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不到病退条件怎么办_正常退休和病退哪个划算

姚平婚姻家事律师 2022.09.16295人收看
导读:
病退,是正式退休的一种,是指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及干部,符合一定病退条件,可以提前退休的一种退休制度。

首先纠正你一点,办了病退就不存在将来正式退休的问题。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齡十年以上,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完全失去劳动能力,可以申请办理病退。

党政干部、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可以办理病退。

所以,办理病退,不是你想不想办的问题,而是没有办法,因为失去了劳动能力才不得不提前退休,并且具备特定条件才可以。

办理病退后会不会吃亏呢?

肯定会,

首先,办理病退与正常退休相比,工龄短,而退休后的工资与工齡是有直接关系的;

其次,缴费年限短,退休工资与缴费年限也是有直接关系的;

再次,提前办理病退后,到正式退休年限的期间,工资每年会增长,所以如果正式退休,到退休时工资基数肯定比提前病退基数大,所以退休后的退休工资会减少。

但是,我觉得,既然因病不得不退休,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虽然退休工资会少点,但退下来之后可以专心调养身体,不再为工作的事操心。任保事情都是有两面性,我想,既然到这个年纪,退休工资多点少点其实问题不大,一定要想开。同时,国家对残疾的职工的干部也会有其他补助和优惠待遇。

楼主你好,身体不行,想办法办理提前病退,但又听说办理提前病退,将来正式退休会很吃亏,求指教。提前病退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讲,那么男性是可以到50岁的年龄办理退休,女性是可以在45岁的年龄办理退休,而且你一旦办理完成提前病退之后,跟正式退休是没有任何关系了,因为你已经提前享受到我们社保养老金的待遇,所以说即便是到达正常的法定退休年令,那么你也不会重新办理退休,也会依然正常地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而且这个养老金的待遇是可以领取终身的。

那么提前病退对于自己来说有没有影响呢,当然对于自己的初始退休金会有一定的影响,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你提前病退,作为女性来说,还是作为男性来说,都是要提前10年左右办理退休的,那么也就意味着你养老保险的累计缴费年限会少交10年的时间,所以说计算出初始退休金的待遇也会低几百块钱,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我们不能够单一的去这样去对比和计算,因为你提前退休意味着你能够提前享受到养老金的待遇,那么最终你可以多享受这10年的养老金,就是你能够领取到养老金的一个总额是比较高的水平。

虽然说自己的初始退休金比较低,但是我们不要忘了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自己在退休之后的第2年开始,能够正常增长养老金的收入,那么也就意味着我们提前10年退休可,以至少增长10次的养老金待遇,当你在增长完成这10次养老金待遇之后,几乎实际上答道和正常法定退休年龄退休人群,所获得初识养老金的待遇是一个同样的地位,甚至来说可能还会比他更高一些,所以说提前退休对自己来说只会有好处,再加上本身你身体条件不允许,继续工作提前退休,实际上对自己来说是一种解脱。

病退有什么吃亏的,占便宜了,现在病退不象原先按工资百分之几十退休,现在按年线和交钱基数来定,你先退休了先开几年钱,后退休的永远没有你开的钱总数多,原现办病退一年二次,现在一年一次,每年二,三月份上市劳动签定中心报名,带上病例和身份证等,在家等电话,大约八,九份就开始体检了,一般都是省医院医生来体检,没有医生名只有代号,想走门子不容易,一般报各十个人能检查上一个,真有大病不用找人就能退,找人也白扯,能办病退尽量办,最起码开资了还少交几年社保钱,正试退也就能比病退多开一,二百元钱,工龄钱少点而已,但有病负担多重,能办上病退尽量办

《声明原创》:病退绝对会吃亏的,除非你有第二产业来赚钱?除非是你的身体到了必须的要病退时候,否则,尽可能的去上班。因为,你上班就会有工龄计算,各种社会保险会同步进行,多上一年班,到了正式退休时候,就会多拿一年工龄钱。人的退休工资计算,基本上都是以工龄为主,十年,二十年,三十岁,工龄的不同?会导致退休工资的不同?而且企事业单位工人工资开的越多,正常的退休就会拿的越多。假如你上班两三左右?那病退也未尝不可,至少也有两千元左右吧?能差一千多元。而工资高的单位会差的更多。说实在话,正常退休的,肯定比非正常的退休,在退休金上要拿的多的多。

身体不行想办病退,又听说办病退,将来与正式退休相比会吃亏,咋办?我上个月刚给公司一名职工办理了病退,实际上,病退是我国众多退休方式中的一种,正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没什么吃亏不吃亏的。过去的确有病退每提前一年退休,扣减2%养老金的说法。但是自2005年以后,大部分地区已经取消了该政策。所以,对于病退职工来说,只是提前退休,缴费年限要比正常退休少,相应的养老金就少一点而已。但是,与之对应的,提前退休也就意味着少缴了相应年限的社保费用,所以个人也没吃亏。下面结合问题,做具体分析,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一、身体不行想办病退,与正常退休相比,个人真的吃亏吗?

