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醉驾开除公职吗_单位开除有失业金吗

导读:
醉驾涉嫌危险驾驶罪,若被以危险驾驶罪追究刑事责任,且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法,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是会被开除公职和党籍的,若被免于刑事处罚,有可能保留住公职。
首件你醉驾已经触犯了交通法,司机酒驾醉驾造成交通事故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①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②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③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④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⑤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⑥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酒驾醉驾交通法怎样处罚:
一、饮酒驾驶:
①、饮酒驾驶机动车辆,罚款1000元—2000元、记12分并暂扣驾照6个月。
②、饮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罚款5000元,记12分,处以15日以下拘留,并且5年内不得重新获得驾照。
二、醉酒驾驶:
①、醉酒驾驶,由公安机关约束至酒醒。吊销机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②、醉酒驾驶营运车辆,由公安机关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重新取得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车辆。
③、酒后或醉酒驾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吊销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规定了醉酒驾驶机动车或者营运机动车,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了劳动者触犯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因此,单位职工醉驾,在被判刑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关系且不用支付补偿。
还有一种情况是,员工酒后驾车的情节比较轻,没有触犯刑事法律,只是被行政拘留,用人单位想要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话,就需要结合单位的制度。单位制度中若规定劳动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依法被拘留属于严重违纪行为的,那么单位就可以依该条制度规定开除员工。
一、适用法规
“单位职工”,通常指的是事业单位职工和企业单位职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适用国家和地方编制的事业人员;《劳动合同法》适用国企和私企等所有企业。是否被开除,目前主要看这两个法律法规。
二、醉驾的法律性质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刑法》的规定,醉驾是犯罪行为,最多判处6个月拘役的处罚。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是刑法的五大主刑之一,拘役仅重于管制,而轻于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醉驾不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三、对事业单位职工
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其中,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也就是说,因为醉驾不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所以一般事业单位的职工是不应该被开除的。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还规定:“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主要指的是参照国家公务员管理的那一部分事业编制的人员,这部分人不管判处管制还是拘役,都是犯罪的行为的处理方式,都要受到开除的处理。这是与《公务员法》相衔接的。
但是,醉驾还可能被检察机关决定免于起诉,或人民法院决定不予处罚。虽然有罪,但并未“判处刑法”,所以也不应该开除。
四、对企业单位职工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其中一个情形就是“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这里这里要注意“”二字,法律中的“”都不是“应当”之意,也不是“必须”之意。法律上“应当”有“必须”之意,法律上的“”有两可之意。也即,企业职工醉驾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也可以不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与“开除”的概念稍微有点区别,本质上没有多大区别。
根据《劳动合同法》等法律规定,结合办理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纠纷案件实务经验,分析建议如下:
1、饮酒驾驶是违法行为,醉驾将涉嫌犯罪。
在法律上对醉酒驾车违法行为,不管情节是否恶劣,是否造成后果,都按照“危险驾驶罪”定罪,处拘役1至6个月,并处罚金。
2、醉驾除了承担刑事责任,还要付出其他巨大代价。
醉酒驾驶吊销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如果酒后车祸造成受害人财产损失的,保险公司不予理赔,全由侵权人赔偿,且有丢掉铁饭碗的风险,譬如为公检法、公务员身份等人员,根据《人民警察法》、《法官法》、《检察官法》、《公务员》等的规定,醉驾行为人将失去担任上述职业的资格条件。
3、作为企业员工醉驾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吗?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如因醉驾被判拘役等刑罚,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双方之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无需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或经济赔偿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