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抚养权一方再婚_离婚争取抚养权

姚平婚姻家事律师 2022.09.2829人收看
导读:
关于离婚时,婚生子女的抚养权归属问题,法律规定颇多,我们具体看一下目前司法实践中,决定抚养权归属的几点要点!

一、孩子出生后到2岁的抚养权归属。

在这里一般原则是抚养权归母亲,但特殊情况下孩子从出生后到2岁之间跟随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生活的,一般情况下不是变的。所以原则是跟随父母,特殊情况谁一直照顾归谁。

二、孩子2岁至10岁间。

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在这个阶段的孩子一般考虑如下方面:

1、二人的收入;

2、二人的生活地区,例如城镇与乡村;

3、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男孩抚养权一般情况下归男方所有,女孩抚养权一般情况下归女方所有。这是考虑到孩子长大后生理和心理上的问题,同性之间更好交流;

4、随谁生活学习较多,由谁抚养。一般情况下法院是不会擅自改变孩子的生活学习的环境;

三、孩子10岁至18岁。

在这期间的孩子,法院除考虑第二点的情况外,还会争求孩子的意见。之后法官会综合考量,根据对孩子身心发展有利为目的,将抚养权判给对方所有。

综上,是目前的司法实践中关于离婚纠纷抚养权归属问题的判定。但在离婚中抚养权判定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日后的生活,若抚养人出现一些情况下,对方可以要求变更抚养权的。

从我自己遇到案件处理说说吧。很多人回答没有看清提问的具体情况,泛泛而谈抚养权处理,这个问题是因为小孩处于哺乳期不满两岁,所以抚养权暂时判给女方了,也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男方想过了哺乳期再争取抚养权,其实是要求变更子女扶养关系,根据《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扶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十六条规定,有以下三种情况可以起诉变更:一是扶养子女一方患有严重疾病或者伤残无力继续扶养子女,二是扶养子女一方不尽扶养义务或者虐待子女或者有其他对子女身心健康不利的情况,三是小孩十岁了,要求随另一方生活,且该方有扶养能力的。所以如果要变更,看看是否符合这些情况,如果没有,法院也不会轻易变更的,最好的办法是对小孩多关心,多培养感情,等小孩自己选择,毕竟其他情况概率很小。

一般离婚时对于抚养权的归属,可以由双方协商处理,一旦协商不成,则由法院判决。法院判决抚养权归属,一般根据有利于子女成长原则处理:主要考虑夫妻双方的学历、工作、收入、年龄、家庭环境、子女的年龄、成长环境等因素。

同时在司法裁判中,一般两岁以下的子女,由女方抚养。十岁以上的子女,法院会征求孩子的意见。抚养权和抚养费用判决以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方抚养条件发生变化时,可以重新起诉要求调整抚养权或抚养费。

我国的国情原则上都会把孩子判给妈妈。

除非

男方丧失生育能力

女方思想品质有很大的问题

女方有严重的传染病

女方有许多不良爱好

女方人际关系复杂

女方是严重过错方,且孩子爷爷奶奶意见很大

女方没有经济能力

女方有刑事犯罪事实

如果,您没有以上的情况。那么,争取孩子的抚养权问题不会太大!祝您幸福!

离婚对于孩子来说伤害是最大的,夫妻在离婚的这件事上还是要考虑清楚。如果说真的离婚了,一般情况下,孩子优先权都在母亲的手上,除非女方没有扶养的能力,或者女方不想要孩子,所以还是奉劝各位不能离婚,不能总找借口没有感情了,如果你们没有感情,干嘛还要生孩子呢?你们总不能生下就不管孩子的感受吧。我就说这么多了,大家别喷哦

现在社会离婚率越来越高了,随着也出现了争吵不休的孩子抚养权,那么我们在现实中该如何最大可能地争取孩子的抚养权呢。

女方有利因素:1.《婚姻法》固定,孩子如果在2岁以下,一般归女方抚养,便于幼儿长大。2.孩子是女的,快接近10岁,一般归女方抚养,便于母亲对孩子的青春期指导。

男方有利因素:1.如果父亲这边收入较高,便于给孩子提高好的生活成长条件,法官会考虑归父亲。2.如果孩子出生,抚养居住上学一直在男方,和爷爷.奶奶关系较好,法官会考虑给父亲。

