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前1万2一般到手多少_应交个人所得税怎么算

姚平婚姻家事律师 2022.09.13来源:律总管595人收看
导读:
如果职工工资减去五险一金后剩余部分没有超过个税起征点,那么就不用交税了。也就是说你每月工资6000,交了五险一金后是4600元,没有超过个税起征点的5000元,所以你就不需要交税。

什么是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

新中国最早提出征收个人所得税,是在民国时期,但由于当时的国情和人均收入比较低等原因,一直没有开展起来。

直到1980年,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标志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至此建立,经过多轮税制改革之后,个人所得税才逐渐成为当下中国适用的税收制度。

在中国,缴个税有什么好处?

1.作为收入的证明

个税,是纳税人收入最强有力的证明,一般来讲,收入越高,缴纳的个税越高,反之,个税越高,收入也越高。

去银行贷款时,虽然个税不作为银行贷款硬性的规定,但可以作为个人收入证明的佐证,因为各种贷款都是依据个人收入证明来判断你的还款能力的。

再者,出了交通事故等事件后,在赔付误工费时,如果拿着完税证明来办理赔手续,其薪酬就很容易推算。

2.异地购房、购车的条件

很多城市对于外地人来买车购房,有条件限定,需在当地缴纳一定时限的个税或社保。

比如外地人在北京买房,需要提供在北京连续缴纳5年社保证明或纳税证明。

3.离婚分财的依据

离婚案件中,一些离婚的夫妻隐瞒自己的收入或财产,那么对方的个税证明,就是一个依据,它能代表对方曾有过的资产收入。

个税的计算公式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个税起征点)*税率-速算扣除数

对于我们上班族来说,应纳税所得额=工资-五险一金后的费用。

如果职工工资减去五险一金后剩余部分没有超过个税起征点,那么就不用交税了。也就是说你每月工资6000,交了五险一金后是4600元,没有超过个税起征点的5000元,所以你就不需要交税。

当然,如果职工工资减去五险一金后剩余部分超过5000元,那么就要按照个税公式和新的税率表进行交税。

个人所得税

今天我们就聊一聊,应该发挥什么作用,未来会怎么改?

01

税收无非两个主要作用:

第一:

税收是政府重要的财政来源,政府得到这些钱,才能够提供公共品和服务。

第二:

税收是促进社会财富的分布,调解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现在我们国家个人所得税只占到国家税收总收入的5%左右,也就是个人所得税现在还没有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因此,我们对个人所得税的期待就是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02

我觉得有两个主要问题需要改革:

第一:现在的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为单位,没有办法做到以家庭为单位,这样就不能真正的体现人们的生活和家庭的负担。

举一个例子:AB两个家庭,这两个家庭都是夫妻两个人。

那么A家庭,只有丈夫一个人工作,妻子全职在家要照顾孩子,另外他们贷款买房子,每月还要还贷。

B家庭也是夫妻两个人,但是两个人都工作,而且没有孩子,也没有贷款。

假设第一个家庭丈夫一个人工作年收入20万,第二个家庭夫妻两个人每人收入一年是10万,一年总共也是20万。

两个家庭收入是一样的,但是第一个家庭由于要养孩子、要还房贷,负担明显更重,而且风险更大,丈夫一个人工作万一他出什么问题,整个家庭就会面临很大压力。

03

但是,按照我们国家目前个人所得税累进制的税率,反而A家庭是风险和负担更大的家庭,税负反而更重,这就不太科学合理。

我们应该探索以家庭为单位征收个人所得税,当你所在家庭要照顾老人、家庭成员失业、要买房子还贷、要照顾孩子、要看病花医疗费等等,很多生活成本才可以扣除。

这样才能使得风险越高的家庭,税负能够有效的降低。

未来探索以家庭为单位征收个税应该是一个改革方向

04

第二:中国目前的个人所得税是分类征收而不是综合征收。

即我们的个人所得税把你的收入按照不同的来源分成了十几项,比如说你的工资薪金所得,这是大多数工薪族主要的收入就是工资,然后还有你兼职的劳务报酬所得,还有个体经营所得,财产转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稿酬所得等等。

它是按照你不同项目分别征收,这么做就使得以工资性收入为主的工薪层成为了纳税的主体。

我们的个人所得税80%左右都是工资薪金所得,而恰恰高收入群体不是靠工资性收入为主,人家是以财产性收入为主,包括股票、债券、股权等等,但是个人所得税对这些收入征税是不足的。

