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人怎么要账不伤和气

导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朋友或熟人之间的借贷情况,而当借款到期未还时,要账就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如何在不伤害双方和气的前提下妥善解决这个问题?
当我们在熟人之间产生财务往来时,往往会因为面子或者信任度的问题忽略了签订书面的借款合同。但是,一旦发生逾期不还的情况,原本的信任关系可能因此变得尴尬。这时候,如何通过合法途径要回自己的钱,同时尽量减少对双方关系的损害,就成为了关键。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借款人与出借人之间的口头协议在很多情况下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但问题在于证据的提供,如果没有书面证明,就需要其他证据来证实借款行为的存在及其具体条款。
口头协议的效力与证据要求
口头协议在法律上是可以被认可的,但在实际操作中,证明其存在和内容的困难度较高。因此,如果能够有转账记录、见证人证言或是相关的通话录音等,将大大增强你的诉求依据。
如何要账不伤感情、不伤和气要账的方法
01寻求和解
简单来说,就是直接找到对方或者找中间人从中斡旋,双方都让一步从而达成和解;
例如:放弃利息、立即还款协议
02积极调解
和调解一样,都是不伤和气的做法,只不过调解的中间人换成了有公信力的调解组织;
例如:派出所、人民调解员、村委会等。
当然,以上两招只适用于普通欠款人,对付老赖实在过于天真了,主要还得学会下面两招,一招制敌
03提起诉讼
毫无疑问诉讼是解决纠纷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且如果案件不复杂、证据充分起诉甚至不一定要委托律师,小额的民间借贷官司自己完全可以搞定。
04申请支付令
也有朋友想着“打官司”周期太长,耗不起有没有效率更高的办法。
别说没告诉你——直接去法院申请支付令,对于借贷关系明确(证据充分)的纠纷,甚至不用打官司,法院会要求对方15天内还钱,如不还钱,可直接申请“强制执行”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才能不伤和气的拿回来?
在讨债要账时,利用好债务人的这6种心理,要回钱就不难。
1.自负心理
中国人都爱面子,生意场上的老板,更爱面子。所以,在讨债要账时,如果能刺激起债务人的自负心理,让他努力想维护自己的面子,那么,肯定是有助于要回钱的。比如,你可以这样说:“赵老板,你们公司在行业内的实力和口碑是数一数二的,你本人也是深受大家尊重,欠我的这点钱,对你而言就是九牛一毛,你看,要不……”
2.利己主义
商人讲究的就是利益,欠债之人也是如此。因此,追债的时候,一定要把其中的利害关系说清楚,让对方知道,让对方得到更多的利益,那么要回来就容易多了。比如,您可以对一位顾客说:“如果您能把所有的钱都付清,我们可以给您百分之三的利润,另外,我们公司对您的信贷额度,将会大大增加。”
3.同情心心理学
“欠债还钱,孙子还钱”,这就是商场上的一个无可奈何的事实,反正都是“孙子”,索性在讨债的时候,卖萌卖萌,博取“大爷”同情。这对苏韬来说,无疑是一种伤害,因为他欠了苏韬的钱,但如果能拿到钱,那就更好了。对于商人来说,和钱比起来,面子上的损失还是可以接受的。
4.仿效心理学
人都是有好胜心的,别人给你做了榜样,你就会向别人学习。在追债方面,这个方法也非常有效,告诉欠债人有关别的公司如何迅速偿还债务的事情,同样可以帮助他们追回欠款。例如:“您看,李先生的欠款比您还多,而且他的生意也没有您好,但是他已经付清了所有的欠款,您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对不对?”
5.恐惧症
在商场上,当你要钱的时候,遇到了这样的人,你的很多灵活的方法,都是行不通的。这时候,冯宇就可以用暴力的方式,吓唬吓唬他们,让他们赶紧还钱。“我已经向律师咨询了怎么起诉,如果你还不还钱的话,我们就只能上法院了。”
6.公平心理学
人总是会有一种对公平的追求,即使他自己并不相信。“马老板,你做生意这么多年,欠钱的事情,我就不多说了,我对你已经很好了,我没有要你,也没有要你的钱,我不会让你吃亏的,我不是故意要钱,也不是故意逼你,更不是故意耍手段,你要理解我!”
在借贷发生前,最佳做法是签订一份书面借款合同,明确金额、利率、还款日期等重要条款。如果真的是基于对方信誉好而选择了口头协议,那么至少保留好转账凭证、聊天记录等可以作为证据的材料。
如果不幸遇到了熟人借款不还的情况,不必过于担心破坏关系。实际上,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样也是保护双方关系的一种方式。当然,采取法律行动之前,可以尝试和解,通过协商解决问题。如果协商无效,不妨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