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轨对离婚有什么影响

导读:
一、法律对于出轨的规定
我国目前的法律中,并没有“出轨”二字的概念。
从《民法典》和《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一》中,对于出轨,法律有明确规定的是“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过错”,法律认为这种情形下的“出轨”才足以对是否能判决离婚、离婚时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产生影响。
二、法院对于出轨的态度
基于法律规定和实践生活以及司法资源等现状,法院对于出轨的态度是,如果夫妻一方出轨达到了“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过错”的程度,那么法院将基于法律对应的在是否离婚、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上进行处理。
换言之,法院并不会对当事人本人的道德问题作出明确评价,出轨不会导致“净身出户”。
“出轨”的法律评价结果与社会道德评价结果,差距比较大,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女性受到伤害时选择用道德谴责而不是法律方式维权。
三、出轨对离婚产生的影响
出轨根据严重程度不同,被分为“违反忠实义务”、“嫖娼恶习”、“一般过错”、“婚内与他人同居”、“犯重婚罪”等。
1. 如果只是偶发性出轨、精神出轨,一般被归为“违反忠实义务”。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违反忠实义务并不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如果出轨方表示愿意改正,法院甚至可能不会判双方离婚。
在结合对方是女方、且对方争夺到了孩子抚养权,三种情形叠加下,法院可能综合考虑保护子女、女方的弱势群体,适当在分割财产时予以倾斜。
比如夫妻双方只有一套房产,或者有两套房产但是一大一小,离婚时夫妻双方都想要房愿意给对方房价补偿,此时法院可能倾向于将唯一房产或比较大的房产判归女方。
2. “嫖娼”频繁多次,被警方行政处罚过,可能会构成《民法典》1079条规定的“恶习”。
一方存在恶习,另一方起诉离婚,法院依法应该判决双方离婚。
针对子女,有嫖娼恶习一方很难争取到孩子抚养权,同时另一方可以在离婚时要求嫖娼一方支付精神损失赔偿。
3. “一般过错”是一种集合性概念,主要是对方已经有了稳定出轨对象但没有稳定同居、重婚的程度。
构成过错,那么无过错方争取子女抚养权的可能性会增加,同时要求过错方少分财产、支付精神损失赔偿。此时精神赔偿的数额不会特别高。
4. “与他人同居”一般是过错方的出轨行为严重到与他人建立了稳定的同居关系,日常起居都在一起。
这时无过错方除了多分财产,还可以要求对方支付高额的精神损失赔偿、家务补偿等。
5. 重婚罪则在《刑法》规定范畴,指未离婚与他人建立婚姻关系。
主要表现为没有离婚但与他人领取了结婚证、办了酒席婚礼、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等等,触犯刑法,对方将有可能被处以一到三年的有期徒刑。
出轨在离婚诉讼中的影响!
一、起诉可能快速离婚
在过错方不同意离婚的情况下,如果出轨方达到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的程度,属于法定感情破裂的情形,第一次起诉离婚就可以判离。
关联法条指路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第三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二、过错方在抚养权争取上会减分
对孩子成长不利的因素都可能影响孩子抚养费的归属,出轨行为普遍会被认为对孩子道德品质塑造不利,所以或多或少会减分。
关联法条指路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三、可以向出轨方主张损害赔偿
如果出轨方达到重婚、与他人同居或其他严重情节,无过错方可以主张损害赔偿。
关联法条指路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二)与他人同居;(三)实施家庭暴力;(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四、过错方财产分割可能需要少分
如出轨情节被法院认定属婚姻关系存续中存在严重过错,财产分割比例会适当倾斜照顾无过错方。
关联法条指路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