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安全转移财产的方法(老赖提前财产转移怎么追回)

导读:
“老赖”专指欠了别人钱迟迟不还的人。并且国家执法机构也无法对其实施有效措施,即使债权人胜诉也无法获得还款的人。“老赖”有一定的还款能力,他们欠债却不还钱,不仅不以此为耻,反而因为能够拖欠其他人债务而沾沾自喜、洋洋得意,觉得自己占到了小便宜。
我们都知道,在现如今的经济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存在欠债的可能性,或者说人人在参与社会经济的过程中就会欠债,小到我们常见的花呗!这类小额度借款APP,大到我们大部分人在买车买房时向银行进行的贷款。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诚信,但总有一些人,欠债难还,死不悔改。
他们通常以此逃避责任“我现在没钱,连银行卡都注销了,实在还不起欠款了。”甚至他们想,“我提前把所有资产都转移了,我不是拒执罪”。这样即使被迫害人维权并提出诉讼,也就是所谓“当事人最后的救济途径”,什么意思呢?
在诉讼之前,已经尝试过无数种方式方法使老赖还钱,但最终还是一无所获。在法院诉讼后,即使案件胜诉了,被执行人也会心甘情愿当一名老赖,并把财产转移的一毛钱都不剩!
那么老赖是怎么转移财产的呢?
首先,有的老赖将资产无偿赠与父母、配偶、子女等等第三人,通俗易懂来说就是将财产转移到自己亲人或者朋友的账户上。法律上明文规定,作为一名有正常思维,并且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有权利以个人意愿,任何价格处置我们的个人合法财产,这是没问题的。
但如果这种赠与或低价转让的行为侵害了债权人的权益,作为债权人我们可以要求撤销赠与或低价转让的行为。
正是他们发现了这一漏洞,所以导致他们会完全逃避法律,无视法律明文规定,把钱巧妙地转移到已离婚的老婆、结婚的子女,自己放心的兄妹、侄媳,生意合作伙等人的名下。或者就是用以上人的名义大量购置房产、置业厂房,用此方法拖欠贷款,导致法院在最终执行的时候,这些资产、设备都不再归于老赖本人。
又或者是借用亲人身份办理银行卡,用家人的卡消费,做无忧无虑的老赖,这个也很常见。
他们深谙如今的法律政策和制度,并不断地进行研究。在政府大量处理老赖的资产,冻结老赖的信用卡,房产证的情况下,一部分老赖深刻剖析这一法律规定,通过借办亲人身份证号办理银行卡方式,将自己变成一个身无分文的人。更有甚者,假离婚也变成了他们逃避债务的方式。 正所谓“离婚不离家,一样过日子。”
除了多了一张离婚证明,其他的生活根本没变。 他的名声也很好,在其他人眼里,他是好丈夫、好孩子、好老公、好上级。除了债权人之外,没有人拿他有方法。在这种情况下,老赖实际上不仅仅没有归还相应的债务,反而装起了可怜,在法院无法查封其资产的情况下,老赖还能够正常使用着一些资产和设备,过着舒适安逸的生活。
其次,老赖对财产进行虚假抵押,就是提前与周围的人签订抵押合同,将资产抵押出去但是不告知被拖欠欠款的人,让被欠款人误以为自己是家财万贯,值得信任的人。所以产生债权债务关系。被欠款人进行起诉,抵押人提出异议,不让被欠款人执行,说自己有抵押权,应该优先执行。
比如20年租约很低的价格且一次性支付过了,什么之前有债权现在房产租约抵债十年但其实还是老赖在此居住。或者是通过注册多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牌照,在对外经营时将债务关系放在其中一个公司下,等到债权人和法院追讨时才发现,发生债务关系的公司和老赖本人却没有什么关系。
或者是在法院通过强制执行来追讨债务时,老赖已经将所有的资产转移到另一个并非老赖本人作为法人的公司名下,从而躲避债务。 有的老赖则是通过恶意转移资产来躲避债务。当老赖在面临大量的债务时,立即通过自己的关系网,与另一家公司签订买卖合同,将自己的全部资产、设备等卖给另一家公司,并进行了登记公证,然后老赖又通过自己的私人关系或者是签订的合同让自己能够继续使用这些机器设备,而法院要强制执行时,老赖本身拥有的这些资产、设备都不再归于本人。
所以法院的查封对老赖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这种情况下,老赖不仅仅没有归还相应的债务,在法院无法查封自己资产的情况下,老赖还能够正常使用着自己的一些资产和设备。
虚假交易,虚假债务也是他们很常用的一个方法。在如今大力打击“僵尸企业”的情况下,将一个正常经营的企业转变成为一个“资不抵债”的企业,那么自然而然,在企业破产后,企业在人为的手段下就自然失去了债务偿还的能力,而且也帮助老赖躲避了债务。
不仅如此,一些老赖在自身的企业面临多方面的债务和欠款时,通过虚构债权债务的方式,让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个人以公司的名义来签订虚假合同,通过一系列的操作让自己的公司欠下多方账款,然后再让他人进行起诉,直接让自己公司的资产大幅减少乃至全部消失,从而造成无钱可还的情况。
甚至还有一些老赖,在法院执行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的阻挠,恶意煽动职工或者群众闹事,他们意图通过“法不责众”的方式来避免法院的执行工作,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要挟债权人和法院,从而实现规避执行的目的。
老赖所想,“我是老赖我光荣。我没钱,你也不能杀了我”。那我们真的就拿他们没有办法了吗?我们如何逆推取证执行回款呢?