实际上:对于病退人员,与正常退休相比,并没有吃亏,我认为,还很划算。

1.企业职工退休:根据国家规定,男性职工年满60周岁,女性干部年满55周岁,女性工人年满50周岁。女特殊工种45周岁,男特殊工种55周岁。当缴费年限满15年及以上的,可办理退休,按月领取养老金。

2.企业职工病退:对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已经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如男性年满50周岁,女性年满45周岁,且缴费年限满15年及以上,可办理病退。病退属于退休的一种,可按月领取养老金。

因此:对于真正因病退休的人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主要原因有以下2点:

1.病退每提前一年退休,扣减2%养老金的政策,大部分地区已经取消了。

(1)在2005年以前,我国企业退休人员待遇计算公式很简单,一般符合达退休条件,就可以按照20%的退休前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领取基础养老金,这样很难体现缴费年限的差异。无论早退还是晚退,大家都一样。所以,为了体现社保缴费的公平性,国家规定提前退休、退职,每一年减发2%非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规定,最多扣减不超过20%。如果有养老保险金中断,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还要向前推。

(2)2005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文件,对养老金的计算公式进行了调整,也就是我们现在执行的养老金计算公式。调整以后,养老金待遇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基础养老金,二是个人账户养老金,三是过渡性养老金。

因此,2005年以后,随着养老金计算方式的调整,病退每提前一年退休,扣减2%养老金的政策,大部分地区已经取消了。

2.病退属于提前退休的一种,缴费年限要比足龄退休少,退休时间要比足龄退休早,缴费成本要比足龄退休低。

相对来说:符合病退条件的职工,都是身体状况极差,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群体。对于他们来说,在企业工作反而是一种负担,不能提供正常劳动,只能领取待岗工资,对于经济压力大的群体,无法满足日常生活需求。

病退对他们来说,只是缴费年限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少,退休前上年度的平均工资要比足龄退休的少。但是,提前退休,缴费成本也少了,多领了几年的养老金,而且随着每年养老金的调整,差距也不会太大。

二、病退办理的基本流程

第一步:做劳动能力鉴定。具体流程如下:

1.申报人将既往病例资料,按照隶属关系,报社区、企业、就干事业单位,然后各街道、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呈报区人社局。

2.区人社局初审合格后,将申报人的基本信息录入“区劳动能力鉴定系统”,并将材料报送至市鉴定办复审。

3.复审合格后,市鉴定办按申报人申请疾病体检。

4.体检后由市鉴定办按病种安排鉴定。

5.鉴定结束后经复核无误,公示7天后下发结论。

第二步:劳动能力鉴定合格的,办理病退。不合格的,则无法办理病退。

病退手续与正常退休的材料基本一致,即:准备二寸照片1张,个人户口本首页和本人页的原件及复印件、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社会保障卡。唯一多一项就是劳动能力鉴定材料,需要一并提供给退休审批部门,用于病退审批使用。

注意:在计算病退人员的养老金时,与正常退休的计算公式是一致的,只不过因为病退人员属于提前退休,相对来说,因为没有缴纳那么多年,缴费年限少,养老金自然就少一些。

写在最后:

1.过去因为计算养老金的公式比较简单,所以为了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保证缴费的公平性,有病退人员每提前一年退休,扣减2%养老金的说法。随着养老金计算标准的细化,现在全国的计算标准都是统一的。唯一的区别就是,病退人员的缴费年限相对较少,进而导致养老金略低。

2.2014年10月份以前,机关事业单位是按照退休前的工资收入作为退休金的计算基数,然后根据工龄:比如40年工龄,按照90%的比例计发退休金。工龄越长,退休金越高。随着养老金并轨,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计算方式与企业也是一致的。对于2014年10月份以前在事业单位病退的人员,提前退休意味着工龄减少了,或许退休金会有一定的损失,但是在2014年10月份以后,就基本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了。

3.综上所述:病退都是照顾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群体的一项制度,对于他们来说,按照病退并不吃亏。

