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工什么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导读:
在工作当中,有些员工很“任性”直接旷工,那怎样就算旷工呢?旷工的话,单位能否将其开除呢?旷工几天才能解雇呢?
旷工的几种情形
工作中,旷工就是除有不可抗拒的因素影响,职工无法履行请假手续情况外,职工不按规定履行请假手续,又不按时出勤。通常是指无正当理由缺勤行为,一般包括以下情形:
1、未履行请假手续或请假未获批准而擅自离开工作岗位的;
2、请假期满,不续假或续假未获批准而逾期不归;
3、不服从工作安排,不按时到安排的工作岗位工作的。
旷工是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容忍的,因为企业支付劳动报酬,购买的是员工的全勤劳动,员工无故缺勤,违反了企业的劳动纪律,还可能给企业带来损害。
劳动法对旷工的处罚
《劳动法》中并没对旷工处罚的具体标准,由用人单位在依法制定规章制度中规定处罚办法。如因旷工造成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用人单位可以要求赔偿。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6条指出: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旷工工资怎么算?
法律明文规定了工资的计算方式,如果员工旷工不来工作,只能扣除其旷工那几天的工资,不能扣除全部工资或双倍工资。
也就是说,劳动者付出了劳动则应当计算其工作时间的工资。
此外,用人单位在统计旷工天数时应扣除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
旷工多少天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在《劳动法》中没有规定旷工多少天就会解除劳动合同,一般情况下旷工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是在公司的规章制度里写明的,那么旷工的天数也是会由公司自行根据情况来制定的。如果单位没有员工手册规定旷工几天是严重违反单位制度,只是口头告诉职工也是无效的行为。
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且不属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形式。因此,公司可以将旷工的性质明确化、制度化。如定义连续旷工3天,一月之内旷工5天及以上为严重,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过去职工奖惩条例明确规定,连续旷工15天,累计旷工30天的,就可以开除,现在这个规定已经废止,改按照劳动法规定执行,劳动法没有规定多少天可以开除,只规定了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就可以解除合同,因此,应该按照企业规章制度执行。
在实际操作中,通行的标准是以旷工3天作为可解雇的尺度。只要用人单位在规章制度中规定员工连续旷3天可解雇,且该规章制度经过民主程序制定并已告知员工,法院基本上会支持。
因旷工解除劳动关系,建议这么做
第一步:先固定员工缺勤的证据
1、向员工表达关心,也是公司的管理义务,了解员工缺勤的真实理由;若因客观原因导致无法提交休假申请的(比如此次疫情被隔离等),不得按照旷工的流程处理;
2、比如无任何打卡记录、联系不上员工、微信短信等一直未回复的书面记录等等;
3、以便将来作为员工旷工的事实依据。
第二步:再自查内部规章制度
1、劳动合同、员工手册等员工签收的书面记录;
2、上述规章制度内具体有无旷工的定义和相应的处罚规定;
3、规章制度有无民主程序,比如工会记录,职工代表大会记录等。
第三步:先向员工发送返岗通知
1、一方面尽到单位的管理和提醒义务,不能将单位和员工的关系简单粗暴的理解为提供劳动和发放报酬的关系;用人单位需要对员工尽到关怀的义务;
2、另一方面也是程序上的要求,如何证明单位尽到管理义务?就靠返岗通知;
3、内容主要为:描述缺勤事实+要求员工做出合理解释+明确违纪后果+希望以后遵纪守法;
4、并强调此次返岗通知同时视为公司给与的一次书面警告;
5、确保送达,通过邮政快递,并在封面上写明“返岗通知书-员工姓名”,发件人更要写明公司名称以及发送的时间等信息。
第四步:再向员工发送警告信
1、前提:在成功送达后,员工仍置若罔闻,未给到合理解释,未准时报到上班;
2、保守起见起码给到员工送达两份警告信性质的文件,方可后续做解除,表明公司尽到了管理和提醒义务。
第五步:最后向员工发送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
1、前提:在两份警告信成功送达后,员工仍置若罔闻,未给到合理解释,未准时报到上班;
2、公司内部流程:征得工会的同意。否则程序违法也是违法解除,得不偿失;
3、送达要求同上步骤三中的强调;
4、在解除劳动关系后的15日内为员工出具离职证明,善始善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