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婚后子女有赡养义务吗_夫妻离婚要不要告诉孩子

导读:
首先,我觉得你说的“孩子也经常看见父母吵架,这样下去还不如离婚分开”是对的,一段婚姻走到了尽头,没有必要为了所谓“为了孩子”而勉强维持。因为做家长的以为这样是对孩子好,其实孩子是非常敏感的,父母不和,经常吵架(即便是避着他/她吵),孩子都是知道的。
因为他/她能够感受到父母之间关系的变化和冷漠,如果这个时候父母选择不跟孩子解释情况,孩子往往会非常没有安全感,甚至会自责,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才会让爸爸妈妈不高兴了。长此以往,孩子的性格会发生变化,变得胆小怕事,敏感,甚至脾气暴躁,同时也会对孩子自己将来的婚姻观、感情观产生不好的影响。
所以,如果婚姻关系无法维系,出于对各方负责的态度,离婚是一个必须做出的决定。不过,如何处理才能把对孩子的伤害降低到最小呢?
首先,应当坦诚地、态度平和地对孩子讲明实情:爸爸妈妈因为自己的一些原因,不能在一起了,需要分开生活;离婚是生活中的一种正常选择。在爸爸妈妈无法继续生活在一起的时候,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对爸爸妈妈的负责,也是对你的负责。爸爸妈妈感到很抱歉,但这不是你的错,我们即使是分开之后,也会依然爱你。
其次,离异的父母,不论孩子跟哪一方生活,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注意维护另一方的形象,不要破坏和埋怨,如果离异的父母双方在孩子心目中能够一如既往地维持以前的美好形象,对于孩子安全感的保护是非常有好处的,会减少因为父母离异对孩子产生的焦虑和不安。
离异之后,夫妻不再是夫妻,但爸爸妈妈的身份依然在,所以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保持和孩子的情感交流和沟通,培养孩子表达内心感受的能力,让他学会通过表达来释放压力,而不是用压制或者逃避的方法去处理不良情绪。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仍然需要父母双方通力合作。
父母要避免两种极端:让孩子“出人头地”来为自己“失败的婚姻”出口气;或者是消极悲观,对孩子放任不管,一味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以期弥补离婚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夫妻经常吵架,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肯定有影响,有时我与老公偶尔争吵两句,孩子还会朝我们囔囔,你们不要吵,甚至有一次说出了一句‘’我不要你们离婚”,这让我很震惊,我不知道他从哪里听说来的离婚,我问他什么是离婚,他说就是爸爸妈妈不在一起了。说这句话时孩子很委屈、很伤心。
那么,离婚就能减少对孩子的伤害吗?这样的想法肯定不对,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因为父母离婚,让孩子的学习成绩陡然下降,变得更加叛逆,甚至结交一些不良的朋友。
我不知道你家孩子多大,如果孩子已经七八岁,甚至更大,而且你们已经到了非离婚不可的地方,建议你们和孩子好好沟通一些,告诉孩子虽然爸爸妈妈分开了,但我们都会依然和以前一样爱你,尽量将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不要让离婚成为伤害孩子的利器。
你的女儿很小就离开了爸爸,没有与爸爸的亲密感,在孩子心中爸爸只是个象征,也许更像个玩具。建议你和蔼、自然地告诉她父母离婚的事,这样不会给孩子形成太大的心理伤害,当然孩子可能有些缺失感,因为每个孩子都希望拥有更多的东西。在告知孩子离婚事实的同时,要给孩子适当的保证,对她说自己非常地爱她,不会离开她,一定会照顾好她等。讲故事或做游戏,隐喻的让孩子接受父母分离是比较常用的方法。
在告诉孩子离婚事实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要有坦诚、平和的态度。重要的不是说什么,而是用什么情绪在说。有的人会表现出自己很可怜、伤心,或被抛弃的感觉,这样都是不可取的。
