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衅滋事判多长时间(寻衅滋事刑事判多久)

王熙律师 2022.12.30333人收看
导读:
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破坏社会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多次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精神病人、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老年人、孕妇、未成年人的财物,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三)追逐、拦截、辱骂、恐吓精神病人、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老年人、孕妇、未成年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一、刑法规定《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一、刑法规定

《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二、犯罪构成

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上只能由故意构成。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产生破坏社会秩序的后果,仍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后果的发生。犯罪动机包括寻求刺激、发泄情绪、逞强耍横等。

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无事生非,起哄捣乱,无理取闹,殴打伤害无辜,肆意挑衅,横行霸道,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包括以下四种情形: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主体: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秩序。本罪常常给公民的人身、人格或公私财产造成损害,但是寻衅滋事罪一般侵犯的并不是特定的人身、人格或公私财产,而主要是指向公共秩序,向整个社会挑战,蔑视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

三、立案追诉标准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的补充规定》:

[寻衅滋事案(刑法第293条)]随意殴打他人,破坏社会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致一人以上轻伤或者2人以上轻微伤的;

(二)引起他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三)多次随意殴打他人的;

(四)持凶器随意殴打他人的;

(五)随意殴打精神病人、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老年人、孕妇、未成年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六)在公共场所随意殴打他人,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七)其他情节恶劣的情形。

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破坏社会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多次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二)持凶器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的;

(三)追逐、拦截、辱骂、恐吓精神病人、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老年人、孕妇、未成年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四)引起他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五)严重影响他人的工作、生活、生产、经营的;

(六)其他情节恶劣的情形。

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破坏社会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强拿硬要公私财物价值1千元以上,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价值2千元以上的;

(二)多次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精神病人、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老年人、孕妇、未成年人的财物,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四)引起他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五)严重影响他人的工作、生活、生产、经营的;

(六)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在车站、码头、机场、医院、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起哄闹事,应当根据公共场所的性质、公共活动的重要程度、公共场所的人数、起哄闹事的时间、公共场所受影响的范围与程度等因素,综合判断是否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

四、量刑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试行)》规定:

1、构成寻衅滋事罪的,根据下列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寻衅滋事一次的,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纠集他人三次寻衅滋事(每次都构成犯罪),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在五年至七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根据寻衅滋事次数、伤害后果、强拿硬要他人财物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3、构成寻衅滋事罪,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根据寻衅滋事的次数、危害后果、对社会秩序的破坏程度等犯罪情节,综合考虑被告人缴纳罚金的能力,决定罚金数额。

4、构成寻衅滋事罪的,综合考虑寻衅滋事的具体行为、危害后果、对社会秩序的破坏程度等犯罪事实、量刑情节,以及被告人的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认罪悔罪表现等因素,决定缓刑的适用。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实施细则》规定:

1、法定刑在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幅度的量刑起点和基准刑:

随意殴打他人,破坏社会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在一年六个月至三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致一人以上轻伤的;引起他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的;随意殴打精神病人、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老年人、孕妇、未成年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在公共场所随意殴打他人,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随意殴打他人,破坏社会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在三个月拘役至三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致二人以上轻微伤的;随意殴打他人达到三次的;持凶器随意殴打他人的;其他情节恶劣的情形。

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破坏社会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在一年六个月至三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追逐、拦截、辱骂、恐吓精神病人、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老年人、孕妇、未成年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引起他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严重影响他人的工作、生活、生产、经营的。

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破坏社会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在三个月拘役至三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达到三次,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持凶器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的;其他情节恶劣的情形。

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破坏社会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在一年六个月至三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精神病人、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老年人、孕妇、未成年人的财物,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引起他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严重影响他人的工作、生活、生产、经营的。

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破坏社会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在三个月拘役至三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强拿硬要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以上,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以上的;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达到三次,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在车站、码头、机场、医院、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在一至三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根据寻衅滋事次数、伤害后果、强拿硬要他人财物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增加相应的刑罚量:

