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事故责任划分

姚平婚姻家事律师 2023.06.07154人收看
导读:
2、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二次事故致人死亡责任二次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责任由侵权人承担,首先需要确定死亡的原因,若死者两次事故之中身体都受到了创伤,首先需要由交警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以此来确定死者离世的原因,此时一般就可以确定各方侵权责任的大小,一旦确定之后,由责任方承担相应责任即可,若是无法确认,那么两次交通事故的驾驶员可能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二次交通事故是指在原有交通事故的基础上,由于自然不可抗力、救援方疏忽、事故当事人或事故勘察人员的错误操作引起的交通事故。

二次交通事故这样认定责任:

1、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2、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3、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二次事故致人死亡责任

二次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责任由侵权人承担,首先需要确定死亡的原因,若死者两次事故之中身体都受到了创伤,首先需要由交警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以此来确定死者离世的原因,此时一般就可以确定各方侵权责任的大小,一旦确定之后,由责任方承担相应责任即可,若是无法确认,那么两次交通事故的驾驶员可能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交通事故二次碰撞的责任划分方式

从因果关系的角度分析,交通事故二次碰撞属于典型的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进而言之,根据数人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关系形式,属于侵权责任法第十二条所指代的竞合(累积)因果关系范畴。

首先,竞合侵权行为致人损害难以确定责任大小应平均承担责任。侵权责任法第十二条规定,“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能够确定责任大小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赔偿责任。”难以确定责任大小,是指虽然损害原因、损害后果明确,但当事人的过错程度和原因力比例无法查证。故法律推定各侵权行为人负同等过错及原因力,平均承担赔偿责任。本案中,交通事故证明“无法确切区分两次碰撞的致死参与度,即其死亡是由两次碰撞共同作用所致”,无交通事故认定书。因此,在难以确认两次碰撞中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与原因力比例的情况下,判定两次碰撞各自承担50%的责任。

其次,依据两次碰撞阶段中双方当事人的过错程度承担按份责任。侵权责任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

发生交通事故后,如何有效防范“二次事故”呢?

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

发生交通事故后,驾驶人应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夜间还应开启示廓灯和后尾灯。

放置警告标志

高速公路上,要在来车方向150米外(夜间、雨雪雾等恶劣天气应加大到200米)放置三角警告牌以警示后方来车。城市道路上要在来车方向50米处放置三角警告牌。放置警告牌时,驾驶人应在护栏外面向来车方向行走,以便观察后方来车情况。

撤离至安全地带

发生事故后,车辆仍然可以移动的,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拍照或者标划事故现场位置等形式固定证据,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方,人员撤离到路外安全地点并报警。如果车辆不能移动,所有驾乘人员应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再拨打电话报警,千万不要在行车道内逗留或待在车内。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