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去哪个部门_劳动仲裁开庭注意事项

导读:
劳动仲裁该如何申请?
首先,通过您摘要中介绍的一点,主动离职对你的劳动仲裁不利,你完全可以印公司未签劳动合同导致被动离职。要知道仲裁和法律都要讲究字面的,所以记住,公司事先违法在前,才导致你被迫离职的。
其实劳动仲裁说简单很简单,只是要有时间和证据做准备,如果你证据准备和收集的差不多了就可以直接进行了。一般两三个月甚至更短时间都能仲裁完成。
证据方面不用多说,要多保留物证,包括未签劳动合同的录音、录像以及工资证明、工资流水和工资条,包括社保和公积金记录等等。
没买社保和公积金的话直接去社保局进行投诉就可以了,仲裁可以以未签劳动合同为名,先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然后再进行仲裁,仲裁之前会有一次协商,如果已经走上仲裁的路,那么协商的意义也不大,因为前提是损失劳动者补偿金为协商成功的,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大多数公司和员工的协商成功都是各自让步。
如果能最大限度的获得补偿金还是直接仲裁为好,如果仲裁对员工有利,公司不按照结果履行,那么就可以进行上诉了,让法院去判决。
很多时候,员工都会觉得因为耽误不起时间而放弃了合法的权益,但是针对违法行为,我们一定要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获得最大限度的补偿,这样时间虽然长点,但是回报也大!
企业不给员工购买社保,并签署合同,属于违法违规行为,可以主张赔偿。
1、准备证据,包括工资条、银行流水、考勤记录、办公的邮件往来、工服工牌等,最主要的是工资条和银行流水。如果上一份工作有购买社保的,可以再准备份社保清单,证明公司没有购买社保。另外,还需要证明入职时间(例如hr的通知等)。
2、带上自己的身份证及复印件,到公司所在区的仲裁委员会去申请。打印单位的工商注册登记资料(一般仲裁委员会附近都有打印店,老板特别熟悉业务)。资料准备好后,现场填申请书,申请书有模板,要清楚自己主张哪些赔偿,例如没有签劳动合同要赔偿双倍工资,并要求公司补缴社保。提交的资料有哪些缺的,工作人员都会跟你讲。
3、申请后,会给到你一份副本,并有仲裁开庭的时间。凭这些资料可以到公共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会安排法援律师免费服务,一起开庭。
4、接下来就可以交给律师了,律师会根据你提交的资料跟你沟通确认,并教你补充其他更有利的证据。仲裁委那边会通知企业,不要自己跟企业对接。
仲裁需要注意事项
一、有效期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二、有效证据
证据包括材料和证人。
材料,你可以收集:考勤记录,工资银行流水,工资条,工牌,工作服,一切带有你工作的公司标致的物品都可以作为证据。
手机拍的照片,录音等等,也可以作为证据,需要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核实。
证人:你的家属和工友都可以成为证人。
三、诉求
去仲裁,你要有个明确的要求:
1、恢复劳动关系;
2、纠正违法行为,比如没有签劳动合同的,要求签订劳动合同,没有加班费的,要求设立加班管理规定,计算加班费等等。
3、补发工资,补发加班费;
4、要求补偿,因为单位的违法行为,你可以要求补偿。
以上注意事项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具体的都要落实成文书向仲裁庭提交,还是建议找律师商量,以律师的意见为准。
发现了被侵权,千万不要忍让,或抱着息事宁人心态,必须去争取,去维护自己的利益。记得维权热线:12333或12345
仲裁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时,解决双方矛盾的一种途径。但是申请劳动仲裁是有一定的范围的:主要是劳动者与企业劳动关系方面的纠纷。而且,劳动争议需要仲裁前置的, 也就是说,需要先经劳动仲裁部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满的才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也就是说,劳动仲裁是前置程序。
关于申请劳动仲裁
1、申请劳动仲裁和劳动仲裁依据的主要法律:《劳动法》、《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件》、《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的有关规定。
