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弃罪需要什么证据

姚平婚姻家事律师 2023.06.153人收看
导读:
遗弃罪是指犯罪嫌疑人故意弃置他人,致使被弃置人身受危险或者财物遭受损失,构成犯罪的行为。需要的证据包括物证、证人证言和认罪认罚供述等。

遗弃罪是指当事人故意弃置他人或与其有赡养、抚养、看护、管制等法定关系的人,致使被弃置人身受危险或者财物遭受损失的情形,构成犯罪的行为。在对遗弃罪案件进行审判时,需要有充分的证据支持对犯罪嫌疑人的指控和判决。本文将重点阐述遗弃罪需要什么样的证据。

遗弃罪物证

物证是指在犯罪现场或与犯罪有关的地点、人身上或其自行留下的物品、记录等可以证明犯罪事实的物证。对于遗弃罪,物证可以包括弃置人的身体伤害、出现在现场的车辆、物品等。比如,一名家长将年幼的孩子丢在人迹罕至的山林中,打电话告知家人孩子的位置后离开,经过几天搜索后才找到孩子时,孩子早已被饿死。此时孩子的尸体、家长留下的留言、家长的手机和车辆轨迹等都可以作为物证提供给法院。

遗弃罪证人证言

证人证言是指目睹犯罪发生的人或者从事保管、出租、维修、修理等活动的人等,能够证明犯罪事实和嫌疑人的证据材料。对于遗弃罪,证人证言可以包括目击者的证言、家庭成员的证言、当事人的证言等。比如,当事人因其他原因接受警方询问时,提及曾经遗弃一名幼儿,经过调查后证实其说辞,此时其证言可以作为证人证言提供给法院。

遗弃罪认罪认罚供述

认罪认罚供述是指犯罪嫌疑人对其犯罪行为的认识和认定,并同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处罚意见。对于遗弃罪,认罪认罚供述可以包括犯罪嫌疑人在调查、审讯、审理程序中对犯罪事实的供述、反省和道歉,以及具体的赔偿和补救措施。比如,犯罪嫌疑人在接受警方审讯时坦承自己曾经将一名被他人抛弃的弃婴带回家中,但后来将其又抛弃在野外,可以作为其认罪认罚供述提供给法院。

以上三种证据是判定遗弃罪犯罪嫌疑人的主要证据。值得注意的是,在遗弃罪案件的审判中,如果单一证据不足以证明犯罪嫌疑人的有罪,综合证据应用是非常重要的手段。此外,法律规定,对于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遗弃,其犯罪嫌疑人将面临更加严苛的判罚。

总之,遗弃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需要充分的证据来证明犯罪嫌疑人的有罪。因此在有关案件的证据收集和提供过程中,相关当事人需要与执法机关积极合作,积极提供证据材料,以保障公正审判的实现。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