先给大家说一个做事原则。“顺应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做事,千万不要硬撑着,否则未来会后悔”。那么在这种选择下面,其实身体不行,那就赶快去办病退吧,在很多时候,并不是你想办病退,就能被批准的呢。所以申请上去,如果能批复下来,这才是一件好事呢。

先看一看办理病退的标准,其实还是相对比较严格的,所以申请过程不一定那么容易。那么我们想想,一般比较难批准的,都是相对划算的事情。现在如果符合条件,为什么不去申请呢。在国发(1978)104号文件的规定中,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办理退休。后来又补充有新规定,加上了职工必须连续社保缴纳期限超过15年。记住“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需要经过相关诊断和相关流程判定的。这可不是简单的身自己觉得身体不行就可以了。

为什么申请过程还是如此的复杂呢?因为病退如被批准后就视为退休,退休后就可以领取养老金。也就是说在同龄人还必须工作,缴纳社保费用时,病退人员可以在家安心养病,并且每月领到养老金。算算养老金提前领取的总金额,就会多过同龄人好几年。这不就是一项极大的福利吗?

当然病退人员,因为缴纳社保的期限可能比别人少,领取的养老金数额也相对比几年后正常退休的同龄人领取的金额要少。但是这也总比强忍着身体的病痛,去工作要好把?而且另一方面还多领了几年养老金呢。如果在身体健康和金钱所得之间来进行选择的话,德先生认为还是优先要选择身体健康。只有活的时间长,那么 领取养老金的总次数也比别人多,最终领取的总额还是比别人多,这难道不香吗?

另外是在实际操作方面,提前5~10年退休所少领取的养老金,其实也没有太多。假如正常退休可以领取到养老金3000元,那么提前病退,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可能有2400元到2600元之间。因为领取养老金的数额同缴费年限不是一个完全正比关系,其中有社会统筹的原因。想一想差的这几百块钱换来了自己身体康复的机会,换来了自己长寿的机会,绝对是一件正确的选择。

但是病退是需要按照流程申请的,而且要经过劳动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才能被成功审批。在目前,达到丧失劳动能力的标准,其实本人情况都不是特别乐观。所以如果真的符合条件,那就赶快申请吧,如果硬撑着工作,可能风险会非常非常大。

申请办理病退首先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必须男满50周岁、女满45周岁,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满15年;

二是必须有县级以上医疗单位的疾病诊断证明,且符合社保所列的无法治愈的严重疾病。

三是必须由单位同意申请,经地方劳动鋚定委员会专家组鉴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就以我们江西为例,《江西省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细则中规定:对于未达到法定正常退休年龄的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的,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已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由其所在企业参照《实施办法》有关规定支付基本养老金,不享受养老金正常调整待遇。到达法定正常退休年龄时,由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按《实施办法》有关规定计发基本养老金。

也就是说,病退其实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退休,只不过是自退病至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期间,工资仍旧由企业支付。此期间,也不享受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调整待遇。

若真正有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了,肯定顾不了那么长远,能退尽量退,至少可保证最基本的生活来源吧。

身体不行想办病退,又听说办病退将来正式退休会很吃亏的。首先要纠正的是办理病退就是办理的正式退休,不存在还有将来正式办理退休之说。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个人观点:

你身体不行想办病退,但病退并不是那么好办的,如果你还能在办理病退和不办病退之间进行选择,那我就明确地告诉你,像你现在这种情况,按照正常的程序是无法办理病退的,除非采取特殊的方法去办理,但那属于违法办理,相关部门或是工作人员是需要承担巨大风险的。所以你现在身体不行,但只要还没有达到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地步,是无法办理病退的。

办理病退的政策依据,最早出现在国发(1978)104号文件的规定之中。该文件是这样描述的,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办理退休。但是这个文件出台的时间是1978年,那时还没有缴纳养老保险,所以规定了一个10年工龄界限。现在全部缴纳职工养老保险以后,所以10年工龄的规定,变成了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要达到15年。

1999年,原国家劳动人社部发出了劳社部发(1999)8号文件,标题是《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从这两个文件中,最核心的要点就是“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那么这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是这么认定的呢?按照8号文件的规定,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统一由地市级劳动保障部门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负责医疗诊断,并出具证明。非指定医院出具的证明一律无效。地市级劳动鉴定委员会负责定期审核指定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作出鉴定结论。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致残完成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标准,暂按《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GB/T16180-1996)(1-4)级》执行,省级劳动保障部门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做出补充规定。综合起来,办理病退的条件是三条。一是男性达到50周岁,女性达到45周岁;二是养老保险缴费达到15年;三是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职工办理病退时,由于缴费年限不长,所以与正式办理退休相比,养老金肯定是要低很多。比如男性正常的退休年龄是60周岁,办理病退是50周岁,相当于减少了10年的缴费年限。在养老金的计算中,缴费年限是比较关键的因素,多了10年的缴费年限,基础养老金就要多10个1%,换算成基础养老金,就是每月要增加10%基础养老金,同时个人账户要增加10年的按照缴费比例8%的资金累计,个人账户养老金也会大幅度增加。从办理退休时依据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来看,由于经济发展每年都在增长,所以10年后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与10年前相比,增加的幅度也是比较大的,按照一般的常规,办理病退和正式办理退休相比,每月养老金差距至少在1000元以上。

