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能要求精神赔偿吗_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

导读:
根据事故本身的性质,车与车的小事故,人员没有受伤,精神损失费就没有也没必要,双方出保险很快就可以处理完。车与人的事故,人员严重受伤或者残疾或者死亡,这个时候肯定可以要求精神赔偿,当然合理的费用必须是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具体的细节问题可以咨询一下律师。希望可以帮到你,也欢迎评论交流`
在交通事故中,受害人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受到损害,这种损害对受害人及其近亲属造成事实上的精神痛苦,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人身伤亡,这种情形不但止于身体的伤痛,更给受害者家属带来精神上的痛苦。
一般而言,发生交通事故,既可能导致民事侵权纠纷案件的诉讼,也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罪。侵权纠纷中,精神损害赔偿需要造成严重人身损害。而交通事故罪中一般不支持精神损害赔偿。
下面我为大家具体分析:
普通民事案件中
根据《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相关的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如果致人伤残或者死亡的,伤者或者死者家属是可以向肇事方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的。一般来说,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标准要参照受害人是否对损害事实和损害结果的发生有过错。如果受害人存在过错,那么可以根据其过错程度减轻或者免除侵权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对于精神损害赔偿,法律中大多只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法官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只有当受害人两种权利被侵害的情形下,才可以对其进行相应的精神损害赔偿。生命权、健康权。生命权一般是受害人死亡。健康权必须要达到严重的程度。
在法律实务中,精神损害赔偿主要集中在交通事故被害人存在伤残或死亡的情形下。
一般10级伤残以上都会有精神损害抚慰金。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当地的经济标准不同,确定的赔偿标准也不一样。
总结
发生交通事故,一般只有身体受到严重伤害或者死亡的情形,才可以要求对方给付精神损害赔偿。身体是否受到严重伤害,这个是需要进行司法鉴定。如果司法鉴定能够达成评残的标准,那么就可以得到精神损害的赔偿。如果够不上评定伤残等级的标准,那就没有精神损害赔偿。
够伤残等级可以的,有的法院对在事故中负主要责任的伤者不支持精神损害抚慰金。
还有,法律也没有明确规定只有构成伤残才能要求精神损害抚慰金,没构成伤残对受害人造成人格权利的侵害和严重后果也可以要求精神损害抚慰金。
道路交通事故中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的适用范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侵害身体权
对于身体权的侵害究竟以何种方法救济,最高法院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做了规定,这就是赔偿精神抚慰金。侵害身体权,往往不会造成严重人身伤害的后果,因而不会有或很少有造成财产损失的可能。对此,以赔偿抚慰金作为救济的主要方法,辅之以财产损失应予赔偿的方法,是最好的选择。
2、侵害健康权
凡是侵害健康权对其本人或其近亲属造成精神痛苦和精神创伤的, 无论是否造成残疾,都应当予以抚慰金赔偿。
3、侵害生命权
侵害生命权的后果,在于直接受害人死亡和其近亲属的丧失。因此,不法侵害他人致死者,受害人之父母、子女及配偶等近亲属所受精神上之痛苦和精神创伤,自不可不给与相当金额,以资慰抚。请求权人的范围,以死者死亡时为限,包括胎儿在内。即或请求权人为年幼或精神病人,一般也包括在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规定,自然人因侵权行为致死,或者自然人死亡后其人格或者遗体遭受侵害,死者的配偶、父母和子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列其配偶、父母和子女为原告;没有配偶、父母和子女的,可以由其他近亲属提起诉讼,列其他近亲属为原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