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签劳动合同一告一个准吗

姚平婚姻家事律师 2023.05.2374人收看
导读:
不签劳动合同,是否一告一个准?针对这个问题,我国《劳动合同法》当中已经明确地规定了,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因为只有与劳动者签订了劳动合同,才能够证明双方之间是存在劳动关系的,如果不签订劳动合同,其行为是违法的。

    没签劳动合同一告一个准吗

    不签劳动合同,是否一告一个准?针对这个问题,我国《劳动合同法》当中已经明确地规定了,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因为只有与劳动者签订了劳动合同,才能够证明双方之间是存在劳动关系的,如果不签订劳动合同,其行为是违法的。

    我国法律要求用人单位应该在劳动关系成立之日起(劳动者到岗参与工作)的30日内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就岗位、工作地点、工作时制、合同期限、工资待遇等作出明确规定,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签订合同的将以2倍工资支付劳动者报酬;超过一年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视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如果是由单位不签劳动合同引发的劳动纠纷,劳动者作为弱势群体该如何维权呢?也就是说,劳动者要怎样来证明劳动关系确实存在?根据我国2018《劳动法》的规定:

    这3类证明只要你拿到了,就是对不法企业一告一个准!

    1、公章

    带有劳动者本人姓名的单位盖章文件是最能够证明劳动关系的,比如说公告文件、指示传达文件、收入证明、请假条、甚至是工作证等,只要有劳动者的姓名或者照片,然后又有单位公章的,就能成为有力证据。

    2、电子证物

    现在网络技术发达,很多工作都是通过网络来开展,而网络上容易留下痕迹,因此这一类证据是很好收集的,比如电话录音、单位内部办公群、单位每个月发工资来的银行转账记录等,都可以成为证据。

    3、证人

    能够请到单位里有劳动合同的同事出庭作证的话,就是最好的证据;但是几个同因未签劳动合同上诉的劳动者之间不能以同事身份相互佐证。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应当怎样维权?

    劳动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涉及千家万户,关乎社会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在出现劳动纠纷时,更容易明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权利义务,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对于单位不给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行为,劳动者可以向劳动部门投诉要求企业补缴社会保险费。劳动者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当积极与相关单位进行沟通,及时主张合法权益,避免因为仲裁时效问题导致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法律支持。

    【案例分析】

    小何于2017年9月入职,一直在被告公司工作,服从公司的管理,领取公司发放的报酬,双方虽未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但双方已建立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三款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小何从2017年9月入职后未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视为小何自2018年9月起与公司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小何要求公司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33660元的诉求,仲裁时效应自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中间未发生仲裁时效中断、中止情况,故小何请求判令公司支付未签合同的二倍工资的主张已过仲裁时效,法院不予支持。

    法院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因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本案中,公司确实存在未给小何缴纳社会保险的情形,小何作为劳动者单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符合法律规定,且公司应支付其经济补偿金。关于经济补偿金的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本案中,小何自2017年9月到该公司工作,双方于2022年1月解除劳动合同,法院依法判令被告公司支付原告小何4.5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13770元。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