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没有进行公证可以生效吗_没有经过公证的遗嘱有效吗?

姚平婚姻家事律师 2022.10.12来源:律总管563人收看
导读:
公证,实际上是指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予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以证明的活动。公证制度是国家司法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国家预防纠纷、维护法制、巩固法律秩序的一种司法手段。

遗嘱是否有效与有没有经过公证没有关系,只不过经过公证的遗嘱的优先级较高,就算是以后再立别的遗嘱(未经公证)也应以公证遗嘱优先。并且由于公证处有完善的立遗嘱流程可以保障遗嘱的有效性,对于遗嘱如何立遗嘱、需要写明哪些内容、需要注意哪些有更加清晰的认知,但是如果财产没有特别复杂,只是一些常规的财产,继承人之间的关系也没有特别复杂,完全没有必要进行公证。

遗嘱是指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分, 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公证遗嘱具有法律效力,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一样具有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七条的规定,遗嘱可采用如下几种方式:(一)公证遗嘱。公证遗嘱即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的遗嘱。公证遗嘱的方式是最严格的遗嘱方式,能确实保障遗嘱人的意思表示的真实性,公证遗嘱也是处理遗嘱继承纠最可靠的证据。(二)自书遗嘱。遗嘱人自己书写的遗嘱,称为自书遗嘱。自书遗嘱是遗嘱人亲笔将自己的意思用文字表达出来。

代书遗嘱——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见证人需要两个以上。录音遗嘱——录音形式,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口头遗嘱——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对遗嘱进行公证,有如下好处:公证员是专业人士,会严格按照遗嘱的法定形式,以及依照司法部关于公证遗嘱的程序规定,协助被继承人依法拟定遗嘱,保证了遗嘱的合法有效性。要知道,很多自书遗嘱都被法院认定无效的。遗嘱进行公证了,就会在公证处保留一份遗嘱副本,这完美地解决了遗嘱的保管问题。现实生活中,很多老人自书遗嘱后,一般放到一个隐秘的地方,导致遗嘱丢失。

遗嘱或己公证遗嘱,并不是直接能执行的生效文书,它只能反映死者分配遗产的意愿。要使遗嘱成为执行文书,就需要进行公证或诉讼,取得继承公证书或判决书,这样才能办理房产继承手续。

首先要知道,遗嘱是指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分,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

即在法律允许范围内,遗嘱本身是有效的。但很多人因为怕自己的遗嘱存在漏洞或存在相应的法律风险,会选择将该遗嘱送去公证处进行公证。那么,遗嘱是否有必要公证?何为法律范围内的遗嘱?如何写一份具有法律效益,且不经过公证即可生效的遗嘱呢?

公证,实际上是指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予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以证明的活动。公证制度是国家司法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国家预防纠纷、维护法制、巩固法律秩序的一种司法手段。

也就是说,对于具有法律事实的文书或行为,我们均可以去进行公证。如果对于遗嘱的法律效力持有怀疑态度,那不妨到公证处进行公证,这样若今后发生了一系列法律问题,文书公证后也算是多了一层保护层。

前文也提到过,其实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订立的遗嘱本身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那么在订立遗嘱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1、立遗嘱人有立遗嘱能力;

2、必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愿表达;

3、内容不得违反社会公德和公共利益;

4、只能处分遗嘱人的个人合法财产;

5、不得取消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人的继承权。否则无效。

当然啦,自书遗嘱的时候最好找专业人士来指导,避免出现漏洞或者瑕疵。因为专业人士会考虑遗嘱的效力。他们会按照立遗嘱人的意思订立遗嘱,综合考虑家族关系,子女情况,税收,遗产来源等问题,尤其是对于遗产的所有权问题,一定需要追根溯源,避免遗嘱内容的无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