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人离婚分割财产逃避债务(如何证明夫妻为逃避债务离婚)

姚平婚姻家事律师 2022.12.16来源:大律网11人收看
导读:
法官说法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债权债务纠纷频发。与此同时,债务人为逃避债务,通过离婚转移财产使得债权人权益落空的情形也时有发生。如果债务人想通过离婚形式恶意逃避债务,债权人可向法院请求撤销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分割约定。

法官说法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债权债务纠纷频发。与此同时,债务人为逃避债务,通过离婚转移财产使得债权人权益落空的情形也时有发生。如果债务人想通过离婚形式恶意逃避债务,债权人可向法院请求撤销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分割约定。

自古以来,欠债还钱就是天经地义,可总有人会以各种形形色色的理由,在借了钱之后想方设法地拒绝还债。这类人其实并不是没有能力去还钱,而是出于人性的趋利性因素,他们不愿意心甘情愿地就把自己的财产还掉。

可谁家的钱不是辛辛苦苦赚回来的呢?所以面对这样的老赖,我们就应该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但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也会利用法律来拒绝偿还债务,正如当下这种新型的“老赖”行为,债务人以“协商离婚”方式恶意逃避债务,那债权人该怎么办呢?

确实,这种借以协商离婚而净身出户,从而使自己名下无任何可执行的财产,达到自己不偿还的目的,是可以让债权人没有无法继续强制性让债务人归还债款。但自己的血汗钱就要眼睁睁地看着如大江东去不复还吗?

此番让我们来看看,债务人以“协商离婚”方式恶意逃避债务,债权人又该如何利用法律救济自己的财产,这主要有两个途径。

一、起诉债务人夫妻双方,要求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这一点主要就是以《民法典》所规定的夫妻共同债务为依据的。都知道,在婚姻存续期间,所获得的收益、报酬等,一般都是会被纳入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且夫妻双方对夫妻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同理,夫妻共同债务也是应该要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的。

案例分享

柳先生与朱女士经由朋友牵线,彼此之间也都有好感,所以在谈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携手共进婚姻殿堂,两人虽然也不过是个普通的打工人,但好在彼此之间心意相通,生活过得也是有滋有味。

然而朱女士父亲的生病,让这个家逐渐走了下坡路,纵然朱女士与刘先生将所有的积蓄都拿了出来,还是无法填住这个大坑,不愿见到妻子整天以泪洗面的柳先生,便擅作主张向自己的朋友王某借了15万元给岳父治病。

朱父的病确实是治好了,可这笔债务也迟迟未归还,二人甚至还维持协商离婚,只为了逃避王某的催债。而王某向柳先生多次要债未果,在看到两夫妻这般操作之后,直接上诉法庭,并以共同债务为由,要求朱女士偿还。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 【夫妻共同债务】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虽说该债务是柳先生以自己的名义的借来的,但实际却是用在了朱女士父亲治病医疗上,并且朱女士身为女儿,彼时已经成年的她本就应该对父亲有赡养的义务。更何况家里突然多了15万元,父亲因此得到救助,朱女士不可能不清楚这笔钱的来源。

所以,经由法院认定,这15万元的巨债系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对此法院判处有柳先生与朱女士共同承担,两人一起还清15万元的债务。

二、提起撤销之诉,撤销债务人“离婚协议”中财产分割约定。

上一点是基于夫妻共同债务进行上诉并要求偿还的,但其中也有一些品行恶劣之人,不仅在婚姻关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对超出家庭日常生活费用进行欠债,比如赌博借钱、讨情人欢喜借钱等,这种行为败坏之事,定然是不会让伴侣知道的,并且对于这一类债务的划分,其实从法律上来讲,是属于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

那么,基于此项,有两种方式。

其一,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生产或是共同意思的表达。

其二,其实债权人无法对夫妻共同债务进行证明,且欠债一方有意为了逃避债务,而恶意协商离婚,并将自己的财产全部都划到另一方的名下。

前者倒还好说,直接以夫妻共同债务起诉追回债款即可,可后者又该如何?

需要注意的是,在夫妻双方离婚的时候,出于照顾女方以及无过错反权益的原则之外,一般都是对共同财产进行平等分配的。基于这一点,当债权人有证据能够证明债务人是以协议离婚的方式恶意逃避债务时,根据《合同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债权人有权可以行使撤销权,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离婚财产分割协议。

也就是说,当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时候,欠钱的一方就无法使用这个方法,来恶意逃避债务了。

但这并不代表着债权人任何时间都可以利用这种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而这就要债权人稍加留意了,因为在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时候,应该是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驶。所以要想通过法律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一定要把握好时间。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