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79期元甲《和解大讲堂》圆满收官
专业赋能交通事故维权全流程——
✅事故责任认定图解
✅经典赔偿案例解析
✅证据清单实战指引
✅利益最大化和解战例
👏🏻现场为伤者安排专业法医咨询!
从伤情描述到鉴定时效,手把手突破理赔难点!
❤您的焦虑我们懂,您的权益我们守!
专业交通事故代理,认准元甲律所~
-
答交通事故中赔偿案件的被告人不赔钱不会构成犯罪,如果当事人提起诉讼,根据生效的法律判决文书其依然不履行义务的,则权利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
内容:二、认定标准的重要性1. 坦白从宽政策保证公平在刑事司法实践中,坦白从宽政策促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交代犯罪事实,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考虑因素:1. 主动性:如实交代犯罪事实通常需要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主动提供,如实交代犯罪事实的认定标准如实交代犯罪事实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主动、全面、详细地向司法机关揭示自己的犯罪行为,结语:如实交代犯罪事实的认定标准是司法实践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揭示犯罪真相、维护公平正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对方全责拒赔怎么办?袁甲告诉你,咱们先报警,交警队会开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确定对方是否全责,然后你再拨打自己保险公司的电话,明确要求代位赔偿,接下来就由保险公司全权负责赔偿的事儿了。索赔也是找保险公司,听明白了吗?有交通事故索赔的问题就问袁甲,安全出行,安心生活。
-
答交警事故责任书认定驶离现场的,保险公司不赔偿的,当事人可以选择提起诉讼,起诉的当事人需要准备好起诉状以及与案件相关的证据材料递交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
内容:玩忽职守犯罪的认定与处理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致使国家、集体或者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从而构成的犯罪,4、玩忽职守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工作中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从而造成国家、集体或者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当一名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盗用公共财物,并以非法手段牟取私利时,就构成了职务侵占,属于玩忽职守犯罪的一种,2、玩忽职守罪在主观上是过失,即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造成国家、集体或者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结果是出于疏忽或者懈怠的态度。
-
当案件转入刑事流程,作为家属要尽可能地为肇事方争取刑事撤案或 #不起诉 。
案件移送检察院后,交通肇事罪如何能争取到不起诉决定呢?先看案例:
案情:潘某驾驶货车与被害人杨某发生碰撞,致使杨某颅脑受伤,当日经抢救无效死亡。经交警认定潘某负本起事故的主要责任,杨某负本起事故的次要责任。后潘某被公安机关传唤归案,并将本案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有利情节:①事故发生后,潘某在事故现场报警并等待交警处置。②潘某与被害人家属达成和解协议,并全部履行,取得被害人家属的谅解。
结果:检察机关认为潘某构成交通肇事罪,但犯罪情节轻微,具有自首、认罪认罚情节,取得被害人家属谅解,决定对潘某甲不起诉。
李律有话说:法定刑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交通肇犯罪中想争取不起诉,主要考虑以下情节:①犯罪嫌疑人积极认罪、悔罪;
②积极赔偿被害人或者被害人近亲属损失,取得被害人或者被害人近亲属谅解;
③在发生交通事故后,没有逃逸,在案发现场积极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力挽救被害人生命,积极拨打122或110报警,等待警察处理。
④其他可作考虑的情节(如:犯罪前科、接受安全驾驶等法治教育、从事社区公益服务、交通志愿服务12:07
南京李轩律师 关注
等待交警处置。②潘某与被害人家属达成和解协议,并全部履行,取得被害人家属的谅解。
结果:检察机关认为潘某构成交通肇事罪,但犯罪情节轻微,具有自首、认罪认罚情节,取得被害人家属谅解,决定对潘某甲不起诉。
李律有话说:法定刑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交通肇犯罪中想争取不起诉,主要考虑以下情节:①犯罪嫌疑人积极认罪、悔罪;
②积极赔偿被害人或者被害人近亲属损失,取得被害人或者被害人近亲属谅解;
③在发生交通事故后,没有逃逸,在案发现场积极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力挽救被害人生命,积极拨打122或110报警,等待警察处理。
④其他可作考虑的情节(如:犯罪前科、接受安全驾驶等法治教育、从事社区公益服务、交通志愿服务等)
但需注意:存在以下情形的一般不作不起诉处理:①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②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③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并确因安全装置原因导致事故发生的;④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车辆而驾驶的;⑤严重超载驾驶的;
⑥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⑦交通肇事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
答《国家赔偿法》第17条规定:“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一)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的,或者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时间超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时限,其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二)对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三)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原判刑罚已经执行的……”根据上述规定,对于限制人身自由时的司法赔偿范围仅限于拘留、逮捕以及已经执行刑罚的情形。取保候审是责令相对人提供保证人或缴纳保证金,保证随传随到的强制措施,并不属于《国家赔偿法》规定的赔偿范围。具体到本案,李某经法院再审认定为无罪,其在拘留与逮捕期间人身自由受到剥夺,应当获得国家赔偿,但取保候审期间不应当获得国家赔偿。故对李某的赔偿期间应为3个月,即2009年1月10日至2月9日和3月10日至5月10日。
-
-
【案例分析】男子偷偷炒股亏71万!法院:属于重大过错,应赔偿妻子!原告曹某与被告范某结婚后共同购买了一套房屋,后经双方协商将房屋出售。但范某未经曹某同意将大部分房款用于炒股,结果亏损了70余万元。曹某得知后将范某诉至法院,请求分割售房款。
一、二审法院均认为,范某的行为属于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的重大过错,侵害了曹某的平等支配权,故支持了曹某的诉讼请求,判令范某给付曹某88.9万元。
