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和使用者权益的区别_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指什么

导读: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异同之处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性质:负债是企业对债权人负担的经济责任,债权人有优先获取企业用以清偿债务的资产的要求权;所有者权益则是所有者对剩余资产的要求权,这种要求权在顺序上置于债权人的要求权之后。
2、权利:债权人只有获取企业用以清偿债务的资产的要求权,而没有经营决策的参与权和收益分配权;所有者则可以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及收益分配。
3、偿还期限:企业的负债通常都有约定的偿还日期;所有者权益在企业的存续期内一般不存在抽回问题,即不存在约定的偿还日期,是企业的一项可以长期使用的资金,只有在企业清算时才予以偿还。
4、风险:债权人获取的利息一般是按一定利率计算、预先可以确定的固定数额,企业不论盈利与否均应按期付息,风险较小;所有者获得多少收益,则视企业的盈利水平及经营政策而定,风险较大。
5、计量:负债必须在发生时按照规定的方法单独予以计量;所有者权益则不必单独计量,而是对资产和负债计量以后形成的结果。
所有者权益和负债同属“权益”。“权益”是指对企业资产的求偿权。它包括投资人的求偿权和债权人的求偿权两种。但二者又有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①性质不同。表现为负债是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求偿权,是债权人的权益,债权人与企业只有债权债务关系,到期可以收回本息;而所有者权益则是企业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求偿权,包括所有者对企业投入的资本以及其对投入资本的运作所产生的盈余的要求权,没有明确的偿还期限。
②偿还责任不同。表现为企业的负债要求企业按规定的时间和利率支付利息,到期偿还本金;而所有者权益则与企业共存亡,在企业经营期内无需偿还,国有企业按照国家规定分配收益,股份制企业按照董事会的决定支付股利,其他企业按照企业最高层管理机构的决定分配利润。
③享受的权利不同。债权人通常只有享受收回本金和按事先约定的利息率收回利息的权利,既没有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权利,也没有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权利;而企业的所有者通常既具有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权利,也具有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权利。企业的所有者不仅享有法定的自己管理企业的权利,而且还享有委托他人管理企业的权利。
④计量特性不同。负债通常可以单独直接计量,而所有者权益除了投资者投资时以外,一般不能直接计量,而是通过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来间接计量。
⑤风险和收益的大小不同。负债由于具有明确的偿还期限和约定的收益率,而且一旦到期就可以收回本金与相应的利息,因而风险较小,因为债权人承担的风险小,所以相应地债权人所获得的收益也较小;而所有者的投入资本,一旦投入被投资企业,一般情况下,不论企业未来经营状况如何,都不能抽回投资,因而承担的风险较大,相应地收益也较高,当然,也有可能要承担更大的损失。
负债的特点:
(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负债必须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它是负债的一个基本特征。其中,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
这里所指的义务可以是法定义务,也可以是推定义务。其中法定义务是指具有约束力的合同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通常在法律意义上需要强制执行。例如,企业购买原材料形成应付账款,企业向银行贷入款项形成借款,企业按照税法规定应当交纳的税款等,均属于企业承担的法定义务,需要依法予以偿还。推定义务是指根据企业多年来的习惯做法、公开的承诺或者公开宣布的政策而导致企业
负债的理解更容易一些,是指企业欠别人的钱。
所有者权益不太好理解,所有者是指企业的投资者,权益是指权力和利益,因此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的投资者所拥有的权力和利益。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都是一种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者所拥有的权力和利益,例如:投资人投入的资本等。负债是债权人所拥有的权力和利益,与例如:银行借给企业的资金等。
企业的所有资产都是由所有者权益与负债所形成的。
举个例子:投资人投入100万元成立一家新企业,这100万元就是所有者权益。
企业收到100万元后,购置了设备80万元,材料20万元,这时,企业有资产100万元,全部由所有者权益形成。
后来,企业找银行贷款50万元,这50万元是企业的负债,也是银行对企业的权益,银行有权利要求偿还。
这50万元借款暂时存放在企业的银行账户上没有使用,形成企业的银行存款余额是50万元,这也是企业的资产。
此时,企业共有资产150万元(其中设备80万元,材料20万元,银行存款50万元),它们是由所有者权益100万元,负债50万元形成的。
由此看出,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均属于权益,科目性质相同,借方为减少、贷方为增加。所有者权益不用偿还,负债是需要偿还的。
负债顾名思义,就是企业经营过程当中产生的债务,是企业对债权人承担的一项经济责任,并且负有偿还的义务;而且在企业清算的时候,负债是拥有优先求偿权的。总结一下就是:负债实质上是一种责任或义务,一种必须在既定期限内予以清偿的责任。
所有者权益,我们都知道会计上有一个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那解释一下就是:所有者权益就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有时候又称之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其他综合收益、留存收益等,通常由股本(或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含股本溢价或资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构成。在企业清算时,所有者权益则只能在清偿了所有的负债以后,才返还给投资者。
一个是要定期偿付,一个不需要定期偿付。
两者的显著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优先于所有者权益。
2、企业的投资者可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而债权人往往无权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3、对于所有者而言,在企业持续经营的情况下,除按法律程序减资外,一般不能提前撤回投资。而负债一般都有规定的偿还期限,必须于一定时期偿还。
4、投资者以股利或利润的形式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而债权人的债权只能按规定的条件得到偿付并获取利息收入。
其中,实收资本也是核心区别,区别有:
第一,实收资本是永久投资,与企业共存亡,而负债到期要归还,相对于资本而言,负债的期限再长也是临时性的。
第二,实收资本收益是不确定的,投资人与企业同舟共济,荣辱与共,企业盈利越高,实收资本收益就可能越多,企业亏损,实收资本就没有收益,企业破产,所有资本还可能全赔进去。
