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残鉴定如何确定最佳鉴定时机

杨一凡律师 2024.04.01973人收看
导读:
对伤残鉴定,我们建议在交通律师的协助下把握鉴定时间,并选择合适的鉴定机构,因为虽然我国的伤残鉴定标准是统一的,不同的时间,让鉴定的结果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交通律师办理过成千件案件,对各家鉴定机构会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理解,可以大大鉴定鉴定成本,并让鉴定对受害人最为有利。

在现代社会,工伤和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时有发生,而伤残鉴定成为衡量伤害后果的重要手段。理解“伤残鉴定多久可以做”对受害者至关重要,不仅涉及赔偿的时效性,更关系到其合法权益的维护。

简单来说,伤残鉴定是对受伤者因伤害事件造成的身体损害程度进行评估的法律过程。它涉及到医疗诊断证明、相关法规标准以及专业的鉴定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伤者或事故受害者在一定条件下有权要求进行伤残鉴定,并依此来主张相应的赔偿权利。

在探讨“伤残鉴定多久可以做”之前,我们需明确鉴定的时效性。通常,伤残鉴定的时间应选择在伤情稳定后进行,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法律上并没有硬性规定必须在何时进行鉴定,但一般建议在伤后3至6个月间,具体时间视伤者恢复情况而定。

如何确定最佳鉴定时机

鉴于每个案例的具体情况不同,最佳的鉴定时间亦有所差异。为了确保伤者的权益不受侵害,以下建议可供参考:

1. 咨询专业的医疗机构,了解伤情恢复的预期时间及可能出现的后遗症。

2. 根据医嘱判断伤情是否已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3. 结合具体的伤情和恢复情况,及时与专业律师沟通,制定合适的申请鉴定计划。

伤残鉴定并非随时可做,而是需在伤情稳定后的适当时间内进行。正确把握这一时机,不仅有助于维护伤者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推动案件的合理解决。

交通事故造成伤残什么时候可以做鉴定?

我国统一的伤残鉴定标准为《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下称《分级》),其把伤残的级别从一级划分到十级不等,其中一级伤残最为严重,十级伤残最为轻微。在鉴定的时间问题上,根据《分级》:应在原发性损伤及其与之确有关联的并发症治疗终结或者临床治疗效果稳定后进行鉴定。

实践中,伤残鉴定的时间一般为3个月以上12个月以内,但对一些比较严重的伤害,或一些特殊的地区,鉴定时间可以延长到12个月以后,对伤残鉴定时间,受害人应当认真对待,因为过早的鉴定,很可能导致后遗症未显现,降低伤残级别;而过晚的鉴定,又可能让伤害恢复完善,而不存在级别。伤残鉴定必须认真把握鉴定时间,否则将会大大降低赔偿,毕竟,一个级别,就有可能是几万、十几万的差距。

受伤多久后可以做伤残鉴定?

伤残鉴定包含大家平时所理解的工伤鉴定、交通事故鉴定、保险伤残鉴定等。伤残鉴定是评估因各种事故或事件(如工伤、交通事故、医疗损害等)造成的身体损害程度及对个人生活造成影响的鉴定。通常由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鉴定原则是依据前期的伤情基础和后期的恢复情况来做综合评判。依据文件是《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 16180-2014)、《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两院三部联合发布并于2017年01月01日起施行)及《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及代码》(JR/T 0083-2013)等。

伤残鉴定一般要求被鉴定人伤情稳定或治疗终结,鉴定时间一般是以事故发生之日起算,区间为3-12个月以上。常见的伤残情况时间如骨折涉及关节活动度的损伤一般为3-12个月,颅脑及神经类损伤如遗留肌力下降等一般要6个月,植物人一般需12个月以上才能做伤残鉴定。

司法鉴定实践中的鉴定时机

因此,根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规定,各地司法鉴定机构均以临床医学一般原则所承认的临床效果稳定(即在各种因素直接所致的损伤或确因损伤所致的并发症治疗终结)时,作为评定伤残的合适时期。鉴定时机的选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情形:

(一)可在损伤后3个月内进行鉴定

适用于以原发损伤后果作为鉴定依据的案件,包括:肢体、脏器缺失(甚至缺损);肋骨骨折(6根或12根、无畸形愈合)、肋骨缺失(4根以上);内脏切除、修补术后;颅骨和颌骨缺损;牙齿脱落或缺失(7枚以上);颈椎压缩性骨折超过1/3;椎体粉碎性骨折;椎管内骨性占位(不包含脊髓损伤);骨骺损伤;植入永久性的人工假体损坏等。接受委托时应当明确告知被鉴定人,伤残鉴定后有可能影响“三期”评定。

