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案件转入刑事流程,作为家属要尽可能地为肇事方争取刑事撤案或 #不起诉 。
案件移送检察院后,交通肇事罪如何能争取到不起诉决定呢?先看案例:
案情:潘某驾驶货车与被害人杨某发生碰撞,致使杨某颅脑受伤,当日经抢救无效死亡。经交警认定潘某负本起事故的主要责任,杨某负本起事故的次要责任。后潘某被公安机关传唤归案,并将本案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有利情节:①事故发生后,潘某在事故现场报警并等待交警处置。②潘某与被害人家属达成和解协议,并全部履行,取得被害人家属的谅解。
结果:检察机关认为潘某构成交通肇事罪,但犯罪情节轻微,具有自首、认罪认罚情节,取得被害人家属谅解,决定对潘某甲不起诉。
李律有话说:法定刑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交通肇犯罪中想争取不起诉,主要考虑以下情节:①犯罪嫌疑人积极认罪、悔罪;
②积极赔偿被害人或者被害人近亲属损失,取得被害人或者被害人近亲属谅解;
③在发生交通事故后,没有逃逸,在案发现场积极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力挽救被害人生命,积极拨打122或110报警,等待警察处理。
④其他可作考虑的情节(如:犯罪前科、接受安全驾驶等法治教育、从事社区公益服务、交通志愿服务12:07
南京李轩律师 关注
等待交警处置。②潘某与被害人家属达成和解协议,并全部履行,取得被害人家属的谅解。
结果:检察机关认为潘某构成交通肇事罪,但犯罪情节轻微,具有自首、认罪认罚情节,取得被害人家属谅解,决定对潘某甲不起诉。
李律有话说:法定刑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交通肇犯罪中想争取不起诉,主要考虑以下情节:①犯罪嫌疑人积极认罪、悔罪;
②积极赔偿被害人或者被害人近亲属损失,取得被害人或者被害人近亲属谅解;
③在发生交通事故后,没有逃逸,在案发现场积极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力挽救被害人生命,积极拨打122或110报警,等待警察处理。
④其他可作考虑的情节(如:犯罪前科、接受安全驾驶等法治教育、从事社区公益服务、交通志愿服务等)
但需注意:存在以下情形的一般不作不起诉处理:①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②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③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并确因安全装置原因导致事故发生的;④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车辆而驾驶的;⑤严重超载驾驶的;
⑥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⑦交通肇事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
答死刑缓刑罪犯应当按照下列程序减刑:1。符合减刑条件的死刑缓刑罪犯,执行机关应当依法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2。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审理,裁定有悔改或者立功的死刑缓刑罪犯减刑。
-
内容:4、《关于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解释》的公告,明确了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金或者其他社会保障待遇的,属于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诈骗公私财物行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3、《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条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骗取工伤保险待遇,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骗取工伤保险基金支出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还,处骗取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一、工伤骗保如何定罪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八条规定,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数额巨大,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个人诈骗保险金达到5万元以上,单位诈骗达到25万元以上的,即可认定,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个人如达到20万元以上,单位如达到100万元以上,即可认定,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2、《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骗取社会保险待遇或者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退还,并处骗取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
交通事故在线咨询
2023/8/15 19:01:26
立即咨询
交通事故拒不赔偿后果:
交通事故全责拒不赔偿的,可能会被起诉,起诉至法院后,法院会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理,经法院判决生效后,仍然拒不履行赔偿义务的,受害人一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由法院执行肇事人的财产用以赔偿。
全责不赔钱首先需要承担民事赔偿的责任,对方向人民法院起诉后仍不还款,情节严重的,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答缓期死刑可以减为有期徒刑。法律规定,判处缓期死刑的,在缓期死刑期间,二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二年期满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其他法律规定。
-
同时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怎样执行,有期徒刑与拘役如何合并执行
内容:其次,对于有期徒刑和拘役的合并执行,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总之,对于有期徒刑和拘役的合并执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同时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怎样执行,有期徒刑与拘役如何合并执行有期徒刑和拘役的执行方式取决于具体情况,那么,有期徒刑和拘役如何同时执行呢,当被告人同时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应该先执行有期徒刑,再执行拘役,然而,在实际执行中,有期徒刑与拘役的合并执行并不常见。
-
答集资诈骗罪在正常情况下没有缓刑。犯集资诈骗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集资诈骗金额巨大或者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罪最高法定刑是无期徒刑,不会判处死刑,所以通常没有缓刑。
-
内容: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并不意味着没有判处刑罚,而是被判处刑罚,但因为考察期表现好,没有执行刑罚,根据刑法的规定,对犯罪情节轻微,社会危害性不大,再犯可能性低,且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的犯罪分子,可以对刑罚暂缓执行,可见,缓刑是对刑罚的暂缓执行,决定了一个刑罚的考察期,考察期满,没有新的犯罪的,也没有违反考察期的有关规定,刑罚就不用执行了,所以,缓刑的案件,并不是没有判处刑罚,而是判处刑罚,因为考察期表现好,没有再执行刑罚,缓刑是我国司法制度进步完善的一个缩影,是对犯罪情节轻微、社会危害性不大、再犯可能性不大犯罪分子的改造方式,也是为了节省司法资源,另外,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犯罪分子,才有可能决定判处缓刑,三年以上的就不能判处缓刑。
-
答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后执行死刑。在其他情况下,死刑不予执行。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无故意犯罪的,二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二年期满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
-
内容:减刑是指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罪犯的一种奖励措施,并不是一定得给罪犯减,即使减了法院也可收回,如去年多次上热搜的孙小果案。
-
答无期徒刑和死缓之间的联系是: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死缓是死刑缓期执行制度的简称,它是我国特有的刑罚执行制度。
-
内容:死缓的法律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 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死缓的法律后果有以下几种:1. 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 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死缓的法律后果主要有以下几种:1. 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 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4. 对于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