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工资5000要交多少税_5000税工资是多少

姚平婚姻家事律师 2022.09.19来源:律总管298人收看
导读:
工资薪金扣除社保、公积金、企业年金、健康险、5000元/月的费用、专项附加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根据应纳税所得税对应的个税区间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个税。

工资1万元,其实还是可以分为至少三种情况的。

第一是税前工资1万元。

第二是税后工资1万元。

第三是应发工资1万元。

税前工资1万元,根据我们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应当会进入20%交税档次。

扣除目前的免税额度3500元,剩余6500元。

6500元乘20%-555元等于745元。因此我们需要交纳745元的个人所得税。这是按照个人所得税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的。

有人可能不懂。分开计算,工资5000元,适用税率3%,应税额度是1500元,需要交45元的个人所得税。

5000元到8000元,适用税率10%,应税额度3000元,需要交纳300元的个人所得税。

8000到1万元,适用税率20%,应税额度2000元,需要交400元的个人所得税。

三项合计745元。

工资税前10000元/月,无其他收入,一起算算每年交多少个税!

如果是上班人员年度个税最高3480元,最低0元

工资薪金扣除社保、公积金、企业年金、健康险、5000元/月的费用、专项附加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根据应纳税所得税对应的个税区间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个税。

一、五险一金

五险一金个人承担的比例最高为22.3%(养老8%、医疗2%、失业保险0.3%有地区差异、住房公积金5%-12%),如果按工资总额扣除,则最高扣除2230元,最低扣除0元(即不缴纳社保)。

二、企业年金

企业年金最高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如果工资1万元,则每月扣除400元。

三、健康险

是从保险公司购买的符合规定的健康险,每月可税前扣除200元。

四、专项费用

即5000元/月的费用扣除。

五、专项附加扣除

专项附加扣除的6项中,养老最高2000元/月,教育1000元/月/孩,住房800-1500元/月(按1000计算,和贷款购房取其一),贷款购房利息1000元/月,学历教育400元/月,大病8万元/年,专项附加扣除合计每月10666元/月。

六、其他

比如捐赠,符合条件的捐赠,最高可扣除工资额的30%,10000元工资可扣除3000元/月。

七、最高可能的税前扣除额

最高可能的扣除额=5险1金2230元/月+企业年金400元/月+健康险200元/月+专项费用5000元/月+专项附加扣除10666元/月+捐赠3000元/月=21496元/月

八、个税计算

(一)如果该人税前除5000元/月的专项扣除费用外,无其他扣除

应纳税所得额=(10000-5000)*12=60000元

个税=60000*10%-2520=3480元。

(二)如果该人所有的扣除都享受,且最高额享受

应纳税所得额=10000-21496<0,个税为0。

如果为退休人员的工资

一、如果退休人员的工资不含企业年金

此时只要是退休工资,无论退休金多少钱,都不拿个税。

二、如果退休人员的工资含企业年金

如果退休人员的工资中包含2014年1月及以后的企业年金,则领取时可能涉及个税的缴纳。

三、如果退休人员的工资包括一部分兼职或返聘工资

“如果是上班人员年度个税最高3480元,最低0元”

退休工资不纳税,兼职或返聘的工资个税的计算参阅上述的有关内容。

首先,确定工资之后不是就能立刻确定税收要交多少的~因为交税前,还有一些个税抵扣项目。今天小白就和你仔细算算。

①.社保

公司帮员工购买社保的同时,我们个人也要支付一笔社保费用。相信大家这个基本不陌生。而我们个人交的这部分社保费用是允许税前抵扣,在应纳税款里面全额扣除的。

比如,10000元的工资,公司按照4000元的基数为你缴纳社保,在深圳个人要交的社保接近为408元左右。如果缴纳的基数更大的话,交的社保份额就要越多。

②.公积金

公积金是单位和个人各交一半,缴纳的比例为5%~12%。个人缴纳的部分也允许税前抵扣,从应纳税额里面扣除。

比如,10000元的工资,按照4000元的基数缴纳公积金。最低需要交200元,最高交480元。

③.捐款

政策规定,只要你通过正规渠道做的一些爱心公益都允许税前抵扣,比如向社会团体、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捐赠额未超过你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在税前抵扣。