负债比如借款的利息是固定的,企业赚多赚少与它没有多大关系,而且,债权人要求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的权利是在所有者(股东)之前,即所有者权益对企业资源的要求权次于负债。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者所承担的风险远远大于债权人的风险。
第三,在计量方面,所有者权益不必像资产和负债那样单独计量,因为它既不能按现行市价,也不能按主观价值来计价,而只是根据一定方法计量特定资产和负债所形成的结果,即企业减去负债总额之后的剩余权益或净资产。
两者的显著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优先于所有者权益。
2、企业的投资者可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而债权人往往无权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3、对于所有者而言,在企业持续经营的情况下,除按法律程序减资外,一般不能提前撤回投资。而负债一般都有规定的偿还期限,必须于一定时期偿还。
4、投资者以股利或利润的形式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而债权人的债权只能按规定的条件得到偿付并获取利息收入。
其中,实收资本也是核心区别,区别有:
第一,实收资本是永久投资,与企业共存亡,而负债到期要归还,相对于资本而言,负债的期限再长也是临时性的。
第二,实收资本收益是不确定的,投资人与企业同舟共济,荣辱与共,企业盈利越高,实收资本收益就可能越多,企业亏损,实收资本就没有收益,企业破产,所有资本还可能全赔进去。
负债比如借款的利息是固定的,企业赚多赚少与它没有多大关系,而且,债权人要求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的权利是在所有者(股东)之前,即所有者权益对企业资源的要求权次于负债。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者所承担的风险远远大于债权人的风险。
第三,在计量方面,所有者权益不必像资产和负债那样单独计量,因为它既不能按现行市价,也不能按主观价值来计价,而只是根据一定方法计量特定资产和负债所形成的结果,即企业减去负债总额之后的剩余权益或净资产。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它是企业的资产扣除债权人权益后应由所有者享有的部分,既可反映所有者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又体现了保护债权人权益的理念。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其他综合收益、留存收益等,通常由股本(或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含股本溢价或资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构成。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是指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部分,它既包括构成企业注册资本或者股本的金额,也包括投入资本超过注册资本或股本部分的金额,即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这部分投入资本作为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反映。
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会计准则规定未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和损失。
留存收益,是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两者的显著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优先于所有者权益。
2、企业的投资者可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而债权人往往无权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3、对于所有者而言,在企业持续经营的情况下,除按法律程序减资外,一般不能提前撤回投资。而负债一般都有规定的偿还期限,必须于一定时期偿还。
4、投资者以股利或利润的形式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而债权人的债权只能按规定的条件得到偿付并获取利息收入。
其中,实收资本也是核心区别,区别有:
第一,实收资本是永久投资,与企业共存亡,而负债到期要归还,相对于资本而言,负债的期限再长也是临时性的。
第二,实收资本收益是不确定的,投资人与企业同舟共济,荣辱与共,企业盈利越高,实收资本收益就可能越多,企业亏损,实收资本就没有收益,企业破产,所有资本还可能全赔进去。
负债比如借款的利息是固定的,企业赚多赚少与它没有多大关系,而且,债权人要求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的权利是在所有者(股东)之前,即所有者权益对企业资源的要求权次于负债。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者所承担的风险远远大于债权人的风险。
第三,在计量方面,所有者权益不必像资产和负债那样单独计量,因为它既不能按现行市价,也不能按主观价值来计价,而只是根据一定方法计量特定资产和负债所形成的结果,即企业减去负债总额之后的剩余权益或净资产。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它是企业的资产扣除债权人权益后应由所有者享有的部分,既可反映所有者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又体现了保护债权人权益的理念。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其他综合收益、留存收益等,通常由股本(或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含股本溢价或资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构成。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是指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部分,它既包括构成企业注册资本或者股本的金额,也包括投入资本超过注册资本或股本部分的金额,即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这部分投入资本作为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反映。
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会计准则规定未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和损失。
留存收益,是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看一张资产负债表:左方资金的占用方,右方资金的来源方,右上债权债务即负债,右下所有者权益。由此不难发现,企业的开始是筹集资金,无论是从外部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借贷,还是从内部股东自有财产当中分离,他们都是企业进行下一步操作的源泉。当债权人和所有者利用资本为企业购买了资产,自然而然就都具备了对资产索取的权利。所以两者的共同点之一:都是企业资产的购置者,同时也是企业资产的索取者。
企业是一种组织形式,不仅仅组织了债权人与所有者的资金,同时也组织了一段时间内的目标。为了实现财富最大化,需要与一切有可能影响公司利益的事情作斗争,缓和矛盾,规避风险。所以两者的另一个共同点:均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那负债与所有者的区别又有哪些呢?
