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意外伤残鉴定(个人意外伤残鉴定标准)

导读:
一、意外伤残等级评定标准
意外伤残等级评定标准:一级伤残有:
1、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别人帮助或采用专门设施,否则生命无法维持;
2、意识消失;
3、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
4、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二级伤残有:
1、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
2、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
3、不能工作;
4、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三级伤残有:
1、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
2、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室内的活动;
3、明显职业受限;
4、社会交往困难。
四级伤残有:
1、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
2、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
3、职业种类受限;
4、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五级伤残有:
1、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偶尔需要监护;
2、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就近的活动;
3、需要明显减轻工作;
4、社会交往贫乏。
六级伤残有:
1、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条件性需要帮助;
2、各种活动降低;
3、不能胜任原工作;
4、社会交往狭窄。
七级伤残有:
1、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
2、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
3、工作时间需要明显缩短;
4、社会交往降低。
八级伤残有:
1、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2、远距离流动受限;
3、断续工作;
4、社会交往受约束。
九级伤残有:
1、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
2、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
3、社会交往能力大部分受限;
十级伤残有:
1、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2、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
3、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意外验伤残鉴定标准是什么?
意外伤残的情况下,需要由专业的伤残机构进行鉴定,并对伤残等级进行认定,一般情况下,应当到司法机关指定的具有专门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所需要的鉴定费用一般由当事人先自行承担,在伤残鉴定认定结束后,按照司法判决的结果,由保险公司或者事故责任认定承担。
综上问题所述,我们要清楚的认识意外伤残等级评定标准,如果在发生意外时,能够及时的按照标准进行索赔。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实施细则》第八条参保人员在协议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的,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参保人员确需急诊、抢救的,可以在非协议医疗机构就医抢救必须使用的药品可以适当放宽范围。参保人员急诊、抢救的医疗服务具体管理办法由统筹地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
二、意外伤残鉴定怎么做
意外伤残等级鉴定应由当事人向办案的交警机关提出书面申请,由办案机关依法审查决定并予以安排。申请人应向鉴定评残机构提交县级以上医院的诊断。
【法律分析】
一般个人伤残鉴定程序如下:
1、损伤程度鉴定即轻伤、重伤、轻微伤鉴定或称伤情鉴定;
2、伤残程度鉴定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意外伤害伤残、打架斗殴伤残;
3、因果关系鉴定指损伤与疾病的关系鉴定;
4、医疗纠纷司法鉴定医疗行为中是否存在过错,若有,与患者死亡或残疾之间的关系;
5、保险理赔鉴定是否意外伤残、重大疾病、全残、失能达到保险理赔规定;
6、影像学资料的同一认定所提供X光片、CT等资料是否为同一人;
7、损伤后误工时间的审查损伤后休息时间长短的合理性判断;
8、护理依赖程度鉴定、医疗依赖程度鉴定损伤致残后对护理及医疗的依赖情况判断;
9、致伤物推断或损伤机理分析从损伤形态推测致伤物或分析损伤形成机理。职工发生工伤事故,相关单位负责在24小时内向人事处填报职工受伤事故报告表,介绍受伤职工去指定医疗机构作病情鉴定后报处务会研究。必要时,拟定函件职工伤残鉴定及相关材料,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根据鉴定结果,依据相关政策办理相关事宜。处理结果报处长。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三、如何鉴定意外伤残
意外伤残鉴定首先需要确定鉴定机构,然后是委托鉴定,因鉴定机构一般不接受个人委托,如果在事故处理阶段可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委托;如果在人民法院诉讼阶段可由人民法院委托鉴定;如果委托律师代理赔偿的也可以由律师所在律师事务所委托;双方调解的还可由车辆承保的保险公司委托。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三条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四、个人如何申请伤残鉴定
个人申请伤残鉴定的流程如下:
1、申请工伤认定;
2、治疗结束伤情稳定后,可以依法向市劳动保障局指定的劳动能力鉴定服务机构递交书面申请,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3、在市劳动保障局指定的劳动能力鉴定服务机构登记后由服务机构盖服务机构的骑缝章。
伤残鉴定是指伤后伤残程度鉴定。伤残鉴定的范围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意外伤害伤残、打架斗殴伤残。一般由司法部门(比如交警队、派出所、法院)根据医院提供的相关入院记录或委托伤残鉴定机构做相应的残疾鉴定。伤残鉴定与刑事案件中的伤情鉴定在诸多方面存在显著不同。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
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五、意外伤可不可以鉴定伤残?
自己以外造成的伤残,可以自行找有自己的机构进行鉴定,但是该鉴定结果并不能作为赔偿的依据,也可以向当地司法机构申请司法鉴定,司法鉴定结果可作为要求赔偿的依据。
申办材料:
1、申请表;
2、身份证、专业技术职称、行业执业资格、学历、符合特殊行业要求的相关资格、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经历、专业技术水平评价及业务成果等证明材料;
3、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办理程序:个人申请从事司法鉴定业务,应当由拟执业的司法鉴定机构向司法行政机关提交相关材料:个人兼#职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的,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并提供所在单位同意其兼职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的书面意见。经审核符合条件的,省级司法行政机关作出准予执业的决定,颁发《司法鉴定人执业证》;不符合条件的,作出不予登记的决定,书面通知其所在司法鉴定机构并说明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