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一次补缴15年社保新规_2021年社保新规一次性补缴15年

导读:
可以一次性交完最好,为什么呢?每月交很麻烦,没钱的农民不想交,城市的人尤其年轻人更是嫌麻烦或者忘交了,这种人大有人在,所以就有很多一部分人想不起来交,最后即使想起来,也就不管了。一次性交清省去每月跑路的麻烦。因此一次性交清可以利用很多人没有交社保的钱,取之于人民用之于人民,利国利民。
在网上看到了一个信息,现在不满15年交费的是不能补的,但是可以累计缴纳15年算数啊。
网上讲的没有用,要到各省市民中心问一下,就知道,星期六上班有人社保办。
对于现在来说,通过一次性补缴实现社保累计缴纳年限满15年,确实很难实现的,唯一最有效地方法就是继续缴纳,直至缴纳满15年才可以。
交缴社保不外乎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那他需要符合以下2个条件,缺一不可。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也就是男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这其中要是以灵活就业形式参保的女性,退休年龄可能要在55周岁了,不过各地区的政策也不一样,具体的还要根据当地政策。
所以说对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社保累计缴费不足15年,是无法通过一次性补缴实现交满15年,办理退休手续的。
对于现在来说只有两个方法可以解决
01 延长缴纳年限
也就我们常说的延迟退休。
对于社保累计缴纳年限不足15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延长缴纳年限至15年,再办理退休手续。但如果延长5年缴费年限仍不满足15年的要求,这个时候就可以选择一次补缴剩余年限。
02 转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大家是不是觉得缴纳年限不满足15年,又办不了退休,这个钱是不就白交了呢?
像这种情况,其实可以办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清退,转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然后按城乡居民的相关规定进行补缴社保,然后以领取养老金。只不过这个待遇相比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相对低一些,另外这个保险有一点好,在达到60周岁时,可以一次性补缴。
总而言之,社保累计缴纳年限不满15年,其实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也不必过于担心,总有办法能解决的。
也就是说你延迟一年,那么就可以逐年交纳一年的养老保险,以此类推,当你的累计缴费年限达到15周年的时候,才可以正常的办理退休享受养老金的待遇,当然这种方式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因为你还可以选择将自己的职工养老保险转移成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然后就可以一次性补缴,完成15年的费用直接来办理退休享受居民养老金的待遇。
那么居民养老金的待遇整体上来讲,比起职工养老金的待遇要低了不少,所以说不建议这样做,我们还是选择延迟退休的方式是比较合适的,而且在延迟5年以后,如果说你的累计缴费年限依然不能够满足15年的交费,那么这种情况下,根据社会保险法的相关规定,是允许一次性补缴完成15年的费用,可以直接办理退休享受养老金的待遇。
养老保险不可以一次性补缴
根据2016年人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管理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132号),明确各地不得采取违反国家规定采取一次性缴费的方式,将超过退休年龄等不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不得以事后追补缴费的方式增加缴费年限。
到达退休年龄,养老保险不满15年怎么办?
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养老保险累计缴费不满15年的,一般有两种选择。
一是继续缴费至满15年为止。当然这种方式并不合适,毕竟晚退休一年就少领一年养老金,而且还要继续缴费,负担重。
对于2011年7月1日社会保险法实施前已经建立个人账户的参保人员,可以在继续缴费60个月以后,一次性补齐15年。这是社会保险法实施以前的退休缴费政策,暂时还予以保留。
二是转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到达60岁时候可以一次性补齐15年,然后办理退休手续。因此,属于国家的保底方案。
但是,居民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待遇低,一般只有每月100~170元左右,而且过去缴纳的职工养老保险的统筹账户部分就全部作废了,也非常亏本。
一般来讲,如果社保缴费已经七八年以上了,还是建议缴纳职工养老保险继续下去,毕竟职工养老保险待遇高,每年也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而增加,是非常划算的。
如果是家里实在负担不起,或者说社保缴费只有几年,那么可以转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到60岁一次性补齐退休算了。
这个到劳动局社保中心自己去问,不要到处打听。除非你不是非常想补。打听到不专业的会走弯路。
2020年社保缴不满15年,有什么办法可解决吗?能否一次性补缴?在目前的政策环境下,要想一次性补缴是非常难的,从解决办法来看也是非常难办的,唯一的途径就是继续缴费,直到缴费至满15年为止。
2016年,国家人社部132号文件明确规定,灵活就业人员不能以补缴的方式来增加缴费年限,所以你在2020年如果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社保缴不满15年,这是无法按时办理退休的。按照目前的退休政策,必须是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养老保险缴费达到15年,这两个条件必须是同时达到才能按时办理退休。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究竟该怎么办呢?
一是继续缴费至满15年。如果你缴费年限已经达到10年以上,那继续缴费是最佳选择,差五年缴费年限,就意味需要延迟五年退休,这也会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如果缴费年限所差年限超过5年以上的,可以查看自己参保年限是不是在2011年7月1日之前,如果是在2011年7月1日之前开始参保的,在继续缴费五年之后,余下的缴费年限可以一次性补缴。从2011年到2020年,也就是10年左右的时间,你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2011年之前参保的。
二是看中间是否有断缴的年限。按照目前部分地方的规定,虽然往后往前不能补缴,对于中间断缴部分是允许补缴的。比如说是在2011年参保,缴费到2015年,从2015年开始断保,但是在2018年开始继续缴费,那么2015年到2018年之间这三年就属于中间断保,中间断保这三年是可以补缴的,如果将中间断缴的部分补缴以后,就有可能在2020年达到规定的缴费年限,或者是虽然达不到规定的缴费年限,但是所差的缴费年限可以减少了几年,这样延迟退休的年限就可以缩减,这对自己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三是转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如果本人不愿意继续缴费,不想延迟办理退休,最好的办法就是转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因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于已经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是可以一次性补缴的。通过一次性补缴累计缴费年限达到15年以后,可以按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规定办理养老金的领取手续。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计算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个人账户资金合并计算。在养老金计算时,实行分段计算的办法,即缴纳职工养老保险的年限,按照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办法计算,补缴的居民养老保险部分,按照居民养老保险的办法计算,综合起来就是每月应发的养老金,实际上本人并不吃亏。
如果你自己到达2020年满足法定的退休年龄,但由于累积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不足15年,那么也是不能够办理退休的,我们可以选择延迟退休,因为延迟退休的目的就是进行逐年交费,当自己的累计缴费年限达到15年以后,才可以正常的办理退休享受养老金的待遇。如果说你不愿意选择延迟退休,那么可以将自己的职工养老保险转移成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可以一次性补交15年的费用。
但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终获得养老金的待遇,比起我们职工养老保险所获得养老金的待遇要低了很多,所以说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合适的,尽量还是选择延迟退休的方式,最终获取职工养老金的待遇,因为确实职工养老金的待遇,比起我们居民养老金的待遇,要高出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