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饰隐瞒犯罪所得量刑标准

导读:
近年来,一些犯罪分子采取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手段,使得量刑变得复杂,更容易引起社会的不满。为此,法律规定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量刑标准,以保障刑罚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对量刑的影响
犯罪人在实施犯罪时,可能会采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手段,使得犯罪所得难以被追回或评估。这种行为不仅使得犯罪的危害更加严重,也严重影响了刑罚的量刑。在评估犯罪所得时,如果隐匿所得、对财产进行毁损等掩饰手段,评估难度将大大增加,这势必导致刑罚的重心转向事实难以查明的方向。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量刑标准
为了解决掩饰隐瞒行为对刑罚量刑的影响,法律规定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量刑标准。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犯罪人使用掩饰隐瞒手段的,应当从重处罚。同时,根据所掩饰隐瞒的犯罪事实的情节严重程度,量刑标准也会有所变化。
- 对所得财物进行毁损或隐匿的,从重处罚;
- 对所得财物进行损坏或销毁的,从重处罚;
- 对收益的来源瞒报或歪曲的,一般从重处罚;
- 对收益来源进行虚构或编造的,从重处罚;
- 对所得收益用于敛财或者非法犯罪活动的,从重处罚。
【中国法院网案例】掩饰、隐瞒犯罪所得 男子获有期徒刑十个月近日,湖南省岳阳市屈原管理区人民法院审理一起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被告人杨某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二万元。
2012年至2014年期间,杨某在明知是赃物的情况下,先后从刘某(已判决)处购买盗窃车辆4台,后将部分车辆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进行转卖。经鉴定,价值共计14.631万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杨某明知是犯罪所得而予以收购,其行为已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告人杨某自动到案后,能够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系自首,依法可以从轻处罚。被告人杨某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依法可以对其从宽处理。故法院作出上述判决。
法官提醒,近年来,掩饰、隐藏犯罪所得收益的现象频发,相关案件呈不断上升趋势。有些东西不是你想买就能买,有些底线不是你想碰就能碰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终将受到法律的惩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隐匿所得、对财产进行毁损等掩饰行为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犯罪量刑的公正性和合理性,但寻找规范标准也许能够缓解问题的存在。了解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量刑标准,大家维护犯罪的公正法律环境意义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