(二)至少在损伤3个月后进行鉴定

一般适用于组织器官功能障碍为主要依据,包括:椎体压缩性或爆裂性骨折,影响功能障碍(不含脊髓损伤);骨盆骨折后的畸形愈合;肋骨骨折的畸形愈合;心、肺挫伤,肋骨骨折引起的胸膜粘连;肢体骨折或软组织(肌腱、韧带)等损伤后涉及关节功能障碍(含手、足功能);肢体骨折未手术且不涉及功能障碍;面部或体表瘢痕(不包含色素改变)等。

(三)至少在损伤6个月后进行鉴定

适用于以损伤并发症或后遗症作为鉴定依据的案件,主要包括:面部或体表瘢痕(含色素改变);视、听、嗅觉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颅脑损伤后涉及智力缺损、精神障碍、大小便失禁、语言功能障碍、植物生活状态;脏器损伤后的功能障碍;非稳定性骨盆骨折等。伤后间隔较长时间手术的,鉴定时间需相应的延长。

(四)至少在损伤9个月后进行鉴定

适用于中枢或周围神经损伤引起的肢体瘫痪。但有时因案件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可放宽至损伤后6个月后进行鉴定。

(五)至少在损伤后12个月后进行鉴定

适用于:肢体长骨骨折并发骨髓炎、骨不连,以及外伤性癫痫等。

(六)未拆除内固定物的鉴定

1、内固定物不跨关节、不突入关节腔隙或者没有破坏关节囊,不影响伤残等级评定的,可按骨折愈合标准选择鉴定时机。如:肋骨内固定、脊柱骨折内固定、临床认为不必取出内固定且出具证明(建议意见)的。2、对肢体邻近关节的内固定在位,可能影响关节功能并需据此关节功能评定伤残等级的,原则上需取出内固定并经适当功能锻炼2个月以上方能进行鉴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进行鉴定:(1)内固定在位符合标准中鉴定技术规范或条款规定情形的;(2)因年龄(60周岁以上)、身体等原因,为避免可能的手术风险,被鉴定人书面申请或临床出具不宜取出证明(建议意见)的;(3)双方当事人同意根据现状进行鉴定的。

(七)疑难、复杂的损失鉴定

对疑难、复杂的伤情认定时限无法确认的,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终结时间》所规定的治疗终结时间为认定时限。如果外伤后进行较长时间护理的,鉴定时限相应拉长,原则上不得超过2年。凡是涉及临床证明(建议意见)、当事人申请、双方同意按现状鉴定情形的,均需在鉴定意见书中予以说明。临床证明(建议意见)原则上由手术医院作出。

 

面对复杂的法律实务问题,“伤残鉴定多久可以做”是每位伤者都应该关注的问题。正确的时间和程序选择,将直接影响到最终的赔偿结果。如果您遇到此类法律难题,建议咨询律总管本页面的专业律师,以便获得更为权威、专业的法律服务与支持。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
  • 许瑞林

    2025/4/9 19:30:19

    立即咨询

    上下班期间发生交通事故如何争取双赔?北京上下班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致残,除了伤残赔偿金等交通事故的赔偿项目之外,如果符合条件,还可以同时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赔偿,一次性的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交通事故赔偿和工伤赔偿可以分别获得。像在北京我们就帮助很多的受害者拿到了双赔。如果你也有类似问题,可以联系我帮你处理。

  • 交通事故的鉴定时机确定标准是:损伤后病理变化经临床治疗后得到完全或部分恢复并维持稳定的时期,鉴定材料应当包括入院记录;出院记录;出院小结病历本;疾病诊断证明书等。
  • 骨折伤残鉴定的最佳时间,做伤残鉴定最佳时间

    骨折伤残鉴定的最佳时间,做伤残鉴定最佳时间

    内容:伤残什么时候做鉴定最好1、工伤认定之后,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就可以申请进行劳动能力鉴定,2、医疗上一般认为在治疗三个月后,属于稳定需要的最低时间,所以伤残鉴定至少要在工伤治疗三个月之后做,如果有的伤残治疗没有结束,或达不到稳定,还需要继续顺延做伤残鉴定的时间才合法、合理、合适,做工伤鉴定的最佳时间是等到伤痊愈后再做,因为一般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也是以事故直接所致的损伤或者是因损伤所致的并发症治疗终结为准的,法律规定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所在单位应当向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伤残鉴定什么时候做最好1、必须在做出工伤认定书之日起1个月内申请,3、工伤鉴定在事故发生后的一年之内做都合适。