(1)每增加轻微伤一人,增加六个月以下刑期;

(2)每增加轻伤一人,增加六个月至一年六个月刑期;

(3)每增加引起精神失常一人,增加六个月至一年六个月刑期;

(4)每增加引起自杀造成重伤、死亡一人,增加一至二年刑期;

(5)随意殴打他人,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强拿硬要或任意毁损、占用公私财物三次以上,每再增加一次,增加一至二个月刑期;在车站、码头、机场、医院、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每增加一次,增加六个月至一年刑期;

(6)强拿硬要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以上的,数额每再增加一千元,增加一至二个月刑期;任意毁损、占用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以上的,数额再每增加二千元,增加一至二个月刑期;

(7)每增加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的四种情形之一的,增加六个月至一年刑期;

(8)其他可以增加刑罚量的情形。

2、法定刑在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的量刑起点和基准刑:

纠集他人三次实施寻衅滋事(每次都构成犯罪),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在五至七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根据寻衅滋事次数、伤害后果、强拿硬要他人财物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增加相应的刑罚量:

(1)每增加轻微伤一人,增加六个月以下刑期;

(2)每增加轻伤一人,增加六个月至一年六个月刑期;

(3)每增加引起精神失常一人,增加六个月至一年六个月刑期;

(4)每增加引起自杀造成重伤、死亡一人,增加一至二年刑期;

(5)纠集他人三次以上实施寻衅滋事犯罪,未经处理的,每再增加一次,增加六个月至一年刑期;

(6)强拿硬要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以上的,数额每再增加一千元,增加一至二个月刑期;任意毁损、占用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以上的,数额再每增加二千元,增加一至二个月刑期;

(7)每增加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的四种情形之一的,增加六个月至一年刑期;

(8)其他可以增加刑罚量的情形。

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

(1)纠集未成年人寻衅滋事的;

(2)其他可以从重处罚的情形。

五、案例解读

2015年2月21日22时许,被告人李某某以其儿子李某被李某1殴打为由,伙同李某等人前往李某1家询问并跺踹李某1家大门。双方为此发生争吵,继而发生厮打。在厮打过程中被告人李某某用砖头将前来劝架的被害人李某2的头部砸伤,被害人李某3在厮打过程中被打伤。经上蔡县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鉴定,伤者李某2、李某3损伤程度均为轻微伤。

另查明,被告人李某某于2015年7月12日主动到上蔡县公安局芦岗派出所投案。案发后,被告人李某某的近亲属就民事赔偿问题与被害人李某2及被害人李某3的近亲属达成调解协议,赔偿了被害人李某2、李某3各项经济损失各人民币9000元,并履行完毕。被害人李某2、李某3对被告人李某某的行为表示谅解。

法院认为,被告人李某某借故持凶器随意殴打他人,并致二人轻微伤,破坏了社会公共秩序,情节恶劣,其行为已构成寻衅滋事罪。判处李某某有期徒刑六个月。

解读:《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有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寻衅滋事行为,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本案中,李某某随意殴打他人,破坏社会秩序,并且造成了二人轻微伤的后果,已达到寻衅滋事罪的立案追诉标准。

六、律师解析

(一)“随意殴打他人”的认定

认定“随意”要看行为人是主观上否有寻求刺激、发泄情绪、逞强耍横的心理,对殴打的对象、地点是否有所选择。寻衅滋事罪中殴打的一般是不特定对象,随机偶遇,琐事争执,一言不合大打出手。如果殴打的是特定对象,犯罪行为实施之前即存在矛盾、存在特殊关系,则需考虑适用故意伤害罪。

(二)网络寻衅滋事犯罪中“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认定

网络公共秩序是公共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造成网络空间“公共秩序严重混乱”,需综合以下几个方面判断:

1、寻衅滋事行为本身是否具有严重性,例如散布涉及民生、安全等领域的寻衅滋事行为,容易引发网络舆论的广泛关注和恐慌心理;

