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违停被撞怎么处理,违停被撞责任如何划分

导读: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不少车主为了贪图方便,将车辆随意停放,导致交通秩序混乱,也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安全隐患。如果车辆违停被撞,该如何处理呢?
一、违停被撞,责任如何划分?
在道路上违法停车,会影响其他车辆和行人的通行,如果因此发生交通事故,违停车辆可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车辆应当在规定地点停放,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如果违法停车,导致其他车辆和行人无法正常通行,违停车辆就存在过错,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实践中,如果违停车辆被撞,责任划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一般来说,如果违停车辆没有开启警示灯或者设置警示标志,导致其他车辆无法及时发现而发生碰撞,违停车辆应当承担主要责任或者全部责任。如果违停车辆开启了警示灯或者设置了警示标志,但其他车辆没有注意避让而发生碰撞,违停车辆和其他车辆都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违停被撞如何赔偿?
如果因违停被撞而造成财产损失或者人身损害,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赔偿。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侵害他人造成财产损失或者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对于财产损失,应当按照实际损失进行赔偿。例如,车辆被撞后需要维修,维修费用应当由责任方承担。对于人身损害,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需要注意的是,在赔偿过程中,应当根据过错程度进行责任划分。如果双方都存在过错,应当按照各自的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责任。例如关键词:诉讼时效、三年、起点
如果因违停被撞而需要赔偿,应当在法定诉讼时效内提起诉讼,否则将丧失胜诉权。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需要注意的是,诉讼时效的起点是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如果权利人不知道或者不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则诉讼时效不起算。例如,如果车辆被撞后,车主并不知情,直到一段时间后才发现车辆受损,此时诉讼时效才开始计算。
三、案例分析
李某将车辆停放在路边,没有开启警示灯也没有设置警示标志。王某驾驶车辆经过时,由于视线受阻,未能及时发现李某的车辆,导致车辆碰撞,造成李某车辆受损。事后,李某要求王某赔偿维修费用,但王某认为李某违法停车存在过错,应当承担部分责任。双方协商无果,李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院认为李某违法停车,存在过错,应当承担部分责任。王某未能及时发现李某的车辆,也存在过错,应当承担部分责任。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侵害他人造成财产损失或者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双方应当按照各自的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责任。最终,法院判决王某承担 60%的责任,李某承担 40%的责任。
如果李某没有在法定诉讼时效内提起诉讼,就会丧失胜诉权,无法获得赔偿。因此,在实践中,如果因违停被撞而需要赔偿,应当及时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