    2023.08.11621人收看
  • 许瑞林

    2025/4/9 14:20:29

    立即咨询

    发生交通事故受伤,哪些项目必须赔?发生交通事故,无论伤情是否严重,是否能评上伤残,下面6项都是必赔的,收藏好,避免需要的时候找不到。第一,医疗费,第二,因伤导致的误工费,第三,因伤需要人照顾导致的护理费,第四,按医嘱加强营养所产生的营养费,第5,需要复查时产生的后续治疗费。当然,后续治疗费如果实际发生了,就直接按照医疗费合并。第6呢,因事故导致的财产损失。如果您还有什么其他不明白的,可以后台留言咨询。

  • 交通事故中的鉴定时机确定标准是损伤后病理变化经临床治疗后得到完全或部分恢复并维持稳定的时期,鉴定需要的材料有入院记录;出院记录;出院小结病历本;疾病诊断证明书等。
  • 伤残鉴定做的早后悔了,伤残鉴定最佳鉴定时间

    伤残鉴定做的早后悔了,伤残鉴定最佳鉴定时间

    内容:如果过早进行伤残鉴定,可能会低估伤者的伤情,从而影响赔偿金额,如果过早进行伤残鉴定,鉴定结果可能会相对较低,从而导致赔偿金额不足,如果自行进行伤残鉴定,可能会存在以下风险:1. 鉴定结果不被认可:自行鉴定的结果可能不被法院或保险公司认可,从而影响赔偿金额。

    2023.09.114250人收看
  • 许瑞林

    2025/4/8 10:50:50

    立即咨询

    交通事故肋骨骨折只要达到6根就可以平,伤残都是可以和解解决的,但是呢,要提醒大家,交通事故呢,有些伤是不适合和解的,比如大关节伤或者颅脑伤,这些呢,后遗症风险都比较大,如果和解解决,将来一旦发生了后遗症或并发症,就很难再向对方索赔了。通常情况下,我们建议第一次索赔通过诉讼解决,保留后续的追诉权,这样一旦将来再发生后遗症,我们还可以找对方继续索赔,这样才是对我们伤者最有利的保障。如果你有交通事故问题,可以后台留言,我来帮你处理。

  • 律师回复中...
  • 伤残鉴定如何确定最佳鉴定时机

    伤残鉴定如何确定最佳鉴定时机

    内容: 对伤残鉴定,我们建议在交通律师的协助下把握鉴定时间,并选择合适的鉴定机构,因为虽然我国的伤残鉴定标准是统一的,不同的时间,让鉴定的结果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交通律师办理过成千件案件,对各家鉴定机构会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理解,可以大大鉴定鉴定成本,并让鉴定对受害人最为有利。

    2024.04.01973人收看
  • 许瑞林

    2025/3/21 16:02:49

    立即咨询
    北京顺义区交通事故,当事人受伤桡骨骨折,元甲团队精准出击,根据伤情最佳时机安排伤残鉴定,评上十级伤残,当事人非常满意送来一面锦旗。我们深知每一场事故都是人生的急转弯,元甲为您守护规则,争取高额赔偿款,让您安心生活。
  • 不可以。交通事故受害人进行伤残等级评定的时间应当在事故直接所致的损伤或确因损伤所致的并发症治疗终结后。根据你描述的情况,对方进行伤残等级鉴定的时机尚未成熟,因此,在对方治疗终结后,你可以要求对方重新鉴定。
  •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最佳时间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最佳时间

    内容:一般来说,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应在治疗结束后的稳定期进行,那么,为什么要在治疗结束后的稳定期进行伤残鉴定呢,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是指对交通事故造成的身体伤害进行医学检查、诊断和鉴定,确定伤残程度,并提供伤残赔偿依据的过程,最好在治疗结束后的稳定期进行鉴定,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同时,在进行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医院和医生,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所以,最好在治疗结束后的3-6个月之内进行伤残鉴定。

    2023.06.16985人收看
  • 许瑞林

    2025/3/11 15:36:20

    立即咨询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如何评上更高伤残等级?如何做对自己最有利?如何做伤残鉴定?
  • 做伤残鉴定最佳时间

    做伤残鉴定最佳时间

    内容:做伤残鉴定最佳时间:如果是作伤情鉴定,事发之后应当及时作;如果是作伤残等级鉴定的话,工伤事故发生可能构成伤残,一般要求待工伤职工伤情稳定后,就可以到劳动能力鉴定机构为工伤职工申请伤残等级鉴定。

    2023.05.1845人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