比如,你在这个月向贫困山区捐赠了1000元。那么就可以在税前全额抵扣;如果你捐赠的额度为5000元,那么就只能抵扣10000*30%=3000元。剩余的2000元还是要缴纳个税的。

所以,知道工资多少之后,还要了解个人的五险一金扣除费用以及有没有存在其他的抵扣项目。

工资中有专项附加扣除:

1.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扣除;

2.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国内学历教育每月400元扣除,最长时间48月。

3.大病医疗附加专项扣除,

4.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每月按1000元扣除,扣除最长时间240个月。

5.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分别为省会,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为1500元扣除,市辖区人口超过100万人口城市按1000元,市辖区人口100万人内的800月每月扣除

6.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独生子女每月2000元,其余姐妹人数按2000元均摊扣除。

如果你有其中5项,那你你就基本上不用扣税了。10000万工资实际到账也就是10000元,这个入职新公司你需要给公司财务提交你的附加扣除信息。

一般都会很准的。如果你附加扣除一项没有,那就是工资扣除社保,5000元免税,剩余金额扣掉税后就是你实收工资。

感谢邀请,工资10000元要交多少的税,这个要看楼主的工资结构,根据目前起税点工资为5000元,再根据目前个税里的六项综合扣除,如果你都能符合的话,基本上1万元工资是可以不交税的。

子女教育扣除:子女满3周岁以上至博士研究生教育,每个子女每月扣除1000元,可以选择父母一方全额扣除或双方分别分摊扣除500元。

继续教育扣除:学历学位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资格继续教育学历,学历学位每月400元。职业资格继续教育:3600元一年。

住房贷款扣除:本人或配偶单独或共有使用商业银行或公积金贷款发生的首套住房利率支出,每月1000元,最长可以扣除240个月。可以一方全额或双方分摊各500元。

住房租金扣除:直辖市省会等,每月1500元,除上述城市外市辖区人口超过100万的,每月1100元,不超过100万人口的,每月800元。

赡养老人扣除:被赡养人年满60周岁,独子女每月2000元,非独生子女,可以兄弟姐妹分摊2000元,每人分摊不超过1000元。

大病医疗扣除:在一个纳税年度里,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累计超过15000的部分,在8万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举例:如果工资是5000元,以上全部符合按最高扣除,除去大病医疗外,可扣除的金额为5900元,再扣除应缴的社保个人部分、公积金部分,10000元的工资,基本上就达不到最低起税点了,因此无须交个人所得税。

我是海棠老师,擅长企业战略顶层设计、劳动法、税法、人力资源规划、薪酬体系设计、绩效效能提升,如果大家日常工作中有遇上棘手问题,欢迎大家留言咨询探讨。

假设题主是月收入税前1万元,这只讲一下个人所得税。

工资属于工资薪金所得,是四项综合所得之一(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和稿酬所得),综合所得实行先预缴再清缴的原则,也就是每个月领工资的时候先预缴一部分,次年的3-6月汇算清缴算总账,和已经预交的相比较,多退少补。

预缴时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0元(年36000)的部分是税率是3%。月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月工资收入减去起征点5000元,再减去三险一金和个人专项附加扣除后的余额。

假设三险一金一个月一共1000元,个人专项附加扣除一个月1000元,那么月应纳税所得额就是3000元。3000*3%=90元,一年是1080元。

如果你只有工资薪金所得而没有其他收入,那么汇算清缴的结果和月度预缴的结果是一致的,不用退也不用补。

可以看出,工资固定的情况下,三险一金越多,个人专项附加扣除越多,个人应纳税所得额越少,交的税也就越少。

如果你的工资收入1万元,那么需要扣除五险一金后,再计算个人所得税。如果扣除五险一金后,你的收入是1万元,那么应该如何计算个人所得税呢?

