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客观不一致,不能定罪。犯罪的基本标志是客观危害社会行为和主观故意或过失的统一。主客观一致的刑事责任原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指犯罪的认定和刑事责任的追究,必须主客观一致。
  • 5岁的女儿是未成年人,但法律规定未成年人有接受赠与的权利,依法享有财产所有权。女儿的“压岁钱”是孩子接受亲朋好友赠与所得到的财产,无论是他人的赠与还是父母的赠与,赠与对象都是5岁的女儿,因此“压岁钱”应当属于孩子所有。《民法通则》规定,10周岁以下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但不管几岁,都是独立民事主体,就享有受赠的权利和资格。说白了,“压岁钱”和孩子父母没有太大关系,父母作为监护人,只是起到代为保管或者使之增值的权利。
  • 你朋友没有用它来盈利,不构成侵犯肖像权,何况你朋友已经删除了。但是,如果你朋友在照片以外还附有有损老师名誉的文字内容,就涉及侵犯名誉权。侵犯名誉权,需要停止侵害,消除妨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 不作为故意杀人罪是一种特殊的犯罪行为,一般是指行为人负有作为的义务而不履行义务,以不作为形式实施侵害他人生命权力的犯罪。与一般故意杀人罪不同的是,构成该犯罪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素:一是行为人负有阻止他人死亡或救助他人的作为义务;二是行为人有履行义务的可能性;三是不作为行为与他人死亡结果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莫某提出分手是导致黄某服毒自杀的主要原因,在黄某服毒后,由于莫某与黄某所居住的房屋是封闭空间,除莫某外,黄某得到外界救助的可能性极小。因此,莫某的不作为导致黄某的死亡,莫某构成不作为故意杀人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