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农村老人赡养问题_农村老人抚养大学生

导读:
农村儿女不抚养老人,这种事情在农村现在还真是越来越常见,很多农村年轻人虽然自己在外面打拼,但是自己的儿女却在啃着自己的父母,这也算是一种变相的啃老。
一般在农村的传统风俗里,如果家里子女众多,一般都是老人和其中的一个孩子一起住一起过(以小儿子居多),就由这个孩子进行抚养,同时老人的地也归抚养的孩子所有。在这种形势下,老人的其他子女容易产生矛盾,都认为既然父母的地归了和父母住在一起的兄弟,所以自己就没什么养老的义务了。
不管是富裕家庭,还是经济稍显拮据的人家,为人父母者,大多都是尽自己所能的先给孩子提供好的物质条件,而自己和家中老人都是往后靠一靠的。
而大多数老人的观念呢!也都是以孙子孙女、儿子女儿为先,什么事情都先替他们考虑,而自己呢甘愿排在最后。
尊老爱幼,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现在的家庭,很多却是一边倒的“爱幼”,而少有“尊老”,可能这和家庭教育多少有点关系吧!
试想,很多家庭中应该都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吃完饭,孩子碗筷一扔就顾自己玩去了,父母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或有懂事的孩子想帮父母干点活,大人也是赶紧拦着不让干了。一怕干不好,二怕磕着碰着,三怕耽误学习。
家里有点好吃的,父母也总是要留给孩子吃。很多孩子将好吃的全都吃完了,也不会想起给父母分一点。其实,有些孩子在刚开始的时候也会和父母一起分享,但大多父母面对孩子递过来的东西,总是会假称“不喜欢吃,不爱吃”,久而久之,孩子们也就信以为真,理所当然不再与父母分享了。
孩子一旦生病,父母总是没日没夜的守在他身边,忧心焦虑,忙前忙后。而当孩子一康复之后,所有的辛苦付出对他们来说都不值一提了。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孩子们觉得,父母所为我付出的,都是他们本应该做的,这是为人父母的职责和本份。独独没有领略到,父母为之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对他们的爱!
为了孩子,父母们倾尽所有,无怨无悔!到最后,给孩子养成了“父母为我做什么都是理所当然的,而我只需接受就行”的观念!甚至有些孩子还会抱怨自己的父母能力不如其他的父母,给予自己的也不如其他父母给予他们孩子的更多更好。?
等到这些孩子自己长大为人父母后,他们也就自然而然地沿袭了他们父母的那一套:只知一个劲地疼爱自己的孩子,却忽略了曾经也是这般疼爱自己的父母!
甚至于很多人在自己成家有子女后,还在心安理得的享受来自父母对自己各方面的给予,甚至还有理直气壮的要求父母继续为自己付出的。
与其说这些子女不孝顺父母,倒不如说他们不懂得如何孝顺父母更恰当!因为从小到大,他们都是接受爱的那一方,而少有对父母付出过爱!他们缺少了爱父母的能力!
这些人,怕是只有等到他们的子女也如此这般对待他,他才会追悔自己未曾孝顺父母,也没教会孩子孝顺老人的能力吧!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做父母的不要太顾及儿子,也要有点私心,给自己留有余地。不要为了儿子的婚事,把自己一生所有的积蓄都拿出去,连自己的养老钱都不留一点。到时儿子都不肯赡养了,后悔已来不及了。儿女养老,天经地义,父母辛辛苦苦把你拉扯大,我们应当像照顾自己孩子一样照顾我们的父母。你能记得,他们当初也是这么养育我们成长的吗?你们也会老的。问问自己老了怎么办?中国有句古话百姓以孝为先,希望大家看一看,我们都会老的。常回家看看吧!家里有你的亲人。
农村的老人基本上都是生活在自已儿子家里,有的和女儿一起生活,身边基本上都有一个子女在照顾。无人抚养的老人,基本上都是无儿无女的五保户,五保户到六十岁是到敬老院养老的,国家有这方面的政策。
国家对农村养老这一块也是比较重视的,把敬老院建设得十分漂亮,各种设施十分完备,有专业人员照顾护理,一日三餐饭菜花样翻新,老人在敬老院的生活还是十分幸福的。政府部门每到法定节假日,都组织人员去敬老院慰问,带去礼品和慰问金,并且有文艺演出的人员,为老人献上节目,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
如果是老人儿女双全,是不能去养老院的。老人的子女如果不尽赡养义务,可以找村干部或乡民政所,乡妇联,对老人子进行批评教育,是恶意不养老人的,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有法律为老人撑腰,老人不用担心。
总之,对老人要多尽孝心,无论什么情况,自己多吃点苦,多受点委屈,也要把老人照顾好。
现在关于赡养问题真多,因为是过渡时期。相信现今五十以下人都看到了现实的残酷。所以今后绝大多数人不会再依靠儿女养老。因为,人性如此。年轻人体会不到老人的艰难,等自已老了,父母早己去世。所以今后,人,不会再指望别人!其实除自已而外,指望任何人都不会被理解。今后会更加现实。