我们的个人所得税的扣除标准时3500元,也就是说,如果你的月收入在3500元或以下,那么就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超过3500元,需要扣除3500元的扣除标准后,按累进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

在这里顺便提一下人们的误区,很多人说个税的起征点是3500元,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个税是有3500元的扣除标准,这和起征点不同。比如增值税的起征点是月收入3万,如果不足3万免征增值税,如果高于3万要全额按税率征收增值税。而个税,是需要扣除3500元的扣除标准,收入超过3500元,需要扣除3500元,多余的部分缴税。

上图是工资薪金的累进税率表,也就是说,你挣钱越多,税率也就越高,需要缴纳的税款也就越多。

如果你扣除五险一金后收入1万元,那么先减去3500元扣除标准

1000-3500=6500元,那么应纳税所得额就是6500元,从上图找税率,看到第三档,超过4500-9000元部分,税率20%,速算扣除数555

那么你需要缴纳的个税是:

6500*20%-555=745元

这样是比较简单的算法,你也可以这么计算

6500元中,1500元第一档3%的税率为1500*3%=45元

那么还剩余5000元,1500-4500的部分税率10% 3000*10%=300元

剩余的2000元税率20% 2000*20%=400元

45+300+400=745元

看到了吧,两种方法计算是一样的,还是用第一种方法比较方便吧!

如果对你有帮助,记得点赞啊!

本人禅壹,证券分析师,有着丰富的炒股实战经验和理论技术,如果你也喜欢炒股,那么请关注我吧,我们一起免费分享大牛股!

咱也可以简单讲一下扣税政策,推广知识,享受快乐,因为给我们百十号人每月缴税是我的工作之一。

每月一万元每年十二万。

如果没有任何代扣项,6万元不需交税,6万元需要交税。6万中的3万6缴3%,是1080元;6万中的2万4需缴10%,那么是2400元,共计3480元。也就是说一年十万,您的实际到手金额是116520元。

如果有代扣项呢?

例如,独生子女,二个老人需要赡养,有房贷,没交房还在外面租房,还有子女上学,那么代扣项就有五千了,就不需要交税了呢

如果各有其中一项呢?那就需要对号入座啦……

做个演示:1.双老,独子,代扣2000。就是60000-24000=36000. 正好扣3%,每年1080元

2.如果3子呢?2000/3=666元

666×12=7922元

代扣项就是:6万一7922=52078

36000扣3%,是1080元;16078扣10%是1608共2688。那么您全年的收入就是117321元了哟

起征点、社保税前扣减、专项附加扣除。

个税缴纳数额,受4方面因素影响:

1、起征点

即个税扣税的起点,低于起点的部分是不扣税的,超过起征点的部分才扣税。现行扣税起征点为5000元,2019年开始实施的。

2018年8月31日,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通过,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每月5000元,2019年1月1日起实施最新起征点和税率

即,10000元工资,5000以下的部分是不交税的(如个人工资低于5000则所有工资收入低于起征点,完全不扣税),高于5000的部分才计税。

2、社保公积金税前扣减

社保属于社会公共福利部分,国家将社保的缴纳费用设置在税前扣除,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个税负担。即个税不是在发放工资10000的基础上来计税的,而是10000扣除了社保五险、扣税了专项附加(见第三点)后,再按照起征点来计税。

所以首先需要进行社保缴纳金额的扣除,比如社保公积金每月个人缴纳部分有1000元(不含专项附加),那么计税金额按照9000计算。

而各地的社保公积金缴费基数、每个人的缴纳标准相差很大,具体按照个人每月社保公积金个人缴纳部分扣减即可。

3、专项附加扣除

2018年10月起国家通过研究推行个税缴纳扣减有专项附加扣除福利,即部分符合专项扣除的个人支出项,是可以用于低效个人应发工资数额,以降低个人税务负担。

比如个人当月专项附加可以抵扣2000,那么在扣减了社保公积金的工资金额上可以再减少这2000的纳税金额,更具体计算就是这样的,10000工资缴纳社保公积金1000、转向附加有2000,那么需要缴纳的个税的计算工资部分只有7000,而起征点5000,所以只有2000块来扣税。就少了很多。

专项附加复绿条规包含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即子女教育的学费、自己求学继续教育的学费、发生住房租金贷款的利息、给老人的赡养费等等,都是可以用来做专项附加扣除的。

当然,每项扣除的标准是有额度且不同的,且相关专项扣除是需要提供资料审核备查的。如下:

