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责任事故罪责任如何认定

姚平婚姻家事律师 2023.05.0910人收看
导读:
重大责任事故罪责任如何认定?司法实践中,重大责任事故的责任认定一直是争议最大的问题。例如无事故调查报告能否定案,调查报告中直接、间接责任人员追责范围如何确定,事故的主、次责任如何区分等。

    重大责任事故罪责任如何认定?

    司法实践中,重大责任事故的责任认定一直是争议最大的问题。例如无事故调查报告能否定案,调查报告中直接、间接责任人员追责范围如何确定,事故的主、次责任如何区分等。

    重大责任事故罪概念

    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由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认定标准

    怎么认定重大责任事故罪

    1、客体要件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对象是人身和财产。

    2、客观要件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行为是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这里的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是指违反有关生产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因此,这种有关安全生产规定包括以下三种情形:

    (1)国家颁布的各种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2)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上级管理机关制定的反映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工艺技术、生产操作、技术监督、劳动保护、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规程、规则、章程、条例、办法和制度;(3)虽无明文规定,但反映生产、科研、设计、施工的安全操作客观规律和要求,在实践中为职工所公认的行之有效的操作习惯和惯例等。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结果是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

    3、主体要件

    一般主体,但是要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其主体必须是从事某项“业务”的人,主体特征仍然是客观存在的。《刑法修正案(六)》中“在生产、作业中”的界定性表述,正是对主体身份的明确要求。

    4、主观要件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罪过形式是过失。这里的过失,是指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状态。

    《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 【重大责任事故罪】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1、认定重大责任事故罪,首先要认定何谓重大责任事故。根据1989年11月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侵犯公民民主权利、人身权利和渎职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结果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形:

    (1)致人死亡1人以上的;

    (2)致人重伤3人以上的;

    (3)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以上的,或者经济损失虽不足规定数额,但情节严重,使生产、工作受到重大损害的。

    2、认定重大责任事故罪,需要认定该罪的主体,即从事某项业务的人。从刑法的意义上讲,“在生产、作业中”本身就是指从事一种“业务”过程中,这种“业务”一般包括三层含义:

    (1)必须是基于社会生活上的地位的事务。即是社会分工的结果,而不是自然的日常行动;(2)必须具有反复性、持续性。而这种反复性和持续性是指性质上的反复,而不是单纯的行为人行为上的反复;(3)必须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即存在对人的生命、身体造成侵害的危险。

    根据《刑法》中的规定,一般认定犯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的话,那么将在3-7年有期徒刑之间追究刑事责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