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股权转让需要交什么税_没上市的公司有股权吗

导读:
说实话,大树认为,股权质押这么火爆,还是跟中国贷款制度有关。很明显,纯信用贷款在银行很难取得额度,而银行在授信时又要求有流动性较好的资产,而股票则是相对于其它资产而言,流动性算不错的了,所以成为了抵押贷款的首选。质押贷款得到的资金虽然说是专款专项的资金,但其实很多人还是通过各种绕,绕进去其它地方投机或者炒房去了。
主要是因为该模式相对比较成熟,金融机构也比较喜欢流动性高的抵押资产,同时呢,利率也不会很高,所以上市公司大股东会比较喜欢进行股权质押融资。
首先,解释下是什么。所谓股权质押,就是股东作为出质人将其持有的股权作为质押物,质押给受让人获取融资的一种方式。这里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就是股权质押后,质押的不是全部权利,而只是财产权利,什么意思呢,就是股权质押后,公司的决策权和管理权仍在我手里。
然后就是为什么的问题了。不排除有一些良心大股东进行股权质押真的是为了公司的发展。但更多是因为,A股是一个不完善的市场,整体估值相对于其他市场,都是偏高的,每次上市一个新股,都被炒到天上去,动不动100多市盈。因此这个市场里,很多股价都是失真的。因此在股价的相对高位,将钱先“提现”到自己的手里,何乐而不为呢?况且又不会影响到公司的管理权和决策权。总的来说,你质押出去的股权,并不是实物,看不见摸不着的,很虚,而你得到的是实钱,前些年的股票质押利率也不高,你拿到钱去投资投资房地产(确实很多很多都是这么干的),得到的更多。
资本市场就是一个逐利的市场,无论什么行为,本质都是为了逐利,股权放在那浪费也是浪费,不如质押出来换取真金白银投向利润更大的地方。这就是最本质的原因。
当然,这也带来了非常大的危害,最近股市暴跌,A股的平均质押率都超级高,很多股都已经接近到预警线和平仓线了,如果大家一起被平仓,股价闪崩,流动性又欠缺,到时候卖都卖不出去,这也是深圳最近出台政策防止股价平仓的背景,也是最近突然又开始炒壳的原因,既然国家发话不能估计平仓线,那就是壳又可以炒了。
因为他们持有的股票在卖出上有太多的限制。而企业家天生就有投资的冲动,持股不让卖,上市公司的钱不能挪,就只能通过股权质押来筹资了
没有道德、不知后果、疯狂贪婪、来钱快。对股权质押公司必须该平仓必平仓。不然后果无法想象。该退市必退市、该赔偿必赔偿。没得赔偿要求上市管理层从自身、从家庭掏钱。
基本上所有上市公司都会有融资贷款,股权质押算是相对低成本的融资途径;
作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一般都是精英人士,这类人群的赚钱途径非常多,投资能力也很强,用别人的钱来赚更多的钱,如果有一个项目投资一年回报20%,而股权质押融资利息10%,投10亿,一年就赚10%即1个亿,如果是你,你也会融资的,股权质押就提供给他们多一个低成本的融资渠道,当然会被广泛使用;
说白了这些大比例质押股权的股东都没有做百年实业的梦想和决心,所以对股权看的并不重,他们目标只有一个,钱!钱!钱!
如果你是大股东,你也会这么做;
因为大股东在减持股份方面拥有诸多限制,不是随便就能够减持的,因此大股东的市值很多时候并不能变现,即使变成了全流通股票,要想变现也十分困难,微软的老大比尔盖茨变现其全部股份用了30年,这还是在微软股价节节攀高的情况下,可想而知,作为大股东想要变现股份没有那么容易。
另外,股权质押是获得资金比较好的方式,因为利率比较低,资金成本较低,可以变相变现。另外,很多时候公司在面临资金紧张的时候,大股东无法从其他方面获得资金的时候,就不得不质押自己的股份,然后获得资金给公司进行经营。
股权质押是大股东减持套现最好的手段,特别是高价高市值股票,既能套现又不会失去控股权。股权质押也是不良大股东玩弄投资者操控股价的最好手段,高位融资套现转移资产,股市低迷时平仓打压股价,低价换个马甲再重组收购。
搞股票质押,对大股东非常有利,但对投资者却是非常不利的。因很多大股东本身股票真实价值很低,有可能已经是0成本或者成本已经为负值,只是被评估机构给定高而已。在这种情况下,大股东是急于将低廉股票拿到市场高价变卖,就可以搞股票质押。这种质押实际上是实实在在的牺牲普通投资者的利益,因普通投资者是用高价从二级市场购买的,之所以购买,这完全是看到上市公司的报表缘故(如果投资者知道上市公司真实的价值,他们是绝对不会购买的),这也就相当于那投资者的钱去给其它毫无相关的人去担保,假设盈了,投资者也得不到任何好处(因不分红或者象征性的分点红,即使分一小点红,缴红利税和除权后几乎已经没有),假设输了,投资者就要承担所有损失(股票暴跌甚至退市)。而这样对大股东来说,由于爆仓后有可能就不是大股东了,除了他们先前减持获得高位套现的丰厚利润外,对于剩余的那部分也可以正当的减持了,最终的结果就是亏了普通投资者,肥了大股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