首先,如果一些老赖能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话。那是很好的,也许很多人觉得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来要回自己的钱。这一点看似并不可行,很多债权人也对这一点并不重视,但实际上,这一点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很可用的。一些老赖也是通情达理的人,在前期的时候,如果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要回钱财,那是最好不过的。
如果以上方式不行,那就向法院进行起诉,法院审理后,会通过常规的查、扣、冻、划等措施对老赖进行依法查封。债权人将通过强制执行案件交给法院后,法院会通过专门的执行查扣系统,通过系统的查询,把债务人名下的车辆、土地、银行卡、房产等财产依法没收。
如果发现债务人名下有房产等不动产或车辆等特殊动产后,执行法院会查封该部分资产,并按照查封顺序的先后由首查封法院对财产进行处置变现。并且对于银行卡、微信及支付宝中的钱,直接划给执行申请人。
如果老赖进行“暗箱操作”,研究法律的漏洞,提前将财产进行转移。我们也不用太害怕,我们可以及时提起诉讼保全这一措施。提起诉讼保全后,法院可以并且能够查封老赖名下全部的银行账户,并使后续撤销权之诉胜利时回流资金的安全,同时也可以追查财产。
只需告知委托律师向法院申请调查令,就可以去民政局查询他的离婚协议是不是最近办理,也可以去房管局查老赖的房产交易记录,在银行、支付宝查老赖的资金流水。一旦发现老赖的财产线索,老赖将逃无可逃。当然,保险起见,为了防止老赖转移财产,最好可以在诉前作准备,让律师申请查他的财产,且将老赖欠钱的证据准备充分,让老赖措手不及。最终只能乖乖还款。
如果老赖拒不还款,那么他会面临处罚或坐牢。在法院清查老赖财产时,一旦发现他在成为失信被执行人的前半年有转移财产的嫌疑,清者会对他进行处罚,严重情节者,追究“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罪”或“财产转移罪”的刑事责任,并依据案件情况判处有期徒刑。 总之,恶人自有恶人磨,有了法律的保护与约束,老赖总会被绳之以法。
执行的关键是如何掌握“老赖”有履行能力的行为,而法院的执行只对老赖名下财产权属做了查封,银行的存款查封与划扣。老赖高消费,以及转移财产,隐匿财产的行为法院基本不会主动排查,而这些行为都体现在账户的流水里面。
财产转移的根本是账户的流水明细,钱去哪里了?什么时候转移的?转给谁了?这些证据在执行案件中至关重要,而不是查账户里面还有多少钱,所有方向要明确,执行才会更有效果!
虽说法院没有全国数千家银行全部排查完,但是我们在获得老赖的账户信息后,可以逐步跟法院开具调查令,每个账户的流水明细做一个排查,包括微信账户的流水明细。当然不是每个案件都是一样的执行方式,具体案件具体分析吧!
明确执行的思路与方向,选择执行的专业团队也很关键,排查取证的基础打好了,才能有效地整治老赖,才能更好地对老赖施加压力,把自己的被动变主动。专业的执行团队执行力强,专业知识到位,团队性操作案件,对老赖的信息排查,家庭状况,居住信息更是能全方位排查,专业性的督促法院加快案件进展,实现“行为执行”等施压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