据中国裁判文书网官网披露的判决书显示,曹某与范某于2004年2月10日登记结婚,2006年8月生育一女。婚后二人购得房屋,房屋登记在范某名下。
2020年12月20日,范某与刘某签订《北京市存量房屋买卖合同》,将涉案房屋以228万元价格出售。
房款支付细节如下:
房屋首付款为46万元,其中刘某于2021年1月6日向范某名下银行账户转账41万元,其余5万元转至曹某账户;
2021年3月12日,刘某向范某银行账户转入31万元;
2021年3月23日,刘某再向该账户转入房款90万元;
2021年4月8日,刘某又向该账户转入房款60万元;
2021年5月15日交房后,刘某向范某名下账户转款1万元。
拿到这笔钱后,范某声称给曹某房款共计33.29万元,其余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债务,炒股,支付女儿生活费及日常消费支出等,现房款已无剩余。其中,双方将首付款44.7万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本息,剩余首付款1.29万元在曹某账户内。而房款150万元,范某则未经曹某同意,于2021年3月24日向股票资金账号转账89万元,而后再次转账55万元。
但是,经过他一番操作后,自2021年3月24日至2021年5月31日,范某从股票资金账号转出73万元,共计亏损71.12万元。范某称剩余房款另用于偿还信用卡41.17万元,偿还多名亲属共计30万元,范某还称借款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及债务、炒股及家庭生活。
为证明房款和债务分配约定以及范某挥霍、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等主张,曹某向法院提交的2020年7月6日《房产分配协议》约定:女方占房产三分之二,男方占房产三分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范某与曹某的微信聊天记录显示:范某长期不顾曹某反对炒股,且炒股未经过曹某同意。范某则辩称炒股为正常投资,系为改善家庭生活条件,并非挥霍夫妻共同财产。
案件经法院审理,一审、二审法院认为,范某与曹某经协商一致后出售房屋获得房款228万元应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范某未将所获得房款150万元的事实告知曹某,并未经曹某同意擅自处分该房款,且不顾曹某的多次反对仍进行大额炒股投资,将144万元房款用于股票投资并亏损了70余万元,属于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的行为,侵害了曹某的平等支配权,故曹某请求婚内分割售房款的诉讼请求,符合法律规定,法院予以支持。曹某请求婚内分割售房款的诉讼请求,符合法律规定,法院予以支持。于是,判决范某给付曹某88.9万元。
北京高院经审理后认为,双方经协商一致后出售了涉案房屋,获得房款228万元应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双方在处分房款时亦应当友好协商。但范某未将所获得房款150万元的事实告知曹某,并未经曹某同意擅自处分该房款,且不顾曹某的多次反对仍进行大额炒股投资,将144万元房款用于股票投资并亏损了70余万元,属于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的行为,侵害了曹某的平等支配权。
一、二审法院支持曹某请求婚内分割售房款的诉讼请求,判令范某给付曹某889020.58元,具有事实和法律依据。一、二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
北京高院在裁判原文是:
本院经审查认为:夫妻双方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分权,但一方非因生活需要在处分重大夫妻共同财产时应当与另一方协商一致。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的行为,夫妻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分割共同财产。
本案中,范某与曹某经协商一致后出售了涉案房屋,获得房款228万元应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双方在处分房款时亦应当友好协商。但范某未将所获得房款150万元的事实告知曹某,并未经曹某同意擅自处分该房款,且不顾曹某的多次反对仍进行大额炒股投资,将144万元房款用于股票投资并亏损了70余万元,属于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的行为,侵害了曹某的平等支配权。
一、二审法院支持曹某请求婚内分割售房款的诉讼请求,判令范某给付曹某889020.58元,具有事实和法律依据。综上,一、二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审判程序亦无不当。范某的再审申请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七条规定的情形。
案号:(2023)京民申1855号
裁判时间:2023年6月13日
-
答工伤鉴定后,当事人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然后依法向社会保障机构索赔的,一般可以在审核通过后两个月左右领取赔偿。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一般在60天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当事人收到决定后可以通过上述其他程序进行索赔。
-
孩子构成犯罪可以免于刑事处罚吗,小孩犯罪父母承担赔偿责任吗
内容:孩子犯罪后父母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是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3、法律主观:孩子成年犯罪家长不一定要承担责任,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责任由其自己承担,父母不承担责任,孩子18岁后犯法父母要承担责任吗1、法律主观:孩子成年犯罪家长不一定要承担责任,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责任由其自己承担,父母不承担责任,未成年子女犯罪,父母有可能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但父母不承担刑事责任,除非父母有唆使犯罪、教唆犯罪的行为,低于16周岁的小孩都属于没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一般是不会被判很严重的,但是这也并不是保护伞,所以家长一定要力所能及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
真实案例,婚内男方在情人节给第三人转账520,5.2,1314,在其它时期买女性内裤,女士化妆品。我们主张男方出轨,男方否认,法院认定男方存在婚内过错,赔偿女方2万元精神损失费。如果你和你身边的朋友也遇见过相似的情况,可以咨询我,给到你专业的指导。
-
答拘留不是犯罪。根据法院定罪原则,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任何人有罪。拘留只是司法机关在最终判决前对嫌疑人的暂时拘留,并不意味着有罪。
-
内容:事故认定书出来后,基本上事故责任就明确了,事故责任明确,那么,谁来赔偿的问题也就可以大致确定,但是否谈赔偿以及如何谈还需进一步观察,受以下因素影响:1.谈赔偿时间(1)造成人员死亡的,从规定的办理丧葬事宜时间结束之日起,受害人可以委托具备伤残鉴定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拿到构成伤残级别的认定书,从而主张残疾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等特殊项目赔偿,事故认定书是交通事故理赔的基础,在其下达后,就可以开展赔偿的相关事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