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费用是什么(什么是当期所得税)

导读:
当然,企业在不赚钱之前,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只有当企业真正实现盈利之后,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注意这里说的只是企业所得税而不是其他税种。企业实现盈利之后,同样需要通过会计分录,归集企业需要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什么是当期所得税
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应当包括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个部分目前境内企业所得税主要有:
25%--一般企业;15%--高科技企业
定义:就企业当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按照适用的税法计算确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对于税会差异处理不同的,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按照税收法规进行调整
计算:
应纳企业所得税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第一步:当期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 会计利润总额 + 纳税调整增加额 – 纳税调整减少额
第二步:当期所得税应纳所得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企业所得税税率
纳税调整增加额 – 纳税调整减少额组成部分
1、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计入利润表但计税时不允许税前扣除的费用: 如罚金、行政处罚罚款、税收滞纳金
2、计入利润表的费用与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之间的差额:如;信用减值损失(税法实际发生,资料齐全方可抵扣);如超标的业务招待费(发生额60%与收入0.5%孰低扣除,超过部分不允许扣除。);超标的广告费(实际发生、符合条件,不超过营业收入的15%,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纳税年度扣除。);未取得发票的成本费用,均应做纳税调整,待取得发票后追溯调整以前年度
3、计入利润表的收入与按照税法规定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收入之间的差额:如免税收入—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益,是指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若居民企业之间存在合伙企业,则无法作为免税收入。权益法确认的投资收益
4、税法规定的不征税收入:财政拨款
5、其他需要调整的因素:如以前年度亏损
企业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分录应该怎么写?
企业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分录,需要分为两种情况分别进行处理:
1、计提时,借记“所得税费用”,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这里需要注意,企业在月度或季度计提所得税费用时,按照会计的规则计算即可。也就是,企业在或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可以忽略“税会”差异。
2、企业实际缴纳所得税费用时,借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记“银行存款”。
当然,企业的业务如果涉及递延所得税,需要登记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递延所得税和汇缴清算时的处理有所不同,我们需要进行分辨。
还有一点,“所得税费用”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在月结的时候,需要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举例说明:
虎说财税公司在2022年3月实现利润66000,没有其他需要调整的项目。虎说财税公司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是25%。
计提时:
借:所得税费用 16500(66000*25%=16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6500
实际缴纳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6500(16500-16500=0)
贷:银行存款 16500
月底结转时:
借:本年利润16500
贷:所得税费用 16500(16500-16500=0)
当然,这只是所有会计处理当中的一小部分。企业在实际进行会计处理时,需要面临的情况要复杂的。这个例子,只是为了说明“所得税费用”科目的处理。
不过,会计分录即使再复杂,我们只要理解了会计分录表示的实际意义,会计分录本身其实真的不难!
汇算清缴时,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分录应该如何处理?
在进行汇缴清算时,需要补缴所得税时不时通过“所得税费用”科目进行处理,而是需要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会计处理。
具体来说,汇算清缴时企业需要补交的所得税,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当然,“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可以当然就是“所得税费用”的替代品。我们不必过多的执念于具体的会计分录,而是需要具备透过会计分录,看清背后实际业务的能力。
不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只是过渡科目,最终“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同样需要通过“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进行结转。
比方说,虎说财税公司在年度汇算清缴时,发现需要补缴所得税88000。会计分录为: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88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88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