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信罪不知情判多久?

导读:
帮信罪不知情不获利能无罪吗?
不知情没获利不会构成帮信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的行为,因此若行为人对他人的犯罪行为不知情而提供帮助的不构成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涉嫌帮信罪被抓,但事先不知情能不能免责?
首先,我国刑法明确规定,只有主观明知上线实施了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客观上实施了帮助犯罪行为,才能构成帮信罪。
反之,如果你实施了帮助行为,但对上线的犯罪行为不明知,则不能构成帮信罪。
但是,注意了!找各种理由辩解“事先我不知情”“我不知道把银行卡、电话卡借给别人是犯罪”,是不是就能脱罪呢?
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1)如何界定
是否明知不是看你口头怎么说的,办案人员会参考一般人的认知水平和你的认知能力,你是否履行了管理职责、是否逃避监管或者规避调查等情况综合判断。
(2)明知的认定
现在正是帮信罪的严打期,不管你知不知道他拿你的卡来干嘛,很多时候,只要你的卡是有偿借给别人使用的,办案人员就会说你明知了,没得商量。
(3)权益无从维护
很多人确实属于不明知,但是遭到了诱供或逼供,就作出了明知的供述。
比如,对方说“再不承认,让法院多给你判几年”、“说了马上就给你办取保候审,就可以走了,问题不大的,你这个你要是不说,我也下不了班陪你在这里耗着,互相体谅下”等等。
许多人被这么一忽悠,就做出了与事实不符的供述。
尽管在实践中,“明知”的认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明知”确实是成功辩护的关键要点。
除了“明知”之辩,律师还可以通过金额的认定是否有瑕疵、是否有实物证据、上游犯罪是否成立等等角度切入,来为当事人争取不起诉不留案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不幸卷入帮信罪,一定要尽早请专业刑事律师介入,切莫因为取保候审成功就忽视了罪名的严重性,而错过最佳辩护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