2、 不彼此抱怨,让孩子感觉离婚后的父母更开心幸福,自己也更被关心。事实上这一点很难做到,因为中国的主流文化对离婚仍然是否定的。所以,这一点不要说的过火,要用行动让孩子感觉到。
3、 不要让孩子卷入离婚事件,比如说离婚是因为她不听话、不乖,或者父亲觉得母亲没有教好她等等,这样的话会给孩子内心留下永久的伤痛,甚至无法再信任亲人。
4、 另外,如果母亲还年轻,努力寻找合适的对象再婚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因为孩子很小的时候比较容易接纳新来者,到了七八岁以后就困难一些,十二岁以后基本不愿意融入新的家庭。让一个青春期后的孩子接受继父或继母是件很费脑筋的事。作为母亲,最好争取在孩子5岁前有新的家庭,孩子接受起来要容易很多。
在这里,也提醒单身母亲们,孩子并不是你生活的全部,她只是你爱与职责的一部分,你还有更多的职责。首先要让自己成长,善待自己,不要放弃追求幸福的机会,越是这样孩子的心理发展就越好,因为母亲对生活的态度就是孩子长大后对生活的态度。
夫妻两个人离婚,肯定是有不可逆的原因,或者说不分开对双方都不是好事,对孩子更加是不负责任。既然如此,当断则断,免受其乱,可以说不失为一种明智的互赢选择。
婚是离了,多数的父母心里总觉得愧对孩子,怕孩子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影响孩子的后半生。其实,我觉得大可不必这样,孩子是夫妻爱的结晶、爱的传承,他们也是个有知情权的人,人小鬼大,现在很多小孩懂得很多了,甚至在某些方面,父母都得靠边站,况且将心比心,谁也不想被骗,所以说,宁愿找个合适的机会一家人坐下来心平气和的告诉孩子,也不要侥幸的隐瞒,纸是包不住火的,过不了多久就会露馅的,等到被发现的时候,父母就被动了,一旦孩子心里有了怨气,再调节起来可就难上加难了。
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少离婚对孩子的伤害,我觉得以下六点绝不能忽视。
1.好死不如赖活着。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东西,婚姻也是。其实,很多的离婚都是双方互不退让,死要面子活受罪导致的后果。人生在世,两个人相识、相知、相爱、相守是多么难得的缘分,既然能在一起,至少说明你们爱过彼此。所以,不到违背原则、迫不得已,请用爱的无限包容和理解来化解,少一些执拗,多一些主动。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这个坟墓可以是有小龙女的活死人墓。
2.别自作聪明地藏着掖着。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现在的孩子可聪明了,人小脑子多,一点风吹草动,过不了多久细心一点的孩子就会看出破绽,一旦被撞破,孩子的自尊心感觉被羞辱,你们的高大形象顿时一落千丈,好心最后也只能是驴肝肺的命。因此,我奉劝离婚的父母别自作聪明地把真相藏着掖着,找个合适的时机、安静的场合,一家人心平气和的坐下来,把这件事如实的告诉孩子,体现你们的尊重,孩子虽小,道理说通了也就懂了,即使当时有情绪也很正常,父母要多一点耐心排解,毕竟这还是需要适应期的。
3.重要场合合体关爱。离婚不离家。离婚了,父母双方都有自己独立的生活,但这个家永远都要在,尤其是在孩子生日、取得重大成绩、金榜题名、生病住院等场合下,两个人应该合体,毕竟关爱自己的骨肉也是情理之中的。
4.找个靠谱的后爸(妈)。心病还需心药医。家庭破碎产生的伤痕,更需要另一个和谐的家庭来治愈。必须找到一个真心爱孩子的另一半,用新的温暖家庭慢慢淡化转移旧的家庭带来的伤害,要不然只会雪上加霜。
5.做个专业讨人爱的狗仔。离婚后,尤其是告诉孩子真相以后,作为父母必须要像一个专业狗仔一样时刻观察,但别越线露底,别刺激孩子的敏感神经,感觉情况不对,及时跟上做好思想疏导工作,或者找个孩子感兴趣的活动转移一下注意力。反正一句话,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才行。
6.别让孩子太闲了。人一闲下来,脑子就会胡思乱想。孩子也是,尤其是初期,要根据孩子的喜好,多安排一些活动,让孩子的脑子减少在这方面的胡思乱想,让孩子动起来、充实起来。
最好别离?对孩子伤害最大!千年修得同枕眠?好好珍惜!大家吉祥!