2、劳动仲裁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必须有当事人的申请,否则,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该案件。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当事人,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书面申请内容包括:申诉人姓名、职业、住址、工作单位,企业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被申诉人的情况;申请事项,申请依据等。
3、仲裁委员会接到仲裁申请书后,应当进行初步的材料审核。对申诉材料不齐的,或者情况不明的,可以要求申诉人及时补充。材料核对后,需要进行初步的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确定仲裁程序,先进行调解,或者调查取证、补充证据,作出裁决等。
4、员工申请劳动仲裁,最简单的技巧,是根据不同情况,直接举报,而不是先仲裁。比如涉及劳保费用问题,可以向劳保局举报;涉及工资薪酬、待遇、个人权益受到侵害等问题,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进行举报;或者直接就个人问题向当地党委政府等分管领导申诉。在这种情况下,员工承担的举证责任和材料要求比较少,省心省事,而且因为行政执法部门和领导的直接过问,办事效率会更高,执行结果会更有保证。
劳动仲裁就是打劳动官司,因此有一定的程序。先来看看劳动仲裁的程序:提交仲裁申请书――受理――开庭――裁决/调解/撤诉――向法院申请执行/起诉。
第一步:提交仲裁申请书
一般仲裁院都有劳动仲裁申请书的格式,去索要一份就行。仲裁申请书就相当于诉状,主要包括申请人的信息、被申请人信息、请求事项、事实和理由四个部分。申请仲裁时除提交仲裁申请书,还需要有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被申请人单位工商注册信息,单位工商注册信息可在全国企业信用网上查询打印。如果委托他人办理,还需授权委托书等资料(通常可以委托律师、法律工作者、近亲属、社区推荐的人这几类,不能随随便便找一个人)。
第二步:受理
一般提交仲裁申请书后,五个工作日仲裁院就会通知你受理与否,通常受理通知书和开庭通知书是一并领取。
第三步:开庭
领取受理和开庭通知书后,就等着开庭了。我们这里开庭时间一般排在提交仲裁申请一个月后,因为案件太多了。各个地方不一样,视案件多少和仲裁工作人员多少情况而定。
开庭之前需要提交相关证据复印件,如有证人需提交证人出庭作证申请书并附证人身份证复印件。音、视频需刻录成光盘提交,附文字说明。开庭当日需带上证据原件,庭审质证,质证完后会退还。
第四步:调解/撤诉/裁决
这是三种不同的结果,一个案件只有一种结果。关于调解,双方当事人在领取文书后,可以自行调解,达成一致可以由仲裁作调解书,程序终止。如果双方未协商好,开庭当日也可以调解,仲裁员组织双方调解。庭审过后也可以调解。调解从受理到裁决书发出前均可。撤诉,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申请人自行撤诉,一种是开庭当日申请人未到庭,按自动撤诉处理,第二种情况就默认你自己不告了。针对这两种情况,仲裁都会出具仲裁决定书。只要仲裁还未作出裁决书,申请人都可以申请撤诉。如果申请人未撤诉,双方调解也未达成一致,那就只有由仲裁委作裁决书了。一个案件只有一种结果,要么是裁决,要么是撤诉,要么是调解。
第五:向法院申请执行或向法院起诉
只有仲裁结果是裁决的形式才能向法院起诉。非终局裁决,任何一方当事人对裁决结果不服,都可以于领到裁决书后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是终局裁决,则只有申请人可以起诉,被申请则只能向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这个申请撤销的时间是30日内。如果双方对裁决结果都没有异议,但是被申请人又拒不履行生效裁决,那么申请人可以在被申请人领了裁决书15日(非终局裁决)/30日(终局裁决)后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因为这时裁决书生效了。调解书是签收之日就生效,如果被申请人未按约定履行,则申请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撤诉,则不存在这两个问题。但有一点值得注意,如果是自己主动申请撤诉,则还可以就同样的请求事项再次申请仲裁,如果是因为未到庭而按自动撤诉处理,则不能就相同事项再次申请,可去法院直接起诉。法律只保护想保护自己权益的人。如果自己都不重视自己的权益,法律会默认你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