因为利于孩子固定的生活环境,学校环境。但是不仅限上面那些,我们可以从这些地方收集更多的证据给法庭。.双方的文化程度,身体健康.工作性质.生活环境.父母情况.收入状况.哪方优势更大,会给哪方。总之,法官在考虑孩子抚养问题的核心原则就是:减少对孩子的伤害,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还有一个最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孩子的意见,如果孩子已经10岁以上,法官会充分尊重孩子的决定,所以我们要最大可能化地做孩子的思想工作。

离婚后孩子的归属,哺乳期内的孩子,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父亲则需按月按法院的判决或双方协议的数额支付孩子的抚养费。2周岁以下的孩子,一般随母亲生活。

具体情况还要你们商议孩子跟谁生活更有利于成长,不要盲目的争夺抚养权,我的儿子就和他爸爸一起生活,因为是男孩跟着父亲生活更有利于他的成长。如果你想要孩子,孩子跟着你会生活的更好一些,而男方不同意,你可以求助法律。

千万不要因为争取孩子的抚养权而让孩子收到伤害!

离婚虽然是夫妻间的事情,但是对于有孩子的夫妻来说,孩子的抚养权问题如若处理不慎,可能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那么,孩子抚养权的问题该怎么处理?抚养权的争夺中哪些因素会影响法官的判决,为自己赢得胜诉呢?

子女的年龄对抚养权的影响很大

2周岁以下的孩子,判给母方几率较大;有关规定明确表示2周岁以下子女一般情况下随母亲生活。

法院将2岁以下独生子女的抚养权判归母方的案件占9成,但并不代表父方不可能获得2岁以下子女的抚养权。男方当事人在向法院诉争2岁以下子女抚养权时,可以朝着证明女方具有不适宜抚养子女的情形以及子女长期随已方生活的举证思路收集证据。

有利于获得子女的抚养权的因素

1.子女长期主要由一方携带抚养时,该方获得子女抚养权的可能性较大;

2.子女长期随祖父母/外祖父母一方生活一般作为法院判决时的参考因素;

3.有赌博、吸毒、卖淫、嫖娼等违法情况的,在争取孩子抚养权时,会受影响;

4.自身的工作和工资收入状况,文化水平等,高的一方会有优势;

5.对于十周岁的孩子,法院在处理抚养问题上,会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并做笔录入卷。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使孩子愿意随自己生活是尤为重要的。

如何证明对方不适合抚养子女

对方有以下情况,不利于子女成长的,可以收集相关证据予以证明:

1.对方有婚外情的;

2.对方有不良嗜好,如赌博、酗酒等恶习的;

3.对方有恶性传染疾病或有其他重大疾病,影响孩子成长的;

4.对方长期在外不回家,不尽抚养义务的;

5.能够证明对方不适合抚养子女的其他证据。

实践官司中,这些因素都是法官在判决抚养权时需要充分考虑到的,毕竟在抚养权的问题上,是要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妥善解决的。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俗话说,夫妻感情破裂了可以离婚,然而,双方都舍不得孩子,于是离婚时争夺孩子抚养权往往会成为争议的焦点。