2、该寻衅滋事行为在网络上的传播和影响程度,可以由涉案网站出具的书证说明评论数量和内容加以证实;

3、对涉案相对人的影响,如辱骂行为对被辱骂人的心理伤害,散布虚假信息行为使信息接受者产生恐慌性心理等。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
  • 北京大律学苑

    2025/5/7 11:48:39

    立即咨询
    接班不是一个人接班,而是需要一个团队来接班"。一个相对年轻的接班人被提到主要位置时,如果发现自己没有团队,周围还是老板以前的旧臣,且年纪都比他大,将面临极大管理困难。如何避免这样的问题出现?如何培养一支团队“辅佐”接班人?这是一项大工程,需要老板们提前规划,尽早准备,提前多久才算提前呢?尽早准备要多早呢?我们的常青树产品告诉你答案。
  • 公安刑事拘留至少十日内。法律规定,公安机关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三日内提交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收到公安机关批准逮捕书之日起七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 刑事拘留期限一般多久

    刑事拘留期限一般多久

    内容:三、拘留后逮捕前办案期限最长不超过37天1、一般情况下应当在3日内提请检察院批捕,检查院应在7日内作出是否批捕的决定,三种拘留的定义刑事拘留指公安机关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罪该逮捕现行犯罪分子或者重大嫌疑分子,为了防止他们逃跑、自杀、毁灭证据或者行凶报复,而又由于情况紧急,来不及办理逮捕手续的情况下,采取的临时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这种措施不具有任何处罚的性质,但拘留期间可折抵相应的刑期,2. 特别重大复杂案件的延长:对于特别重大或复杂的案件,经过检察院批准,公安机关可以将拘留期限延长至30日。

    2024.03.08842人收看
  • 张嘉娱

    2024/5/24 15:22:22

    立即咨询
    你的工程款拖了多久了?你知道账款拖得越久、坏账概率越高吗?有没有高效要回工程款的方法?5月24日,建工行业法律服务系列手册三册齐发!十余年潜心建筑商、材料商、实际施工人的合法权益保护研究,懂法律、懂工程、懂现场管理的服务手册,凝聚14000+成功案例,让每一笔交易都能安心进行,让每一笔欠款都能顺利回款!
  • 刑事立案后采取强制措施的时间应当根据犯罪事实确定,一般在15天左右。立案是调查活动的开始。强制措施是指依法限制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的措施。从调查到发现和确定犯罪嫌疑人有一定的过程。只要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就可以随时采取强制措施。
  • 寻衅滋事判多长时间(寻衅滋事刑事判多久)

    寻衅滋事判多长时间(寻衅滋事刑事判多久)

    内容: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破坏社会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多次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精神病人、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老年人、孕妇、未成年人的财物,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三)追逐、拦截、辱骂、恐吓精神病人、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老年人、孕妇、未成年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一、刑法规定《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2022.12.30333人收看
  • 天用债权律师-王熙

    2025/3/8 20:00:36

    立即咨询
    基本案情: 我方当事人从七八个银行贷款后,以转账、现金、对方到银行柜面取款的方式进行多笔出借,本案涉及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被告以同样的方式向身边不特定对象借款,同时涉嫌非法集资刑事案件,被告现已被海淀区看守所羁押。 委托代理: 接受当事人委托后,光是核对账目就整理了好几天,终于把账算明白了。开庭向法官提交证据清单、表格核对明细,法官看完材料直接对当事人说“你的律师很靠谱”。毕竟法官面对一大堆混乱不清的账目也很头疼啊。中途对每次转账进行逐一核查,最后法官说会采纳我的思路进行判决,不枉上午9点开庭到现在。 真心奉劝大家借款需谨慎呀!
  • 一般人民检察院对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发出逮捕令并提起公诉后,人民法院将根据工作安排选择开庭时间。具体时间在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但应当在受理后两个月内作出判决。《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两个月内不得超过三个月。
  • 欠钱多长时间可以起诉,欠款多久会被起诉