4、个税阶梯算法

上述二三点都是扣减,最后一点就是如何计税了。

国内计税的原则方向是收入越高、纳税越高,体现出来就是个税阶梯算法。如下图,不超过3000的部分税率是3%,即按照前文所有的扣除后,并且在起征点上的部分(超过5000部分)如果不超过3000块,那么就按实际金额×3%计算,如果刚好超过3000多一点的话,那么就3000部分按3%税率计算,超过3000以上部分金额×10%税率再减210速算扣除。

实际执行情况下,10000元工资,扣除社保公积金比较低位的也有扣除五六百,而专项附加里面个人房贷或租金部分就很容易超过一千多了,不算其他扣除数,税率也基本上都是3%的标准的。

所以,综上几种情况呈现以下结论:

①只有基本且金额较低的社保公积金(按500计算)、没有附加扣除,个税缴纳135元,合计拿到手收入9635。

②如果社保公积金缴纳较高(按1000计算)、附加扣除有一部分能扣除(按1000计算),个税缴纳90元,合计到手收入8910元

③如果社保公积金缴纳较高(按1000计算)、附加扣除比较理想大部分能享受到(按3000计算),则个税缴纳是30元,合计到手收入约8970。

还是不会算的话,直接把自己各种扣除条件带入,基本上在上述三种情况区间内,预估能知道大概范畴。其实月收入1万块,比较理想的状态下,是很容易做到免税的。

大家好,我是#活出不凡的自己#,很荣幸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工资能够达到一个月10000元,可以说已经超过90%的人了,根据我国《税法》个人达到一定的收入水平,就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我国的纳税方式是预扣预缴,到次年三月会统一结算,多退少补。那10000元的工资要缴纳多少税呢?

第一、10000元工资属于劳务所得。

如果10000元工资是劳务所得,那缴税的额度就会很高,每个月应纳税10000*(1-20%)*20%=1600元,一年就是缴税19200元,到手108000元。

不过到次年三月,会开始汇缴统算,首先扣除60000元免征额,然后如果社保,可以扣除社保,如果有专项附加扣除,比如租房、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赡养老人,都可以降低应纳所得税额度,如果以上都没有。最多应纳税为(108000-60000)*10%-2520=2280元,之前已经扣了19200元,需要退税16920元。只有提交进行汇缴统算才会扣除费用60000元,然后退税。如果不进行汇缴统算则不能扣除。

第二、10000元工资属于工资薪酬所得。

如果10000元工资是职工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然后公司每月支付工资,这样采取的扣税方式与劳务报酬不同。

以北京为例,工资10000元,采取的扣税方式为(10000-5000-三险一金-专项附加扣除)*税率-速算扣除数,假设没有专项附加扣除,那每个月缴税额度(10000-5000-2223)*3%=83.31元,一年就是999.72元。

等到次年3月进行汇缴统算,如果没有专项附加扣除,那么应纳税所得额为(120000-60000-26676=33324元,应交税为33324*3%=999.72元,这是最多交税额如果各种专项附加扣除,比如住房一年可以扣除18000元,继续教育一年可以扣除4800元,子女教育一年可以扣除12000元,大病医疗一年可以扣除60000元,住房贷款一年可以扣除12000元,赡养老人一年可以扣除24000元,只要有几个专项扣除,就可以不用交税。

总结:工资10000元应该缴纳多少税,与收入来源有关,如果是劳务所得,一年最多缴税为2280元,如果有专项附加扣除,最低交税为0;如果是工资薪酬,一年最多交税999.72元,如果有专项附加扣除,最低交税为0。

月薪1万元肯定是要交税的。虽然很多人表示愤愤不平。假如一个家庭只有老公工作,月薪1万元,老婆在家带孩子,按道理应当按照家庭总收入来确定税前扣除,这样才更公平,才有可能就不用交税

按照目前中国的《个人所得税法》,。

但现实情况是,目前中国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特别是工资薪金的计算方式,还是以个人为主,虽然已经有点向以家庭为单位计算的趋势,例如可以在夫妻之间选择由一方扣除女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