但是,离婚时法院对抚养权的判决是有规定的。首先,如果孩子未满一周岁,男方如果要起诉离婚,那是不允许的,法院是不受理的;如果女方起诉离婚,法院应当受理。那么,一周岁以内的孩子归女方抚养,男方支付抚养费;两周岁以内的孩子,一般情况下也归女方抚养,除非女方没有抚养能力或患病或有不适合抚养孩子的情况。两周岁以上的孩子男女双方都可以抚养。但是如果孩子一直跟随一方的父母生活,改变孩子的生活环境会使孩子不习惯,也可以考虑判归父母带孩子的一方抚养。同时还要本着对子女成长教育更有利的原则,要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比如双方的生活条件,品德、受教育程度和有无不良嗜好等因素考虑,会判给条件明显优越的一方抚养。同时还要征求孩子的意见。原来规定的是征求具有限制民事行为的最低年龄~~10周岁以上孩子的意见,后来根据当前孩子的思维成熟程度,改为征求8岁以上孩子的意见。那么,如果要诉讼离婚,争夺孩子的抚养权,就必须向法院提供大量的证据,来证明你更适合抚养孩子或对方不适合抚养孩子。抚养权的争夺,就是要靠证据来说话。

其实,这是一个悲催的话题,但是现实中却大量存在的现象。

有抚养权和探望权两个问题。

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中,对子女抚养权归属问题的裁判,是从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即跟着哪一方生活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一般抚养权归属的裁判会考虑以下因素:

1

男女双方的经济实力,谁更有利于抚养孩子。

2

孩子长期以来的生活环境,一直是由谁照顾孩子较多,也会考虑是爷爷奶奶还是外公外婆照顾的因素。

3

孩子的年龄大小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中规定了孩子年龄大小对抚养权归属的影响:

(1)孩子不满两周岁

考虑到子女的年龄较小,大部分孩子从出生开始一直由母亲母乳喂养,孩子对母亲的依赖程度远远高于父亲,有的孩子可能一两岁还在喝母乳,所以一般两周岁以下的子女原则上由母亲直接抚养。

但是,如果母亲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有不适宜直接抚养孩子的情形时,或者母亲有抚养能力但是不尽抚养义务,而父亲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法院也会判决孩子随父亲生活。

(2)子女满两周岁

孩子已满两周岁,父母双方都主张孩子抚养权时,法院会根据双方的情况,综合考虑哪一方直接抚养孩子对孩子成长更为有利。

以下几种情形是争夺抚养权中的"加分项”,法院在判决抚养权归属时会优先考虑:

A.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B.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C.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D.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

孩子满八周岁的,法院在审理时,会找孩子谈话,征求孩子的意见,一般也会尊重孩子愿意跟随父母哪一方生活的意见。

不难看出,抚养权归属裁判的唯一出发点就是一切为了孩子。

探望权

我国《婚姻法》(2001年修正)第38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这是探望权的法律依据。

探望权作为一种法定权利,受到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不直接抚养子女一方在行使探望权时,另一方负有协助的义务,不得加以阻挠、限制。除非父或母一方行使探望权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并且经司法程序中止,探望权不得受到限制。

这个问题不难啊,首先两个人协商,看看孩子跟着谁比较好,个人觉得孩子还是跟着妈妈比较好,爸爸负担抚养费,还有孩子的教育费。孩子跟着爸爸,大多都会送到老人那儿扶养,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如何孩子大了,也可以尊重孩子的意愿,看他愿意跟着谁。

协商不成,只能诉诸法院了,让法院判决吧。法院也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盼的。不管孩子的抚养权在哪一方,父母都有义务扶养孩子长大。离婚了,只是夫妻关系的结束,千万别影响了孩子的成长,要把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

首先法院在确定抚养权时,会综合考虑孩子现在的生活状态,夫妻双方的工作收入,经济能力居住环境,教育背景,身体状况及道德方面等因素来判断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意见规定,两岁以下子女一般情况下随母亲生活,因此,为了获得子女抚养权。部分当时人会选择避开在子女该年龄阶段提出抚养权归属纠纷。

男方当事人向法院争取两岁以下子女抚养权时可以收集证明女方具有不适宜抚养子女的情形以及子女长期随男方生活的证据。

抚养权的前提是,一方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包括物质方面的精神方面的。还有更好的教育。这些都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法院是靠证据说话的,不是谁说都行的,你如果能做到,并且提供的证据具有说服力,而且,孩子有你抚养,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力,自然孩子的抚养权就归你,否则就归对方,或者第三方。比如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甚至一些社会机构。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