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合伙人共同经营的协议书_怎么找合伙人

导读:
第一估值:公司目前值多少钱?包括未来预期。第二、看入股人员购买的估价,可以购买多少?
第三、入股人都投入什么?都是可以估值的。
第四、谈好退股的情况。什么情况可以退?违背那些不能退。
如何分配股权都要保证控制权
新的合伙人在公司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如果说所有的股东都同意新的合伙人进来,那么我们就要分析一下新的合伙人,有什么样的能力能给公司带来什么?我们通常把合伙人分为5种,比如说资金型,资源型,管理型,技术型,以及战略顾问型。每种股东的进入和考核方式以及退出方式都是不一样的。资金型股东溢价进入,资源型股东量化进入,管理型股东全职进入,技术型股东考核进入,顾问型股东拿结果进入。每一种类型的股东在公司的股权分配中所占的比例是不同的。对于常见的资金股东,建议不要超过20%。对于复合型股东可以根据他的能力和投入,来确定具体的持股份额。比如如果合伙人有资源,那么我们通常建议资源型股东不超过10%,这一点是单单针对资源这方面说的。
新的合伙人的能力和人品是否完全了解?
这是引进新的合伙人,一个很大的风险。那么如何来杜绝这种风险呢?我们可以采取股份分期成熟的方法。比如说总共我们要给他20%的股份。但是需要他在公司4年才可以完成相应的股份注册。每年成熟5%。如果能力不够,第1年之后就走了,那么剩余的15%我们还拿在手里。
未来是否有更多的合伙人进来?
因为公司的发展是在不断变化的,可能目前这个阶段你需要引入这样的合伙人,未来你还需要引入其他的合伙人,那就需要提前做好股权的布局。在引进合伙人分股份分钱的同时要把握好控制权,而新的股东进入股份的获得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增资扩股,一种是股权转让。目前采用比较多的话,都是增资扩股这种方式。
不管哪种方式进入都涉及到一个股权定价的问题。换句话说也就是公司估值的问题。比如说你公司原来注册资本是100万,盈利是100万。现在有人投入20万,你会给他20%的股份吗,肯定不会的。这时你可能觉得公司估值在500万甚至更多。你这时使用持股平台的方式,通常是成立有限合伙企业,操作方便而且能够拿到更大的控制权。
所以股权分配是一个全盘的系统的动态的设计,不是一个简单动态的数字游戏。如果有更多问题可以私信交流。
首先新股东加入需要原股东人头过半同意,
第二新股东入股后各股东持股比例是按照约定(一般是章程),不一定非按照出资金额(因为之前的股东已经产生经营收益、商誉等)
完美回答 力橙财经
基于创业公司很大的“人合”属性,外部人员加入团队,最重要的不是股权分配,而是与原有团队的融合。
公司在初创团队的努力下,最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后续加入的合伙人,如果不能以其独特的资源或者能力证明自己,很容易让创始团队有“摘果子”的嫌疑。协调处理不好关系,冲突在所难免,与引入合伙人的初衷背道而驰。
对于新的合伙人,建议以“期权”的方式做激励,实现某种条件(业绩、或者至少是在公司工作一定年限后),作为行权条件,才能获得真正的股权,否则大家好聚好散。
对于股权比例,不建议一次性给予全部的股权激励,还是分批次批为佳,每次给予的股权激励以5%为参考,最后非创始团队成员总的持股比例不宜高于10%。
当然了,具体的股权比例因人而异、因公司而异,需要视公司的具体情况而定,包括公司估值、创始团队持股情况、新成员薪酬和股权的平衡等等。
第一大股东转让给他股份,还有一个增资扩股,都行,大股东转让比较简单,钱打给大股东,增资扩股打给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