或是特殊工种年限的,还需要提交个人人事档案,女职工涉及到退休岗位认定的,除了个人档案以外,没有个人档案的还需要提供劳动合同,岗位认定以劳动合同作为基本的依据。

纳入退休项目的材料,包括职称复印件,用人单位聘任的文件、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或是独生子女证、科技发明的获奖证书,国家和省级劳模还要提供劳模获奖证书复印件等,这些材料主要是针对当地计算养老金时的加分材料。

第四,什么时候开始办理退休,养老金从什么时候开始领?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符合法定的退休条件的,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会发出办理退休的通知,同时免去所担任的职务,核定工龄和缴费年限等,由单位协助到社部门办理退休;国有企业职工,符合法定的退休条件,由单位协助到当地社保部门办理退休;民营企业的职工,由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协助办理退休;灵活就业人员在退休地所在的街道社保机构办理退休手续。

缴纳社会养老保险的人员,办理退休的时间都是在生日的当月办理退休,如果档案第一次记载的出生年月和身份证年龄不一致的,以个人人事档案第一次记载的出生年月办理退休。符合办理退休条件,在社部门受理退休资料以后,不管退休手续何时办理完成,养老金都会从生日的第二个月开始计发。

第五,医保待遇的核定。

在职职工在达到养老保险退休条件的同时,缴纳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人员,退休时如果医疗保险的缴费年限达到统筹区规定的缴费年限,在办理养老保险退休手续以后,还要持养老保险核算通知单到医保局核定医保待遇,从办理退休的当月开始不再缴纳医疗保险,从领取养老金当月开始享受退休后的医保待遇。

灵活就业人员缴纳了职工医疗保险的,在办理退休后也需要办理医保待遇的核定,缴费年限达不到规定缴费年限的可以补缴,补缴完成以后,从补缴以后的第二个月开始享受医保待遇。

综上所述,办理退休是自己一辈子的终身大事,涉及到自己的退休后的养老、医疗等待遇,作为单位职工,一般会由单位协助办理,灵活就业人员只能自己申请办理,需要提前向当地社保机构、医保机构咨询了解所需要的资料和相关的流程,争取只跑一次就能全部办完。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