农村老人没有人抚养,我很高兴来为大家解答一下吧!为什么没有人抚养呢?是不是没有儿女,如果真实没有儿女,现在国家政策好有国家抚养。有儿有女怎么不抚养自己父母呢?难道还要国家来抚养吗!哪么,做人在世生儿生女有什么用,还不如打单身,打单身还有国家抚养。但道理归道理,现在可实存在这种情况!我村就有个这样无良心的人,他父亲早年过世,就有个七老八十岁的老娘。她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按道理来说这是很享福的,可怜便便没有这个命。本来七十多岁的老娘,几兄弟 轮着抚养这也很合理,可怜住着鸡窝一样的土砖房。当然老人并不嫌 弃,问题是她大儿子连口粮都不给,他几个舅舅到他家几次做思想工作,他也不理根本无法解决。后来我村干部也跟他说了多次同样不理!最后他老娘到乡政府告他,结果乡政府派人来还有派出所到他家,强制执行,如果不给口粮抓他座牢。结果他吓到才给娘的口粮,一个人连起码的道理都不懂还做什么人呢?你也有儿有女何必呢?三个儿子还养不起一个老娘吗!就是在村里也没意思见人。还要把闲话给别人说,哪么,有人说靠国家,现在还没到那一步,目前还是靠儿养老。
还能怎么办!五宝户,低保户,敬老院!成为了出路。
农村的老人没人照顾,就是政府红你送大米和豆油你得有人做,我舅家有个儿子就是在南湖宾馆打工,得了脑血栓回四平住院了,没爸爸妈妈,没家没地方去了,只好找政府去了敬老院了,家里弟弟管他,也是很可怜,总是有病,有时管我要点钱,我给他邮去他还取不出来,身份证丢失,敬老院院长帮他取出来,我去年想给他邮双鞋和药,到那后几经周折,他那离邮局远,人家来电话要车费说几十里路,我用微信给他20元钱 可是说他没在敬老院,去精神病院了,很寒心 无能为力 真是欲哭无泪,怎么能变成精神病了 一定是在那里很难。农村人没爹没娘好可怜,上敬老院的下场真惨。可怜!
现在国家政策好了,没有人抚养吃五保、低保。自理困难送养老院,我村五保户有的上养老院,有的在审批。
农村老人没有人抚养,那看有儿有女没有,要是有儿有女,不管老人那要追查儿女的法律责任。
如果无儿女,那要到60岁,国家会给养老的,作要提出申请,经过社区镇政府,县级批准五保然后进入敬老院以养天年!
这个问题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有子女,一种是农村的五保户,前者基本不会出现农村老人没有赡养的问题,法律规定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况且国家近几年加大力度对农村老年人的福利,确保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五保户就更不用说了,直接进入政府办的福利院生活。
农村每个乡镇都有敬老院,孤寡老人和五保户到了一定年龄,就可以申请去敬老院安度晚年。
说实话,农村人如果老了真的没有人养老,只能是自生自灭。自己的亲生子女无情不管老人,邻居没义务去管,政府的帮助是提供给住处,给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不可能派人天天守着伺候。
讲一个真实的例子。
进入2020年后不几天,某地一个老头死在家里多天无人知道,当邻居去他家把门弄开后,看到的是老人死在床上,脸被老鼠吃了。家里政府给送的米面油还一点没动。
老头并不是无儿无女,而是一生养老两儿五女七个儿女。
儿女们都健在,两个儿子,还有两个女儿,都在老人附近居住,就是没有一个随时去看看老人,关心关心老人的生活。
老人住的是简易房,可以说是政府给建的。
房子建好后,政府给补贴两千元,刚拿到手,就被大儿子要走了。
像这样无人赡养死在家里的老人不只是农村有,城里也有。
去年曾经在网上看到一老太太死在家里地板上几天后邻居发现打电话给其儿子,儿子才回家料理后事。
因此,不只是农村有不孝子女不赡养老头人,城里同样有。
一个熟人,夫妻俩三十多少才有了儿子,像宝贝疙瘩一样疼爱儿子。如今儿子四十多了,不仅没有成家,还欠一屁股债,让老母亲想办法还,老母亲都能愁死。
像这样的儿子将来有可能给父母养老吗?
老了有没有人赡养,关键看年轻时候自己是怎么对待老人的,怎么教育子女的。
农村老人有很多人都没有低保,也有的老人有低保、有养老金、伍保护这些的,大部分都是有的,国家补贴老年人的。
现在也有很多人年轻时没有生育,甚至有的能生育也不想生的都有,很多年轻女人来说能生也不想生,现代生活丰富了,只要有钱就可以了,生忙不完,死带不去,等我老了我有钱还可以拿得到吃,没有人扶养也是一样有吃得,育儿女只是防老找不到吃的,反正走了也不是那个样吗?有很多人这么认为的。
但是说句实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儿女强百倍,不要想着有钱万能事事行,如果真老了那就什么都来不及了。
农村的老年人,如果真正没有法定抚养义务人或者法定抚养义务人没有抚养能力。应当由本人申请或者由村民小组提名,经村民委员会审核,报乡镇政府批准,发给《五保供养证书》,凭《五保供养证书》享受五保待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主管五保供养工作,乡政府管理五保供养工作,村委会协助乡镇府开展五保供养工作。五保的内容包括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