综上所述,身体不行想办理病退,但是病退并不好办,最核心的条件就是要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这一条一般是很难满足的,即使符合办理病退的所有条件,就属于正式退休,今后不会再有正式办理退休之说。办理病退的养老金比正常办理退休养老金的差距也是非常巨大的,但由于要少交10年的养老保险,每年要参加国家养老金的调整,所以办理病退并不吃亏。

病退就是正式退休,确实会影响养老金。

大家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身体不行想要办理病退,又听说办理病退将来正式会很吃亏,怎么看?

首先要纠正你一个错误的观念,办理病退之后,将来不会再二次办理正式退休手续。为什么?

因为病退本身就是一种正式退休,你病退了就是正式退休了。就算是你办理退职,到退休年龄了也不能再办理退休。

病退确实会吃亏,因为养老金会受到影响,不如正常退休的养老金高。

为什么呢?因为病退的退休年龄更早,男性50岁退休,女性45岁退休,提前退休的话,缴费年限,缴费金额,退休时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都不如正常退休高,所以,最终的养老金水平也是会少很多的。

另外,病退也不是说你想办理就能办理的,病退条件是非常严格的。

首先说身体不行,要达到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程度,就是一点劳动能力也没有了,哪怕是部分丧失,也不能办理病退。

其次,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不是你个人判断的,需要去医院证明,而且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

所以病退办理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容易的,尤其是现在国家社保部门对于提前退休卡的是非常严格了,包括对特殊工种的提前退休,也是要求得越来越严了。

当然,你也不希望自己的身体达到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吧。所以,强身健体,身体健康是最不吃亏,是最大的福气。

更多社保问题关注思之想之。欢迎点赞!

办病退实际上就是办理提前退休,按有关政策规定,必须是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到了政策规定的年龄后才能提出申请,由社保局指定的医疗机构作出病残鉴定,鉴定合格的按社保局规定的程序办理。既然是已经提前退休了,就不存在正式退休的问题。提前退休肯定是要损失一些实际缴费的年限,也就是说,计算养老金的工龄要比正常退休的人少一些,领取的养老金肯定也比同等条件下正常退休的人要少一些,这是正常的,题主不要纠结此事。

关键的是並不是每个想办病退的人都能如愿办理,如果在单位上,估计没多大问题,我知道单位为了把职工尽快地推给社保,有一整套办理提前退休的手段,一般只要职工自已同意提前病退,单位会有人去具体操作的,你只要配合好就行了。如果是自己缴纳社保的灵活就业人员,除非你能通过病残鉴定那一关,否则只能熬到法定退休年龄才能去办理退休,想提前退休没门。

又想病退,又怕吃亏?这叫什么逻辑?病退是因为身体不能胜任工作而采取的退出方式,既然还可以工作退什么退?你的矛盾无外乎自己还能工作,但是想通过某种手段搞个病退躺着吃,又怕将来吃亏,人生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自己要什么自己遵从内心吧!

应该说,身体不行办病退,这是一件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也不是谁想病退,就可以随意可以办理的。享受办理病退手续,那是国家的一项优惠政策,是法定正式退休的方式之一。

我认为,纠结办理病退会很吃亏,可以理解,但与按病情需要必须办理退休相比,还是应把确保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而不是顾左右而言它,要认真对待病退问题,真正上心处理好这一关健问题。如果身体状况达不到办理法定病退的条件,那就另当别论了。

必须清楚,按规定办理病退手续,必须由有资质医院出据证明,并经市级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必须因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完全达到办理病退的有关政策规定。同时,必须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本人的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合并滿15年及以上。

总之,办理病退手续,与到达法定正常退休年龄,办理滿龄退休手续相比较,这在享受的待遇水平上,是有很大差异的,这是不言而喻的。而且,按政策规定,办理病退手续也是现行正规与正常退休方式中的一种。因此,办理法定病退手续后,将来不会有所谓的正式退休那回事了。必须清楚并明确这一点。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