一、目的不同:
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所以深受合同、法规影响。比如欠缴税款受《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制约、涉及民事关系产生的债权债务必须遵循《合同法》等。每一笔负债都具备“契约”精神 —— 明确谁的权力,就会形成相对方的义务。这种有可能导致企业经济利益流出的现时义务,是必须给予偿付的,也就说是一种与第三方对立的关系。所有者权益则是一种单方面的关系,不管是开始的拿钱投资,还是最后分得利润,又或者留存收益转增股本,都是股东个人权益的体现,而企业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
二、责任不同:
股东会与企业同生同死,而债权人则不需要,从企业注销的权益分配中也可看出,债权人的利益优先于所有者,也就是说所有者权益只是一种“剩余索取权”。因为企业在市场经济发挥作用的过程中,首先要承担起对应的义务 —— 职工的社保,工资、税务机关的无偿税款、第三方利益满足 ......唯有这些“关系”的建立,才构建了企业赢利渠道,企业才能拥有生产要素。
三、角色不同:
所有者可以管理公司,债权人则没有这个权力,因此对于各自的报酬也自是不同,所有者因为承担了风险,所以有些时候报酬丰厚,有些时候则可能承担亏损;而债权人则由于“契约”的存在,通常比较固定。无论是税款缴纳期限,还是合同合作时间,都会在法规或合同中明确规定,也就意味着企业偿付义务有时间规定。而所有者权益则没有,甚至有些时候企业在有利润的情况下仍旧不分红。
从企业的资金方向不难发现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相同之处,而分析他们的区别则需要从角色入手,承担风险的不同进一步划分了他们的责任与目的。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异同,如果用专业的视角解读,必然晦涩无趣,这里仅以一个普通人的角度进行解读,不足之处望见谅。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都是所属于资产负债表,我们先来说说它们的差异。
一,首先从内涵上就可以看出它们的差异。
负债,顾名思义就是欠钱,手里的钱是从别人那里借来的,不是自己的。所有者权益那就是说,钱是自己的,跟别人没有半毛钱关系。比如,你买房子、汽车。首付,自己的掏钱,就属于所有者权益,剩下的向银行贷款,这个贷的款就是负债。再比如去,开公司,自有资金200万,向银行贷款200万,自有的200万资金是所有者权益,贷款的200万是负债。
二,资金的流向不同。
负债,是借的钱,在不远的将来是要还的,还钱,就意味这资金流出。所以负债代表资金会流出。而所有者权益不同,钱是自己的,顶多是左口袋跑到右口袋,资金是流入而不会流出。欠人的总要还的。
三,身份地位不同。
现在,欠钱的是爷,被欠钱的是孙子。(呵呵,此条纯属开个玩笑,大家都别当真啊!)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都是所属于资产负债表,我们先来说说它们的相同点。
一,它们都属于资产负债表,都是企业的资产,不管是负债还是自己的钱,都是企业的资产。
二,作用相同。不管是负债还是所有者权益,都属于资产,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目的都是为了产生利润,为了企业的发展。
负债,是公司的现时义务,其未来需要用公司的现金、银行存款等资产来偿还。所有者权益,又叫股东权益,代表了股东对公司的所有权,反映了股东在公司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公司的负债与股权权益之和与公司的资产总额相等。两者的异同点简单分析如下:
一、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共同点
(一)两者都是公司资金的来源
债权人和股东投入公司的资金,是公司运营启动的资金来源。
(二)公司的资产是两者的投入形成的
债权人和股东投入公司的资金,在公司启动经营后,以货币资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等流动资产形式、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等非流动资产的形式存在。
(三)都在资产负债表的右边反映
资产负债表中,左边为资产,右边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四)都在现金流量表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反映
筹资活动,包括债权投资和股权投资。
(五)在每一项资产中,难以区分哪些是负债形成,哪些是股权权益形成的
举个例子,比如公司资金有100万,其中负债借款30万,股东投入70万。如果用这个资金去购买了一台10万元的机器,尽管价格已知,但却很难区分这10万中,负债和股东投入的款项各是多少。
(六)在会计核算中,两者均借方记减少,贷方记增加。
(七)债权人和股东都是公司利益相关者
(八)都有资金使用费用。负债的资金使用费是利息,股东的利息使用费是股息、红利,这个相同点算牵强吧。
(九)股东权益也有可能产生固定的利息。现实中存在部分股东资本金投入公司后,要求每年支付固定的股息,不承担公司的亏损。这个股息类似于利息,股东的投入形式上是资本金,实质是公司的债务。
