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的责任认定是怎样的

姚平婚姻家事律师 2022.12.083人收看
导读:
现在马路上的车辆越来越多,很容易就会发生交通事故,就会发生肇事逃逸无法认定责任方的情况, 这种情况通常会认定为逃逸方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如果说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等情况之后,也是会对当事人处以三年至七年的有期徒刑并会吊销当事人的驾驶执照,这个处罚是很严重的,下面小龙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现在马路上的车辆越来越多,很容易就会发生交通事故,就会发生肇事逃逸无法认定责任方的情况, 这种情况通常会认定为逃逸方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如果说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等情况之后,也是会对当事人处以三年至七年的有期徒刑并会吊销当事人的驾驶执照,这个处罚是很严重的,下面小龙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一、肇事逃逸的责任认定是怎样的?

1、事故因当事人逃逸,而无法认定当事人责任的场合,无论事故各方的实际责任如何,均推定逃逸方承担全部责任。

2、事故一方当事人逃逸,事故的认定结果是双方均无责任,即意外事故,也要由逃逸方承担全部责任;事故一方当事人逃逸,事故的认定结果是逃逸方有安全违法行为或驾驶有错误,他方没有过错,逃逸方负全责。

3、事故一方当事人逃逸,事故的认定结果是事故当事人双方均有责任,在确定过错比例的基础上适当减轻逃逸方的责任。

二、交通肇事逃逸罚款多少

按照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分别视有关情形予以处罚:

1、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9条的规定,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

2、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并且逃逸的,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条第2款的规定,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三、交通肇事逃逸自首

1、在交通肇事后为了逃避法律追究,未等交警到达即弃车离开了现场,应当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即便之后再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但“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事实已经成立,不能因后来的自首而否定当时的逃逸事实。

2、然而最终选择了投案自首的行为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虽然不能否定逃逸定性,但并不妨碍对自首情节的认定。法院根据其自首情节,应当依法减轻处罚。

3、交通肇事是指车辆行为人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碾轧、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失火等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交通事故,承担事故相应责任的情形。

综上所述,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发生了交通事故后,应该及时的进行报警,那么交警部门也是会根据交通事故的实际情况以及造成的后果来确定处罚力度的,反之如果在发生了事故后出现了肇事逃逸等情况后,难免会给当事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造成更大的危害,所以国家也是会对肇事逃逸进行严厉的处罚。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