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案件如何起诉_行政诉讼是什么意思

姚平婚姻家事律师 2022.12.239人收看
导读: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自已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侵犯,才能提起行政起诉。所谓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针对具体个人(或单位等)作出的行政行为(处罚决定、拘留决定等等。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律、法令不是具体的行政行为。

一、起诉的条件: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自已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侵犯,才能提起行政起诉。所谓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针对具体个人(或单位等)作出的行政行为(处罚决定、拘留决定等等。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律、法令不是具体的行政行为。

提起行政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有权提起诉讼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诉讼。

(二)有明确的被告;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经过复议的行政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的,复议机关和原行政机关为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起诉复议机关不作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二、注意:案件是否设置有复议前置的情况。

对某些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法律规定必须要经过复议程序,对复议决定不服才可以起诉的案件,应当先向作出该行为的机关的上级机关提请复议,不服复议决定的,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对有些行政行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具体可参看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

三、注意诉讼时效。

行政诉讼法规定了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出起诉的时效规定:

1、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2、申请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的案件,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不履行的,即可提起行政诉讼。在紧急情况下请求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不履行的,提起诉讼不受两个月规定期限的限制。

3、向复议机关申请复议的,……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4、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是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5、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四、选择起诉法院。

1、第一审行政案件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2、对国务院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作为第一审审理。

3、向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

4、经过复议的案件,也可以向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

5、行政案件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审理,当事人可以选择其一起诉。

6、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7、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五、写好《行政起诉状》。

行政起诉状按照最高院的格式:

行政起诉状

原告×××,……(自然人写明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址、有效身份证件号码、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法人或其他组织写明名称、地址、联系电话、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等基本信息)。

被告×××,……(写明名称(全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等基本信息)。

其他当事人×××,……(参照原告的身份写法,没有其他当事人,此项可不写)。

诉讼请求:……(应写明具体、明确的诉讼请求)。

事实和理由:……(写明起诉的理由及相关事实依据,尽量逐条列明)。

此致

××××人民法院

原告:×××(签字盖章)

[法人:×××(盖章)]

××××年××月××日

(写明递交起诉之日)

六、准备好必要的证据材料。

1、提供证明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

2、在行政赔偿、补偿的案件中,提供因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的证据。

3、在起诉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的案件中,提供其向被告提出申请的证据。

4、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