征管的模式是平常取得时,由用人单位预扣预缴,年终之后的次年起3月1日到6月30日之间办理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

目前月薪1万的工资薪金,按照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通过计算全年应纳税额和平常的预缴税额,两者进行比较,多退少补。

那么现在就具体来计算一下,月薪1万元需要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

实际上楼主这个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因为缺乏必要的条件。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是以月收入减除各项法定的税前扣除项目,来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并适用相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最后才计算出平常的预缴税额。

那么我就假设几个税前扣除项目:

例一:张三月薪1万元,是独生子女,父母均已年满60周岁。老婆在家带娃不工作,张三个人缴纳的三险一金为每月1500元,有一个孩子在读书,供着一套首套房的房贷。

那么根据假设的条件,就可以计算出张某在每个月需要预缴多少个人所得税了。

一月份应纳税所得额=10000-5000(每月基本减除费用,俗称的免征额)-1500(个人缴纳的三险一金)-2000(赡养父母支出)-1000(子女教育支出)-1000(首套房贷利息支出)=-500元

但是因为税前扣除项目较多,所以实际上不用预缴税款

虽然张三月薪高达1万元,。

例二:李四月薪同样1万元,但是未结婚,父母都没有年满60周岁,没有购房,在上海租房居住。

虽然你是月薪与张三完全一样,但是李四税前扣除项目只有房屋租金支出。

1月份应纳税所得额=10000-5000(每月基本减除费用)-1500(个人缴纳的三险一金)-1500(房租支出)=2000元。

1月份应预缴个人所得税=2000×3%=60元。

可以在月薪均为1万元的前提条件下,因为税前扣除项目的不同,是否交税是有天壤之别的。一般来说有家庭,有子女,有购房的父母超过60周岁的,税前扣除项目就比较多,实际应纳的个人所得税就比较少。

所以想要少交个人所得税,就要多读书,结婚生娃,买房。

月工资1万元,年收入就是12万元,目前的政策是年收入6万元以上的部分就是应纳税所得额,是要扣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不同,所要缴的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也是不一样的。

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分为7级,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6,000元以下的,个人所得税比例是3%,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6,000元至1 144,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是10%,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96万元的,人所得税税率是45%,其他层级可看下面的税率表。

如果月工资1万,是已经扣减了各项保险、公积金等等之后的收入,没有任何扣减纳税的项,那么你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6万元,36,000元属于第1级,税率是3%,剩余的24,000元是属于第2级,税率10%,那么你全年应纳税3480元。这是一种极端的现象。

如果月工资1万,指的是应发工资,那么计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时,应该考虑很多扣减项,主要有以下这些:

第一,社保。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各种保险,这些个人大概的缴费比例是10%,需要扣减大约1000元。

第二,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的缴纳比例是在5%~12%,扣减金额大概在500元至1200元。

第三,住房还贷或租房。住房贷款还贷正常可以扣减1000元,租房的话最高可以扣减1500元。

第四,赡养老人。这个是独生子女的话就可以扣减2000元,不是独生子女的一般是1000元。

第五,子女教育费。子女教育,夫妻双方都可以分担,如果由一个人来承担的话,每个子女可以扣减1000元。

其他还有一些特殊的,比如公务员的职业年金,大病医疗和继续教育等等,也可以扣减一部分。

经过上面的计算,我们可以发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6万元基本扣减完了,所以实际上月应发工资1万元基本上是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事实上也是如此,同事的月应发工资正好在1万多一点,扣除社保、公积金、专项附加后,个人所得税为0。

综上所述,不考虑极端的情况,工资1万元是不用扣税的,即使扣税,税额也非常少,可以忽略不计。

感谢邀请!不扯那么复杂,简炼回答如下:

首先,我们复习下工资个税的计税原理:速算法

应交个税

=应税所得额*对应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税所得额*(税前工资—个人部分的社保与公积金等)—速算扣除数

接下来,默认你所说的10000元是税前工资。

按速算法计算过程如下:

(一)你没有社保公积金

应交个税=(10000-3500)*20%-555=745

(二)你有社保公积金,假设共扣3000

应交个税=(10000-3500-3000)* 20% -555=3500*20%-555=245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