有些夫妻离婚后为了孩子的成长以及不受到伤害,选择不告诉孩子,总是用各种谎言哄骗孩子,或者试图用种种行为掩盖事实,如离婚不离家等,但是孩子是很聪明和敏感的他们会从父母的肢体语言以及情绪变化中发现问题,所以,夫妻离婚肯定要告诉孩子的,具体原因如下:
1.孩子远比我们想像的要坚强
孩子做为家庭的成员,独立的个体,有知情权,离婚的父母以为不告诉孩子,怕伤害孩子,但是,如果是将就的婚姻对孩子伤害更大,选择合适的时机坦诚的告诉孩子,孩子肯定会伤心、恐惧、痛苦……但是时间和爱可以治疗一切,孩子在悲伤中可以快速成长。
2.隐藏离婚后的事实,被孩子知道后更伤害
孩子对待大人的情绪很敏感,大人以为假装的很好、隐藏的很好,孩子却可以轻易的看穿,与其大人每天辛苦的隐瞒,不如实话告诉孩子,毕竟纸保不住火。
3.父母离异后,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和关注
让孩子明白和体会到,父母离婚是因为自己的原因无法继续一起生活下去,但是对他的爱不会减少,还是一往既如的爱他,不建议给孩子说妈妈或爸爸的在婚姻中的过失以及性格缺点等负面的评价。
4.父母离异后,让孩子生活丰富多彩
培养支持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让孩子的生活丰富充实,同时也鼓励孩子结交新朋友,有些孩子不会对我们父母说的心里话可以对自己的朋友说。
5.父母离异后,抚养孩子的一方做好榜样
有的父母离异后,一直沉沦在离异的痛苦中无法自拔,否定自己,以为婚姻失败一切生活都失败,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应该积极乐观的生活。
当两个人确实没有了在一起的可能,或者在一起就只剩下争吵和打骂之后,离婚其实也是一种十分正常的选择。以前,很多人为了孩子将就着在一起生活了一辈子,但现在人们大多不会这样选择。因为虽说给了孩子一个完整的家,但给孩子身心上造成的伤害其实是巨大的。但怎样才能让孩子更平静地接受父母要离婚的事实呢?这个确实需要费一番脑筋。
一是平静地和孩子谈一谈离婚这件事。跟孩子解释清楚,你们原来是相爱的,但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如今在一起只会吵架,两个人都很痛苦,对他也会造成很多不好的影响。我记得有篇文章中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夫妻两人要离婚,孩子问他们为什么要离婚。妻子说:那是因为爸爸妈妈不再相爱了。就像你刚看到一件玩具时非常喜欢,但后来你发现了更好的玩具,而且你发现这个玩具并不好玩,你就不喜欢了一样。不过,虽然我们不在一起了,但我们会一直爱你。
二是给孩子一份安全的保障。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当父母离婚时,他们内心中是不安定的。但如果我们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份安定的生活,让他们发现父母离婚后生活并没有多少改变,他们就会慢慢放下戒备的心理。
三是多带孩子走出去看看。多让孩子见识更广阔的世界,就能让孩子的心理变得更容易授受一些不容易接受的事情。如果没有其他的事情吸引他们的注意,他们可能会过分关注父母的关系,但当他们有了更多需要关注的事情,父母离婚的事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相对来说,也能够减少一些孩子因为父母离婚所带来的痛苦。
当婚姻无法维系时,大人们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告诉孩子“离婚”这件事,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对他们的伤害,最大程度地保障孩子的利益。于是他们假装在孩子面前维系正常的夫妻关系,但即使能够控制住不与对方发生冲突,无意间流露出的冷漠、怨恨和争吵,依然会带给孩子极大的心理阴影,而当这件事最后包不住时,有些心理素质比较差的孩子很可能直接崩溃了
离婚原本不是一件大事,父母的隐瞒却放大了这件事的严重性。因此,比起假装在孩子面前维系正常的夫妻关系,我更建议:
①将孩子当成大人一样去沟通,不要去给孩子营造“离婚”的神秘感,更不要让孩子感觉父母离了婚,天仿佛就塌了。
②让孩子学会正视“离婚”这件事,不要刻意去隐藏,越是隐瞒效果越适得其反。
③离婚后尽量维持有爱的夫妻关系,不互相贬低,给孩子营造正常家庭的氛围和感觉,让孩子仍能感受到父母爱。
在一段不幸的婚姻中,孩子不应该成为牺牲品。因此父母在离婚时,更要给孩子作出表率,告知孩子成年人是如何正确地处理一段关系的,而不是表明伪装恩爱,背地疯狂Diss。给孩子树立正确的婚姻观,才不至于让孩子今后的婚姻生活重新步入父母的老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