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和老赖是一样吗

姚平婚姻家事律师 2023.05.222人收看
导读:
只有当“被执行人“抗拒执行时,情节严重的,法院会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老赖“)。如果被执行人配合法院完成了还款义务,则不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老赖“。

失信人就是“老赖”吗?

1.“老赖”的定义

从法律层面讲,在民间借贷中,债务人有还款能力却拒不还钱,甚至在债权人胜诉并申请强制执行后,仍拒绝偿还债务,这些债务人就可以被定义为“老赖”。

2.失信人和“老赖“ 的区别

而在生活中,我们通常讲的“借钱不还的人“,指的是没有诚信的人(失信人),他们往往只是道德底线低,没有受到过法律的制裁。只有通过诉讼,使其成为被执行人,法院才能依法对其进行制裁。

而“老赖“则是指:在失信人成为被执行人以后,依旧抗拒执行,不配合法院履行其还款的义务,此时其就被定义为”失信被执行人“(也就是”老赖“)。

3.被执行人不是“老赖”

被执行人,是指在民间借贷诉讼中,债务人一方败诉后,法院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履行赔偿义务,超过规定时间仍未还款,法院对其实施强制执行,此时的债务人就是被强制执行的被执行人。

只有当“被执行人“抗拒执行时,情节严重的,法院会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老赖“)。如果被执行人配合法院完成了还款义务,则不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老赖“。

 

失信人、被执行人和“老赖”三者有什么区别?

失信人指的是背约、不守信用的人,行为属于道德范畴规范,不涉及法律约束。但也有一些人把失信人当成失信被执行人,等同于“老赖”,这种说法有失偏颇。

“老赖”,又称失信被执行人,专指欠了别人钱迟迟不还的人,国家执法机构也无法对其实施有效措施,即使债权人胜诉也无法获得还款的人。

二者区别在于失信属于道德上的不守信用,“老赖”是专指经过法律申诉也迟迟不还钱的人。

法律意义上的“老赖”,一般是指在民商领域中的一类债务人,其拥有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在被债权人申诉、强制执行后,基于某些原因拒不偿还全部或部分债务,有故意拖延履行债务的恶意,情节严重者还会造成刑事拘留。

从某种意义上说,“老赖”不但是指某一类社会群体,而且可以说是经济快速发展中社会转型阶段的一种社会现象。

 

失信人和“老赖”的区别

失信人和“老赖“ 的区别

而在生活中,我们通常讲的“借钱不还的人“,指的是没有诚信的人(失信人),他们往往只是道德底线低,没有受到过法律的制裁。只有通过诉讼,使其成为被执行人,法院才能依法对其进行制裁。

而“老赖“则是指:在失信人成为被执行人以后,依旧抗拒执行,不配合法院履行其还款的义务,此时其就被定义为”失信被执行人“(也就是”老赖“)。

被执行人不是“老赖”

被执行人,是指在民间借贷诉讼中,债务人一方败诉后,法院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履行赔偿义务,超过规定时间仍未还款,法院对其实施强制执行,此时的债务人就是被强制执行的被执行人。

只有当“被执行人“抗拒执行时,情节严重的,法院会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老赖“)。如果被执行人配合法院完成了还款义务,则不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老赖“。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