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债权人撤销权?

姚平婚姻家事律师 2023.06.21861人收看
导读:
债权人的撤销权是对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正确行使撤销权需要根据具体案件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同时,也要充分理解法律规定,以便按照规定行使自己的合法权益。

债权人的撤销权是对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正确行使撤销权需要根据具体案件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同时,也要充分理解法律规定,以便按照规定行使自己的合法权益。

债权人撤销权制度能够有效保全债务人的责任财产,是法律赋予债权人保障自己债权能够实现的武器。但需要注意的是,债权人撤销权只能以提起诉讼的方式行使,且行使的范围要以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数额为限。

什么是债权人撤销权?

债权人撤销权是指债权人在一定条件下,撤销债务人所作的法律行为并恢复原状的权利。这种权利对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和维护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债权人撤销权的适用条件

根据我国《民法典》相关规定,债权人可以行使撤销权的条件为:当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法律行为是虚假的、错误的、采取欺诈手段的或者是以不正当的方法达成的情况下,债权人可以行使撤销权。

同时,若债务人所作的行为已经侵犯了债权人的利益,债权人也可以行使撤销权力。

行使债权人撤销权要满足哪些条件?

1.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须合法、有效。这是行使债权人撤销权的前提条件,即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不能是赌债等非法债权,此外若债权已过诉讼时效且债务人主张时效抗辩的,此时债权人不享有债权人撤销权。

2.债务人负担债务后,实施的财产行为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即债务人处分财产行为须发生在债权人对债务人享有债权之后,且债务人处分财产的行为需要产生导致债务人责任财产减少,剩余其他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效果。在未导致责任财产减少或者只是产生责任财产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债权人不享有债权人撤销权。这是因为债权人撤销权主要是为了保证债务人的原有财产清偿能力,而非增加。因此,在债务人以正常市场交易价格进行买入或卖出交易、拒绝接受赠与、放弃继承、放弃受遗赠、拒绝第三人代为清偿等情况下,债权人不能行使债权人撤销权。

3.若债务人处分财产的行为是有偿行为,须债务人、受让人或受益人具有主观恶意,即知道其财产行为将导致责任财产减少,并有害于一般债权人的债权。

债权人撤销权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八条和第五百三十九条对适用债权人撤销权的债务人行为作出了列举,包括债务人放弃其享有的债权(不论债权是否到期)、放弃其担保物权或担保债权、通过赠与或遗赠等方式无偿转让财产、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受让他人财产、为他人的债务提供担保。

当然,该法条并非穷尽式列举,因此只要债务人实施的财产行为满足上述条件,足以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均在债权人可撤销的范围内。但要注意的是,债权人可撤销的必须是债务人的财产行为,而不能是身份行为,若债务人因为结婚、收养子女等身份行为导致责任财产减少的,债权人不能主张撤销该身份行为。

法律依据

债权人的撤销权由《民法典》、《合同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进行规定。其中,《民法典》第122条规定“债权人对债务人采取欺诈手段或者其他不正当方法,使债务人实际掌握的权益减少,或者侵害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的,可以行使撤销权责任”。

债权人的撤销权是对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正确行使撤销权需要根据具体案件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同时,也要充分理解法律规定,以便按照规定行使自己的合法权益。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