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常见交通事故责任是怎样划分的_车祸主要责任怎么划分

导读:
道路交通事故的责任是按照事故当事人有无违章行为,违章行为的严重程度以及违章行为与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确定的。根据我国交通法规的相关规定,对交通事故中的责任划分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别:
(1) 全部责任和无责任;交通事故的后果由一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所致,另一方当事人没有违章行为,或者存在违章行为但与事故确实无因果关系,在此事故中,前者承担全部责任,而后者无责任。
(2) 大部责任和一定责任,在事故当事人中,一方违章严重,是引起事故的主要原因,另一方违章较轻。和此次事故仅有间接的联系,这种情况下,前者负大部分责任,后者负一定的责任。
(3) 同等责任,事故的双方均有违章的行为,违章情节基本相同,各方的违章行为都与该起事故构成因果关系,在交通事故责任分析中,很难区分双方责任的轻重,此时,当事者双方负相同的责任。
(4) 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交通事故由双方引起,各方当事人均有一定的违章行为,其违章行为都与事故有必要的联系,双方的区别在于违章的严重性,按违章情节划分责任。
分析一下最常见的交通事故的责任划分!
1.追尾事故:后车全责!预防: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同时学会观察,前车刹车灯亮时,自己也要有收油刹车的意识和习惯。
2.并线事故:并线车全责。预防:掌握正确的并线方法,根据路况决定采用加速并线、匀速并线还是减速并线,能够通过后视镜和眼晴的余光观察来判断并线的时机,保证安全。
3.逆行事故:逆行车全责!逆行一般就是没有注意到掉头标志,或者走过了,想回去。预防:提前规划路线,注意观察交通指示牌。
4.单方事故:比如,你撞到护栏、路墩或其他障碍物而导致车辆损坏或公共设施受损的。能挪车的先挪车,如果损件不大,一般可能通过保险公司理赔;如果损失超过了3000元,最好在现场找交警报案,由警方出具责任证明,认定是单方面事故。预防:开车不走神!
5.最难处理的是与行人和非机车发生的事故:出于保护弱势一方的目的,现在的处理政策比较倾向于保护行人和非机动车,机动车一方要承担更多的责任。预防:在红绿灯路口注意礼让他们,在最右侧车道行驶时速度不可太快,注意同方或对方驶来的电三轮和送餐车;在公交车站附近,注意上下车的乘客等等!
易陪练认为,通过专业的汽车陪练,掌握科学的驾驶技能,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交通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你这个责任认定是交警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认定的,并不是小编说了算。具体的参考标准如下:
一、承担全部责任的情形
1、逃逸一方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92条第1款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又没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承担全部责任,也就是要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2、故意破坏、伪造现场者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92条第2款规定: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3、毁灭证据者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4、故意肇事者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2款规定: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5、教练员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20条第2款规定,学员在道路上学习机动车驾驶技能应当使用教练车,在教练员随车指导下进行,与教学无关的人员不得乘坐教练车。学员在学习驾驶中有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或者造成交通事故的,由教练员承担责任。”
二、承担部分责任的情形
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因他人原因引起的事故,因不可预料、不可抵抗、不可避免的山崩等意外事件引起的事故,紧急避险且避险得当引起的事故等等,属于交通意外事故,当事人均不负事故责任。
特殊情况的责任划分和承担
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未立即停车,为保护现场,或者有条件报案而不及时报案,致使事故基本事实无法查清的,应当按下列规定承担事故责任:
1、一方当事人有上述行为的,承担全部责任;
2、当事人均有上述行为的,共同承担责任;但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事故主要责任;
3、依法可以撤离现场、自行协商处理的交通事故除外;
4、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应当承担交通事故逃逸的全部责任;
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有过错的,由逃逸的当事人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