二、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区别
(一)负债来源于外部,所有者权益来源于内部
负债来自债权人,是外部债权人借给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来自股东的投入,股东投资成立公司,应该属于公司内部。当然,股东也可作为公司的债权人,这是特例。
(二)负债需要偿还,而所有者权益不需偿还
公司的负债,除债权人豁免外,均需偿还。而股东投入的资本金等,日常经营不需偿还,只有在公司清算时才偿还。
(三)资金进入公司的时间,所有者权益要早于负债
公司股东投入,公司成立,公司成立后,公司借款才产生负债。
(四)负债的利息产生税盾作用,而股东的分红没有
公司负债产生的利息,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当然需要符合扣除的条件),具有利息抵税的作用;而股东的分红是在公司缴纳所得税后进行的。
(五)负债产生的利息需要定期支付,而股东分红或股息,只有企业在有利润时才可能产生
(六)两者的分配顺序不同
在公司解散或破产清算中,先进行负债的偿还,负债偿还后若仍有可分配的财产,股东才进行分配。
(七)两者的资金成本不同
负债的资本成本低于股东权益的资本成本,而且负债利息还具有税盾的作用。
(八)两者的风险不同
负债因为要偿还,产生财务风险;而股东的投入除清算外,不需要偿还。负债的风险要高于股东权益的风险。
(九)两者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同
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以借款、应付项目、其他应付款项目等形式存在;股权权益在资产负债表中以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形式存在。
以上是负债和股东权益异同点简单分析,各九个,可能是巧合。欢迎补充和纠正。
所有者权益和负债同属“权益”。“权益”是指对企业资产的求偿权。它包括投资人的求偿权和债权人的求偿权两种。但二者又有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①性质不同。表现为负债是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求偿权,是债权人的权益,债权人与企业只有债权债务关系,到期可以收回本息;而所有者权益则是企业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求偿权,包括所有者对企业投入的资本以及其对投入资本的运作所产生的盈余的要求权,没有明确的偿还期限。
②偿还责任不同。表现为企业的负债要求企业按规定的时间和利率支付利息,到期偿还本金;而所有者权益则与企业共存亡,在企业经营期内无需偿还,国有企业按照国家规定分配收益,股份制企业按照董事会的决定支付股利,其他企业按照企业最高层管理机构的决定分配利润。
③享受的权利不同。债权人通常只有享受收回本金和按事先约定的利息率收回利息的权利,既没有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权利,也没有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权利;而企业的所有者通常既具有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权利,也具有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权利。企业的所有者不仅享有法定的自己管理企业的权利,而且还享有委托他人管理企业的权利。
④计量特性不同。负债通常可以单独直接计量,而所有者权益除了投资者投资时以外,一般不能直接计量,而是通过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来间接计量。
⑤风险和收益的大小不同。负债由于具有明确的偿还期限和约定的收益率,而且一旦到期就可以收回本金与相应的利息,因而风险较小,因为债权人承担的风险小,所以相应地债权人所获得的收益也较小;而所有者的投入资本,一旦投入被投资企业,一般情况下,不论企业未来经营状况如何,都不能抽回投资,因而承担的风险较大,相应地收益也较高,当然,也有可能要承担更大的损失。
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未来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一种现时义务,而所有者权益则属于净资产,是总资产偿还负债后的剩余资产,两者最本质的区别是一个属于义务,另一个属于权益。
负债是你需要偿还别人的钱,所有者权益是你公司净资产,负债加权益合计数就是你的资产总额,市值就是这么一个东西应该。
你是个卖萝卜的,成立公司需要注册资金,注册资金1万元,这就是你的前期的净资产1万,经过两个月的经营,用1万块买的农民的萝卜卖了2万元,不考虑其他的费用你就赚了1万,这时你的注册资本是1万,利润分配是1万,2万就是你的净资产,当然没有欠款的话,你的现金也是2万,2万总资产,2万的净资产。如果你下个月扩大规模了,农民同意你把萝卜卖了在给钱,把两万的现金全部进货萝卜后又欠了2万,你用4万买的萝卜卖了8万,这次转了4万。这时你的未分配利润成了5万,欠款2万,资产7万。这个两万需要给农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