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反担保(个人反担保是什么意思)

导读:
反担保又可称为求偿担保、偿还约定书或反保证书,是指为保障债务人之外的担保人将来承担担保责任后对债务人的追偿权的实现而设定的担保。
反担保是指为债务人提供担保的人(第三人)为了保证自己对于债务人的追偿权实现,可以让债务人再提供担保。也就是第三人用自己的财产帮助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担保,然后再要求债务人向他提供担保。通俗地讲,小张向小王借款,小张的朋友小李用自己的房产为小张的借款提供担保。但是小李也担心一旦小张到期不偿还借款,小李的财产也会发生风险,于是应小李的要求,小张又让自己的父亲老张用名下房产为小李的担保提供反担保,使小李为小张提供担保消除了后顾之忧。反担保是第三人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在当前的经济活动中也正在普遍运用。
反担保具体是怎样的形式呢?反担保是为了保障第三人在用自己的财产履行担保义务后再向债务人追偿的权利能顺利实现,反担保的形式和担保物权的形式相同,可以是债务人用自己的财产向第三人提供担保,也可以用其他人的财产为第三人提供担保。当然,不是所有的场合都能设立反担保,反担保只用在抵押、质押和保证关系中。因为定金和留置的担保中不会出现第三人为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担保的可能性,所以反担保对于定金和留置是不适用的。所以,有权要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的第三人,可能是保证人,可能是抵押人,也可能是出质人。
担保和反担保虽然只差了一个字,但含义和适用范围却完全不同:
1、概念不同:
反担保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向担保人做出保证或设定物的担保,在担保人因清偿债务人的债务而遭受损失时,债务人或第三人向担保人作出赔偿。而担保是指法律为确保特定的债权人实现债权,以债务人或第三人的信用或者特定财产来督促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制度。
2、方式不同:
反担保只有保证、抵押、质押三种担保方式;担保有五种方式,即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定金。
3、对象不同:
本担保的担保对象是主合同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即所担保的是债务人对债权人之债务的履行、债权人的债权的实现。反担保的担保对象则是担保人对被担保人(债务人)的追偿权。
4、当事人不同:
反担保合同的当事人不同于担保合同。担保合同的当事人为债权人与担保人,而债务人尽管与债权人之间有主合同关系、与担保人之间有委托合同关系,并且也要受到担保合同的效力作用,但却不是担保合同的当事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四条
【反担保】第三人为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担保时,可以要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反担保适用本法担保的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