另外,一些企业家钻政策的空子,给自己开的工资特别少,给自己开3500的工资,但是他的股权股票期权很高,纳税反而很少。

然后,他自己的消费支出以各种方式由企业去为他支出,你也查不到。

05

所以,这一点就需要我们尽快完善综合所得税的制度建设,不管你是什么性质的收入,加在一起综合计算进行征缴,来改变现在工薪族是个人所得税纳税主体的现状。

但是,不论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改革,还是综合所得税的设置都很难,需要建立强大的综合的信息系统和较高的政府管理和纳税的能力。

所以,需要慢慢的去建设和发展,但是我认为这应该是未来个人所得税改革的重要的方向。

最后欢迎大家关注小司聊理财今日头条号,更多实用的财经、理财知识,第一时间分享给您!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

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收入达到缴纳标准的公民应尽的义务。

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金额-各项社会保险费-起征点(3500元)。

缴纳个人所得税并不复杂:

如果你是公司、企业职(员)工,执行单位代缴代扣制度。

如果你是偶然所得,比如中奖、演出、出售物产等收入,由支付你报酬公司申报缴纳。

如果你是小老板(自由职业者),属于收入超过12万元可以到当地地税局或登录地税局网站申报缴纳。

税费缴纳即可按月缴纳,也可按年度缴纳。

以上回答受篇幅所限,未能详述。若有疑问请评论区留言或私信交流。祝投资顺利!

作为一个有15年经验的公司管理者,谈谈对个人所得税的看法。

首先,作为国家的公民,社会的一份子,纳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因为你无时无刻不在享有着国家政府提供的保障和服务。

其次,对个人所得征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调节收入的作用。高收入则高税率,低收入则低税率甚至免于纳税。因为高收入者其获得收入的过程也必然从社会中获取更多。比如一个公司高管和一名普通职员,同样工作八小时,你可以说高管的八小时更有价值,但那里面不光是他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更多的是资源的运用所创造的价值。

目前我们国家的个人所得税最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对于收入的认定还比较不完整,更多只是对薪资的认定。而由于金融系统和财税系统并没有完全透明信息共享,所以对于高收入者的多种收入组成还不能有效监管。

另外,就是对于按照个人还是家庭来确定起征点或减免的问题也是很不合理。对于有家庭的人来说,个人的收入主要家庭收入。所需要负担的生活成本和开支当然也是很大差别。对于基本家庭开支部分理应从应纳税额度中予以扣除。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其实还是很复杂的,不过大家遇到最多的情况,还是关于工资薪金所得个税的计算。我今天就简单的把工资薪金所得这部分个税的计算和大家来讨论一下!

我们现在个税方面也已经进行了改革,现在工资薪金所得其实也是属于综合所得的一部分。其他的三项分别为: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以及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今天假设除了工资薪金所得没有其他的收入,让我们看看你的个税怎么算。

假设2020年1月份你所在的公司经营的还是很不错的,公司给予员工的福利也都体现在了工资上面。你1月的工资具体如下:工资8000元,五险一金800元(没有按照具体的比例计算,只是简单的举例勿喷!),其他专项扣除有每月有1000元。

接下来就简单算一下你1月的工资需要预缴个人所得税的情况(因为在2019年开始个税也是需要汇算清缴的,所以在开始的时候都是预缴的)。

一月工资应纳税所得额=8000-5000-800-1000=1200元。

根据七级超额累进税率可知:一月在申报个税时预缴的个税=1200*3%=36元。

这样把你一月需要缴纳的个税就算出来了。这样你一月可以拿到手里的工资是7164元。

我们来做个案例:

假设我们税前月薪8000元,扣除五险一金后是6000元。

在个税改革以前,我们缴的税是多少:6000-3500=2500元

我们根据个税税率的表格我们可以得出

1500×3%+1000×10%=145元

我们每个月需要缴纳的税是145元。

个税改革后,我们要缴纳的税是多少:6000-5000=1000

1000×3%=30元

我们每个月需要缴纳的税是30元。

那么我们每月少缴纳的金额就是145-30=115元,每年节省的钱就是:115×12个月=1380元。

大家开不开心,不论多少,是个福利吧。

我们公司都是在工资发放之前,按照上面的方法,将每位员工应缴纳的税计算出来后,然后由公司的会计到当地的地税局进行申报缴纳就ok了。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