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假怎么请/体制内婚假怎么请

导读:
最近,小明和阿花领证结婚。小明想向公司请婚假,和阿花回老家办喜酒。
公司人事告知小明,小明须向单位提供结婚证,即可享受15日的婚假。小明想先请5天假期,剩下10天留着年底旅行度蜜月再申请。
公司人事表示,婚假只能一次性休完,不能分段申请。如果小明只申请了5天婚假,那么剩下10天只能作废。那么,公司的说法正确吗?
◉ 婚假申请条件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八条规定: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取得结婚证,即确立夫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劳动者只有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后,方有理由向用人单位申请婚假,我国民间风俗的订婚、举办婚礼等均不是劳动者请婚假的理由。
◉ 婚假能休多久?
2016年2月19日,福建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对《福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享受婚假十五日。
根据该规定,从2016年2月19日起,只要是合法结婚的劳动者,不管是初婚、再婚或者晚婚,均享受15日的婚假。
◉ 婚假可否间断申请?
根据国家规定,婚假是一次性使用的连续不间断的假期。因福建省的婚假有15天,肯定包含双休日。如果婚假的时间碰到国家法定节假日的,婚假也包含法定节假日,不会予以顺延。当然,如果用人单位有“婚假可间断请;遇周末、法定节假日可顺延”等特别规定的,则按照用人单位的规定执行。
◉ 婚假有效期是多久?
我国法律并没有对婚假怎样执行做出具体规定,如何操作要看用人单位的规定。实践中,用人单位一般会规定在短期内必须休完婚假,通常是半年或一年,否则将视为自动放弃该福利,但这些规定都必须经过公示或在劳动者入职时就告知劳动者。
◉ 劳动者入职前登记结婚,入职后可否申请婚假?
我国法律并没有对此做出相关规定,实践中,一般认为在职员工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办理结婚登记的,才可享受婚假的福利。如符合上述情形的劳动者坚持认为其在入职后有权享受婚假,需通过法律途径予以解决。
婚假究竟多少天?
首先,新劳动法是没有规定婚假的。
其次,在国家《婚姻法》以及《计划生育条例》中明确规定是3天。
但是,自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修订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以来,各地相继开始修订地方计生条例。
所以,各省婚假的规定是不同的,例如:广东、山东、安徽、湖北、天津等省份就是3天。
那咱江苏是怎么规定的呢?
2016年3月修订的《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取消了“晚婚假”这一说法,规定婚假一律13天。
修改后的条例特别增加了对于婚假和产假规定的补充条款:婚假假期视为出勤,在规定假期内照发工资,不影响福利待遇。国家法定休假日不计入婚假规定假期。
也就是说,无论是婚假还是产假或护理假,休假期间如果与国家法定休假日发生重合,可以继续休假,把失去的国家法定休假日补回来。修改后的条例中的国家法定节假日是指国庆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假日,正常的双休日不包含其中。
婚假单位是否必须给?
《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是2016年3月30日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第三次修正通过的地方性法规, 该法规在江苏省范围内具有法律效力,江苏省范围内各部门各单位都应当执行, 否则即是违法。
用人单位不让休婚假怎么办?
请婚假是职工的法定待遇,若因请婚假问题和用人单位发生争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者因休息休假等问题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若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对于符合法律规定的员工请婚假,单位原则上应当予以批准,但是可以结合工作进度与职工协商具体的休假日期。单位也可以在规章制度中制订请婚假的程序,如提前多少天请假、填写专门的请假审批单等,但绝对不要克扣员工的婚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