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不是法定继承人_是不是有遗嘱就可以直接继承财产

导读:
有遗嘱的话,就算有继承人也不一定能的什么动西,这个主要就是要看遗嘱的内容,如果遗嘱内容上面明确写明由继承人继承遗产或其他东西,那么继承人是可以继承的,要是遗嘱上面有明确写明该遗产或其他动由除继承人之外的人继承,那么继承人是得不到任何资产的!
留有遗嘱并不一定可以按照遗嘱进行继承,为保障遗嘱的效力建议老人咨询专业的律师,生前立遗嘱既可以减少百年之后子女的纠纷,也可以确保自己对百年之后财产的处理,所以遗嘱的效力尤为重要。
先说说遗嘱和继承的区别,再简单介绍一下凭借遗嘱如何办理继承:
“遗嘱”和“继承”的区别
虽然在我国继承法中明确规定: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不同形式的遗嘱,如何办理继承?
凭借遗嘱,有三种办理继承的方式:
(一)直接办理继承手续
以“遗产是房产”为例,其他类型的遗产同理。
如果遗嘱形式是“公证遗嘱”,可以凭借公证遗嘱去不动产登记中心直接办理房产继承过户手续。但是,某些地区的房产登记机构仍要求有《继承权公证书》或者《法院判决书》,这就涉及到第二和第三种办理方式。
(二)通过继承权公证的方式办理继承
这种办理方式适用于其他法定继承人没有争议的情况,又称为“公证继承”。
拿着遗嘱,所有法定继承人(第一顺序继承人有在世的话,只需要第一顺序继承人;第一顺序继承人全部不在世的情况下,要第二顺序继承人)到公证处,办理《继承权公证书》。拿到公证书之后,再凭此去相应的财产管理机构办理继承过户手续。
(三)通过法院判决的方式办理继承
这种办理方式适用于其他法定继承人有争议、且无法协商一致的情况,又称为“诉讼继承”。
通过诉讼的方式,经过法院判决,出具《法院判决书》。在遗嘱合法有效的前提下,大概率依然会判遗嘱继承人继承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