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离婚如何让对方净身出户_夫妻双方离婚净身出户怎么办理

姚平婚姻家事律师 2022.12.102人收看
导读:
净身出户表示离婚时,一方不能拿走任何财产。但这种行为在中国的《民法典》中是没有依据的。在这个问题上,法律是有争议的。目前,法律并未明确规定此类协议的效力。有效与否,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目前的司法实践而言,法律普遍不支持所谓有条件的“净身出户协议”。如果一方提出离婚,是自愿的净身出户。

只能通过双方协议的方式,否则离婚就没有“净身出户”这回事。“净身出户”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概念,这样的要求也没有法律依据。一般是指当婚姻双方决定离婚时,婚姻的一方要求另一方退出婚姻,而没有获得任何共同财产。

1、净身出户表示离婚时,一方不能拿走任何财产。但这种行为在中国的《民法典》中是没有依据的。在这个问题上,法律是有争议的。目前,法律并未明确规定此类协议的效力。有效与否,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目前的司法实践而言,法律普遍不支持所谓有条件的“净身出户协议”。如果一方提出离婚,是自愿的净身出户。

2、《民法典》规定,夫妻双方可以约定婚前和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的归属,包括个人所有、共同所有、部分单独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协议应以书面形式订立。夫妻双方就婚姻关系期间取得的财产和婚前财产达成的协议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即夫妻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期间取得的财产和婚前财产归其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单独所有、部分共同所有,这样的约定具有法律效力。

夫妻之间难免会产生矛盾。在发生危机时,夫妻双方往往会签署一份关于夫妻之间相互忠诚、家庭责任、孩子问题和惩罚措施的“保证书”。然而,这样的婚姻保证并非全部有效。

(1) 并非所有一方当事人在婚姻保证书中与“净身出户”约定的所有条款均被法律禁止。如果签署此类担保是基于他们的真实意图,则可以视为夫妻双方就其所属财产达成的协议。

(2)“出卖婚姻的一方不得探望子女,不得为子女的父母(母亲)”等条款均无效。由于子女的探视权以及子女与离异父母的关系均为身份关系,当事人不能约定排除相关当事人的权利。

需要提醒的是,在签署结婚保证书时,最好有第三方介入,比如社会基层组织、无私的同事、朋友等参与见证,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婚姻的法律效力。保证。

我国法定离婚方式包括诉讼离婚和协议离婚两种。可以协议离婚的方式解除婚姻,只要一方的意思是真实自愿的,都可以净身出户。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