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骨折都能评上10级伤残吗

导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因骨折而引发的纠纷和赔偿案件。那么,骨折是否一定能够评上 10 级伤残呢?
一、并非所有骨折都能评上 10 级伤残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是临床常见的创伤之一。在我国,伤残等级的评定是以《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为标准,根据患者的身体结构、功能、活动及医疗依赖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并非所有的骨折都能评上 10 级伤残,具体要看骨折的部位、程度和治疗情况等因素。
例如,在《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中,手指骨折和脚趾骨折的评残标准是不同的。其中,手指骨折可以根据不同的受伤情况评定为 10 级、9 级或 8 级伤残;而脚趾骨折则一般只能评定为 10 级伤残。此外,如果骨折已经通过手术治疗并恢复良好,也可能无法评定为伤残。
二、评残标准因地区和时间而异
需要注意的是,评残标准在不同的地区和时间可能存在差异。比如,《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是 2017 年发布的,但在 2017 年之前发生的骨折事件,其评残标准可能与 2017 年之后有所不同。此外,不同地区的司法实践也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进行伤残评定时需要考虑当地的具体情况。
三、以案说法:某甲因车祸导致腿部骨折,是否能评上 10 级伤残?
某甲因车祸导致腿部骨折,经过治疗后恢复良好。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的规定,如果某甲的骨折没有影响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则不能评定为伤残;如果某甲的骨折影响了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则可以评定为 10 级伤残。
但是,在具体的案件中,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首先,需要进行伤残鉴定。伤残鉴定是由专业的医疗机构或司法鉴定机构进行的,其鉴定结果具有法律效力。在进行鉴定时,需要提供相关的病历、检查报告、影像学资料等证据,并由鉴定人员根据相关标准进行评估和判断。
其次,需要考虑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在交通事故中,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确定的。如果某甲被认定为无过错方,则可以向过错方要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费用。如果某甲被评定为 10 级伤残,则还可以要求赔偿残疾赔偿金和精神抚慰金。
最后,需要注意诉讼时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规定,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1 年。也就是说,某甲需要在受伤之日起 1 年内提起诉讼或仲裁,否则将失去胜诉权。
综上所述,骨折并不一定能够评上 10 级伤残,具体要看骨折的部位、程度和治疗情况等因素。同时,在进行伤残评定时需要考虑地区和时间差异,并提供相关的证据和材料。在交通事故中,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确定的,如果涉及诉讼,需要注意诉讼时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