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拨土地的房子能买吗

导读:
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房地产业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很多人都想购买像样的住房,因此土地市场变得越来越火爆。然而,有些人在购买土地上有些争议,尤其是买划拨土地上的房子是否合法。
什么是划拨土地
划拨土地是指政府从集体土地中划出一部分土地,将其转化为国有土地,然后再向承包商或社会个人出租或出售该土地使用权的一种方式。在城市化进程中,划拨土地用于建设住宅、商业、工业等用地,成为城市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划拨土地上的住房是否合法
首先,划拨土地上的住房是可以购买的。根据国土资源部的规定,划拨土地属于国有土地,而所有国有土地都可以进行买卖交易。
但是,购买划拨土地上的住房需要注意的是,划拨土地的使用年限通常为50年左右,如果使用期限到期后不得再续期。此外,购房者还需要对该土地的土地使用权是否清晰、是否有产权证等进行慎重核实。
购房者是否可以购买划拨土地上的房子呢?
答案是可以。
只要卖方在交易时先补交土地出让金,产权证就可以过户到购房人名下,并新证上会注明商品房, 对购房人来说都一样。这种二手房交易,关键就是要双方的风险最低。
购买划拨土地上的房子有哪些步骤?
1、详细了解房屋情况,并在合同上约定,交房的时房子的状态;2、订金,并约定在什么情况不退;
3、卖方在交易时先补交土地出让金,按约定时间到交易中心办理过户,将手续申报。
如申报时可体现出房屋的产权情况,可在申报的第二时间,交纳房款约定好的房款。
如申报时体现不出来产权情况,一般是在交易中心工作人员进行现场调查时就能体现出来,可在现场调查的第二时间,交纳房款约定好的房款。
4、在交接使用权时,如符合合同约定的状态,并无各种欠费时可将其余的房款交给卖方 。
案例分析
在实际购房过程中,划拨土地有时会出现一些争议情况。例如,在某市场,开发商表示一些划拨土地上的住房合法,但实际上这些土地没有产权证或者有纠纷。最终,该市场的住房购买者们被骗了。在这种情况下,受害者们可以向有关部门报案,或者寻找法律帮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条规定:“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由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划拨、出让、出租、征收、强制征用或者协议转让”。可以看出,划拨土地是一种合法的土地使用方式。
此外,《物权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禁止非法占有和转让宅基地、集体土地、保护的生态用地以及其他法律禁止转让的土地。国家保护合法占有和合法转让的住房、建筑物和其他不动产”。可以看出,购买划拨土地的住房是合法的。
划拨土地的房子是可以买的。但是,购买者需要十分慎重,了解土地使用年限、土地产权证情况等情况,并确保所购房屋合法且证据清晰。如遇到被骗情况,可以向有关部门报案或者寻求法律帮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