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规定加班时间_劳动法规定的工资计算方式

导读: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三)劳动生产率;
(四)就业状况;
(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一、关于加班时间的法律规定及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除(三)》第九条规定:“劳动者主张加班费的,应当就加班事实的存在承担举证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本案中,刘某提供上班打卡记录等材料,证明存在加班事实,经计算,刘某2014年6月至2016年11月共计延时加班1331小时,共计周末加班146.5天(其中调休89天),实际周末加班57.5天,法定节假日加班3天。
二、关于职工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第二条规定: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 / 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本案中,刘某的工资为2500元/月,所以小时工资为:2500元/月 / 21.75天/月 / 8小时。
三、关于加班工资计算的法律法规规定及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因此,本案中,公司应当支付刘某的加班工资如下:
延时加班工资=延时加班小时数*小时工资*150%=1331小时*(2500元/月/21.75天/月/8小时)*150%=28685元;
休息日加班工资=休息日加班天数*日工资*200%=57.5天*(2500元/月 / 21.75天/月)*200%=13218元;
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法定节假日加班天数*日工资*300%=3天*(2500元/月/21.75天)*300%=1034元。
详细讲解:
一、根据劳动法规定月标准工作天数为 21.75天。
二、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应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组成。
三、加班工资的计算标准:
1、正常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的,加班工资应当不低于150%;
2、休息日安排加班而没有补休的,加班工资应当不低于200%;
3、法定节假日安排加班的,加班工资应当不低于300%。
举例分析:
小李月工资含各相关津贴5000元,10月1日加班一天8小时,两个休息日加班16小时,平常工作时间加班20小时。小李10月份的应收工资是多少?
答:基本工资+加班工资=5000+(689.66+919.54+862.07)=7471.27元。
1、基本工资:5000元/月;
2、加班工资:
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5000&pide;21.75&pide;8*8*300%=689.66元
休息日加班工资=5000&pide;21.75&pide;8*16*200%=919.54元
正常工作日加班工资=5000&pide;21.75&pide;8*20*150%=862.07元
以上是我回答,如果有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教啊。
加班工资应该如何计算,现如今已经非常明晰了,但大部分人只知道什么1.5倍加班费、2倍加班费之类的。但由于历史原因,有很多问题点存在!
加班费的计算基数究竟是多少?只要加班就一定有加班工资吗?如果这些问题没搞清,就大谈公司应该支付几倍加班工资,那就言之过早了!
加班费的倍数
基本上现在大家都知道这个,平时加班费是1.5倍,周末加班费是2倍,法定假日加班费是3倍。
计算公式也很简单,加班费=约定工资&pide;21.75(天)&pide;8(小时)×加班小时数×加班费倍数。
加班时间能调休吗?
这个也很简单,只有周末加班可以调休,平时加班和法定假日加班不允许调休,必须给加班费。而且调休公司需要提前发通知告知员工。
加班费的计算基数是什么?
这个问题很多人弄不清,为什么?因为各地的政策不一样!很多人认为,只要是每月发的固定工资都应该作为加班费的计算基数。但在实际案例中却不是这样,有支持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来计算加班费的,有支持按照双方书面约定的工资额度来计算加班费基数。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额度来作为加班费基数是很多地方都存在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地方只按照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加班费的原因,不过这些都针对生产一线员工的比较多,对于办公室的人员,很多公司就会在工资结构上做文章。
只要加班,就一定要支付加班费吗?
可以肯定的说,不是所有的加班公司都需要支付加班费!这就是为什么996盛行的原因,一个需要支付加班费的有效加班要符合下面几个条件。
一、做的必须是与公司工作相关的事情。
二、若公司有加班审批制度,那么加班还必须经过公司的批准。
三、如果是个人意愿来公司加班,那么公司是不需要支付加班费的。
所以,涉及到加班费的证据有:打卡记录、工作记录、加班的公司审批记录等能证明加班的材料。这些证据基本很难收的齐,可以这么说,在劳动争议的取证中,关于加班费的取证是最难的!我们在日常加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