    欠钱多长时间可以起诉,欠款多久会被起诉

    内容:银行向法院起诉处理的,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后,借款人应当积极履行还款义务,拒不履行的,银行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在此期间会查封、扣押借款人的财产,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时间还款,否则将构成逾期,并且借款人经合理催告后,仍不归还借款的,出借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2、七日内,欠钱不还起诉后的立案时间为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和相关材料之日起七日内。

    2023.12.05292人收看
  • 天用债权律师-王熙

    2025/3/4 17:57:51

    立即咨询
    压30万,每月返钱本息都不给了,咋办啊,那你必须要出狠招了!我压了30万,他说公司每月会返我五千块钱,然后一开始呢确实在返,后来就不按时了,再后来就不返了。现在我连剩下二十五万本金,我找他要他都不给我,为这个事儿我牵扯了太多时间的经历了多长时间了呀,对方一直不给钱,那你必须要出狠招了,赶紧拿着当时的这个欠条去法院去起诉。同时把他的公司的公户进行这个财产保全,如果他正常经营,咱们到法院把他的账户进行财产保全,他的财务的这个公户就没有办法这个往来债务了,那这个公司一定会着急的,所以他可能会主动来去找你来进行解决这个事情。法院最终会下判决书,可以强制执行他的公司名下这个账目的钱,那我们之前也处理过同类型,很多这样的案子,但大部分其实还是通过我刚刚提到的就是和解来进行解决的。一旦咱咱们把他的公户一旦查封之后,对方是先着急这事儿去解决了。
  • 刑事自诉的备案期限一般为15天。法律规定,刑事自诉案件人民法院收到起诉或者口头起诉应当受理的,应当在15日内立案;认为不应当受理的,应当在15日内通知原告,并说明原因。
  • 延期开庭一般延期多久 _刑事诉讼法一审延期可以延迟多长时间?

    延期开庭一般延期多久 _刑事诉讼法一审延期可以延迟多长时间?

    内容:刑事诉讼法的条文规定从搜集证据到审理,最后到判决都有着详细的说明,触犯刑法必定会受到刑事处罚。但是很多时候因为特殊原因,法院审理案件会延期。很多人想知道刑事诉讼法一审延期可以延迟多长时间?下面就让小龙为大家整理一下相关的知识。

    2022.11.2994人收看
  • 欠钱不还怎么办最有效的方法

    2023/8/15 19:16:45

    立即咨询
    欠钱不还起诉后多久可以强制执行: 欠款起诉后六个月内可强制执行。在法院执行立案之后,法院应该在六个月之内采取执行措施。如果法院在六个月内不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可以向上一级的法院申请提级执行。 起诉欠钱不还的情况,在判决书生效后的两年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起诉欠款,需要在判决书生效后,并且对方拒绝履行时,才能强制执行。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如果判决生效后,欠款人拒绝履行的,则对方当事人可以在二年内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 涉嫌寻衅滋事罪被刑事拘留,发现不构成犯罪的,最长不超过37天;构成犯罪的,最短三个月以上两年以下,最长十年有期徒刑。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一般为37天,即公安机关应当在30天内决定是否申请逮捕,检察机关应当在7天内决定是否逮捕。
  • 起诉离婚多长时间能开庭审理,起诉离婚多久可开庭

    起诉离婚多长时间能开庭审理,起诉离婚多久可开庭

    内容: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离婚案件由人民法院受理后,需要经历以下程序:立案、调解、审查、开庭审理等,总结 综上所述,离婚纠纷案件从起诉到开庭审理需要经历一系列的法律程序,其中包括调解、审查等环节,开庭审理前期准备工作在经过了调解和审查程序后,如果双方依然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案件将进入开庭审理阶段,其中,立案程序一般较为简单,而调解和审查程序的时间则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而定,这些程序的时间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而定,因此无法确定一个准确的时间范围,如果离婚案件较为简单,开庭审理的时间可能会较为短暂。

    2023.12.06406人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