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处理流程及赔偿具体标准(交通事故处理流程)

导读:
很多人都知道交通事故的赔偿标准,那么交通事故的赔偿具体标准是什么?根据法律规定,造成人身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主要包括:车辆碰撞、碾压造成人员死亡、重伤的;车辆碰撞、碾压后逃逸造成死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伤残构成标准:导致严重残疾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规定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因逃逸致人死亡或者重伤,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因此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都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下面就由北京龙律师为您详细讲解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流程及赔偿具体标准。
一、事故处理流程
事故发生后,如果车辆受损,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等待交警到来。首先拨打110报警求助;然后拨打120急救电话求助,通知急救中心或医院;同时向保险公司报案;如果双方对责任认定无异议,可以自行协商解决问题。在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时,当事人应保护现场并尽快撤离现场,避免妨碍交通和妨碍警方办案。当事人离开现场后立即报警的,还应当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告。如果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生刮擦、碰撞等交通事故,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夜间还应当在车后150米处设置)并在车后150米处设置警告标志;如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驾驶人应当立即报警并且保护现场。如当事人逃逸或者改变事故现场的,将被处以罚款2000元(驾驶证记12分)并处15日以下拘留;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赔偿金额
交通事故的赔偿,是根据当事人造成后果的轻重来定,有轻有重。因此,在对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计算时,一定要确定伤残等级,以确定具体赔偿数额。伤残等级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来规定的,一般以一级伤残为最高评定伤残等级,以二级为最高评定伤残等级;三至四级为最低评定损害赔偿金额标准。根据《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第十一条之规定:
道路交通事故中当事人请求按照相应级别的伤残标准进行赔偿,其依据应当与当地居民上一年度人均收入相当或者高于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就是说:受伤人员如果被鉴定为一级伤残或二级残疾,就应当按照当地的最高收入标准来计算相应的赔偿金额;若被鉴定为三级伤残或四级伤残时,应当按照当地的平均工资标准进行计算。
三、赔偿项目与赔偿标准
(一)医疗费:包括门诊费、诊疗费、误工费。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按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的伙食补助费标准计算。具体金额由人民法院根据受害人的伤残等级以及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天数确定。
(三)误工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具体数额由人民法院根据受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的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三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四十一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其中,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计算;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二十周岁以下的,按三年计算。
一般轻微的道路交通意外伤害事件,例如双方轻微磕碰等都属于小事情,双方当事人也没有造成什么大的损失或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
四、当事人双方在事故发生后,应当立即下车查看情况,保护现场。
同时,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方停放。对现场进行拍照,并将车辆损坏的部位用相机拍下。注意:双方当事人应当在事故发生后立即撤离现场,以免造成道路拥堵或者二次事故。对未按要求撤离现场的,应当承担责任。在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中断或缺失,以及未设置危险报警闪光灯的地方停放车辆,或者设置妨碍车辆驾驶人安全驾驶的其他障碍物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当事人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造成财产损失或者人身伤害且影响交通秩序或妨碍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五、当事人双方在事故发生后,应当立即停车,并打开危险报警闪光灯(夜间需开启示廓灯和后位灯),以便于车辆及时撤离现场。
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来车方向设置危险警告标志,夜间应开启示廓灯和后位灯。有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拨打“122”电话报警。需要对车辆进行检验、维修的,应到指定维修厂进行检验、维修或者委托保险公司办理保险手续;无法提供《机动车驾驶证》和《机动车行驶证》的,应当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拍照固定证据后迅速撤离现场。在发生交通事故时,不能使用手机拍照。如果因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需要理赔的,应当向当地保险公司报案理赔。如果无法在限定时间内到保险公司理赔且无保险公司赔偿的,可以委托交警部门代为处理。
六、当事人双方应立即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警求助:
1、拨打122报警电话,说明情况,并告知报警人姓名、电话号码和联系方式。
2、交警部门派人到现场勘察。
3、当事人必须对交通事故事实以及肇事车辆情况予以陈述。
4、事故当事人必须按交警部门的指示做好车辆损失的记录、检验或鉴定等工作后离开现场。
5、交警人员到达现场后,双方应协商确定责任。
6、发生交通事故,当事人要注意保护现场,不得移动交通事故现场的证据,并及时报警求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