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应该怎么处理,家庭暴力离婚怎么解决

导读:
家庭暴力应该怎么处理
在婚姻生活中,我们如何面对家庭暴力?大多数家庭暴力是男性对女性的殴打、辱骂等行为。当女性在婚姻中面对家庭暴力时,应该怎么办?
第一,立即报警,并让公安机关留下记录。
第二,务必到医院进行治疗,无论伤势轻重,都要接受必要的检查。
第三,要求公安机关对打人者进行治安处罚。有时候,公安机关可能会因为“家庭纠纷”而不予处理,但我们必须要求他们对打人者进行拘留。
第四,如果伤势严重,务必进行伤情鉴定,并向公安机关提出要求进行伤残鉴定。如果构成重伤,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极有可能会被认定为故意伤害罪。
因此,面对家庭暴力,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特别是受害者一方,应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是减少家庭暴力的最佳途径。
家庭暴力离婚怎么解决
首先应当认识到不论何种原因,都不是动手打人的借口。学者认为家庭暴力行为与一般的故意伤害相比,会多一些主观上的控制意味,通过暴力行为得到某种权力和控制。所以应当及时意识到自己在遭受家庭暴力,并在安全的情况下立马寻求法律帮助。
《反家庭暴力法》第十三条规定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所以不仅仅是受害人,他的近亲属和法定代理人都可以作为寻求帮助的主体,相关单位在接到家庭暴力反映之后,应当及时给予帮助、处理。如果单位发现员工正在遭受或实施家庭暴力的,有权进行帮助或劝阻。还可以像上述案例中陈某一样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法院受理案件后应在一到三天内迅速作出裁定。
因家庭暴力离婚,在举报和起诉过程中,需要提供受害人遭受家暴的初步证据,例如报警记录、伤情鉴定、邻居证言、录音录像、微信聊天记录等。由于家庭暴力案件本身取证难度比较大,很多时候殴打的开始都十分突然,受害人很难提前预知被打并录像更难在被殴打的情况下取证,所以法院在审理过程中都会偏向相信受害人一方的证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